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央企业“两金”管控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企业的重要流动资产,既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也是流动资金占用的最大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影响,很多中央企业产能过剩,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两金”规模过大,加大了中央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了中央企业盈利能力。因此,加强中央企业的“两金”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企业“两金”管控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央企业的“两金”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企业“两金”管控的具体管理措施,以期加强中央企业“两金”管控,促进中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存货 “两金”管控 中央企业
  一、引言
  在近年中央企业预算布置会上,国资委多次提到“两金”占比过高、“两金”增速过快,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加大了企业运行风险。“两金”管控形势严峻,多家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相继开展“两金”清查工作,研究部署“两金”管控专项工作,要求下级企业进一步开展“两金”管控专项工作,压减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的资金,提高“两金”流动性和周转率,为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央企业的管理环境和制度与我国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两金”管控在中央企业管控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阻力也是我国大部国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中央企业“两金”管控的分析与探究,对我国其他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中央企业进行“两金”管控的重要性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央企提质增效的需要
  2018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提出,中央企业“两金”增幅要低于收入增幅,部分重点行业要努力实现零增长;4月初国资委召开的中央“处僵治困”、降杠杆、压“两金”工作动员会议进一步要求,中央企业总体“两金”规模力争不增长,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充分认识“两金”管控对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两金”管控工作力度,切实减少“两金”占用。“两金”管控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去库存,有效控风险,坚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实现“两金”精益管理的内在需求
  为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管控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稳定增长、增强能力、提质增效、强‘弱’补‘短’、精益管理”总体战略,以5项核心指标为牵引,降低债务规模、加强资产管理,有效提升企业资产和经营质量,建立“两金”治理长效机制,科学制定、分解“两金”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應收账款和库存管理责任、考核和违规造成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两金”管控是企业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资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增强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质量;有利于减少资金沉淀,降低杠杆水平,控制债务风险。“两金”专项治理工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举措,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中央企业“两金”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当前,由于对国资委“两金”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理解不够充分,销售和采购环节的内控流程不够规范,管理层重视度不够、执行力度不强等原因,导致“两金”管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中央企业“两金”管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方面。逾期应收金额较大,资金占用风险高。销售合同条款不够规范,存在付款节点、回款期限、付款方式、逾期责任追究等不明确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挂账,无有效管控措施;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坏账准备计提不足。应收账款存在单方挂账情况。已签订销售合同,分期发货、未开票或者未入账形成的应收款项未纳入有效管控。
  2.存货方面。供应链管理体系不完善。对于规模较大的中央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往往涉及较多部门,如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各事业部等部门,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部门之间推诿搪塞,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导致存货管理过程中难以达到最佳占用的平衡状态。预投产导致存货增加较大。近年来,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为追求企业发展规模和扩展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大预投产规模,导致企业资金集聚、流通与自身发展不同步,进而导致企业库存长期积压;库存积压风险较大,处置措施不够完善。
  (二)成因分析
  1.应收账款方面。逾期应收账款,主要是由于客户“偿还意愿不强”或者“偿还能力不足”等原因所致。从销售管理的角度看,客户信息不齐全、资信调查不深入、销售过程不透明、风险评估不到位等原因都会导致逾期应收账款的形成。合同签订前未对客户进行充分调查,未深入了解客户的资格信用、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等信息。销售人员职权约束不到位,合同条款中对赊销额度与期限未作明确的约束和管控,销售人员在商洽交易中可能盲目自主地给予客户宽松的赊销条件。合同审批过程中,主管人员也可能存在疏忽大意。另外,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相对滞后。应收款项发生后并未进行任何管理,仅让其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分析,只在发现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时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应收账款越积越多。
  应收账款单方挂账主要是部分下游中央企业同样涉及“两金”管控问题,为控制存货规模,完成年度管控目标,不要求对方开票或收到发票后暂不入账,导致上游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单方挂账情况。部分原计划付款的下游单位,也由于同样原因拒绝付款,导致年底整个生态链存在不确定性。
  2.存货方面。销售和采购环节的内控制度不完善。对于企业而言,存货的管理会涉及诸多单位,如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但现实工作中,各部门存货管理的权责关系难以明确,很多管理人员存在身兼多职的情况,极容易出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约束力不强,也会造成企业残次、毁损、滞销积压存货的形成。想要减少人为错误,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制度,给予存货管控制度性的保障。   大部分中央企业创新投入较大,一方面是国资委有指标考核,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发展需要技术储备。此外,存货采购成本较高,军品元器件和部分原材料因尚未实现集采,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
  三、加强中央企业“两金”管控的措施
  针对“两金”占比过高、“两金”增速过快的问题,企业应采取具体管理措施予以管控,逐步降低“两金”占用比率,控制“两金”占用风险。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存货情况,明确清收处置重点,制定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一)加大应收账款清理与管控
  加强应收账款清理与管控。首先,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照合同逐笔梳理查明款项账期、账龄、逾期和存在分歧情况,细化分析债务人资信和性质,在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中完善相关信息,为后续清收清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强化风险意识,灵活运用司法诉讼、资产抵债等市场化方式,加大催收清欠力度,各级领导要挂帅清收逾期款项。依据不同客户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催收方案,针对长账龄的应收款项,企业法务部门应及早介入,通过发函、诉讼等法律手段催收追讨,减少拖欠损失。再次,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范应收账款核算,从严审慎判断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足额计提坏账准备,杜绝应提不提的问题,防止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虚高,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收账款会计制度,避免坏账准备计提随意或明显低于同行业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投定采,严控库存
  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首先,充分评判市场商机和信息,通过审核采购需求与销售合同匹配度、审核采购计划与采购需求匹配度,严控预投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库存积压带来损失风险。其次,加快在制在研品的研制进度,严控投产规模,加强设计、采购、工艺、制造、检验几个关键点控制,涉及质量问题的由质量与售后服务部按照质量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执行。再次,深入分析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产—供—销”“进—销—存”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生产销售需求确定最优采购和库存水平,加强验收和出入库管理,明确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职责,强化生产质量考核,从源头上减少问题存货的产生。
  (三)强化考核力度,制定专项考核制度
  强化“两金”专项考核,严格执行对子分公司的“两金”治理考核。一方面,细化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在决算考核、预算考核以及其他部门考核中增加“两金”治理专项考核,尤其是对长账龄、长库龄的“两金”采取加计扣除的办法,加大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力度,将增加计提的减值准备作为利润指标的扣减因素纳入考核中,将治理工作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相联系,推进治理责任落实。另一方面,明确工作牵头部门和具体业务部门,要将治理责任层层分解,既要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又要落实到具体人员,强化压力传导,严明工作奖惩,考核部门制定奖惩措施并严格兑现。
  (四)完善客户信用体系建设
  抛开自身业务管理流程效率带来的产品及服务问题,客户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控制的源头。为了实现对客户信用风险的预测和监督,首先就要做好客户的信用管理工作,在交易前完成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通过应收、应付等多维度评测,逐步形成客户资信档案库,并设立专人维护,定期核准客户等级是否需变更。在合同评审环节增加客户资信等级评审,依据往来业务签约及时性、合同总金额、回款及时性等,在项目承接及合同谈判过程中识别风险点,从前端策划控制执行风险,规避长账龄应收款或坏账的存在。
  (五)推进集团公司集中采购业务
  充分利用集团公司集采平台,通过集采平台降低采购成本,控制新增存货规模,推进物资集中调配,整合集团内部各企业的存货信息,促進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需求的互通有无及相互调拨,消化存量存货。
  四、结语
  加强中央企业“两金”管控具有突出的现实重要性,通过上文具体的强化管控措施,能有效控制中央企业“两金”占比过高的问题,进而有效解决中央企业应收款项和存货占用资金较大、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两金”流动性和周转率,为企业提质增效,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徐翌.对企业“两金”管控的分析与探究[J].现代营销,2018(01):237-238.
  [2] 赵连英.关于加强“两金”管控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7(01):128-129.
  [3] 汤志刚.制造业“两金”管控管理解析[J].投资理财,2017(01):2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6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