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施企业内审侧管控转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席英

  摘 要:为了紧跟政府号召,部分大中型建施企业引入信息化手段,将所属劳务施工队伍及工人纳入正式编制,接受建施企业管理。相应地,建施企业的组织机构迅速膨胀,人事、财务、成本等职能部门迎来组织机构的巨型化,内部审计部门的原有组织管理模式,已远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全貌,被肢解的信息很多时候不但不能支持决策,还可能导致错误决策。内审部门的业务内容、管理组织模式亟待改变。
  关键词:建施企业;内审侧管控;转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40
  0 引言
  2018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同意河南、四川省开展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工作(建办市函〔2018〕633号),要求试点省份按照《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建办市函[2017]763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模式。
  同年9月,基于社會维稳、着力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人社部印发了《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10月,住建部颁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通知》(建办市函〔2018〕603号),在推动建筑劳务企业转型升级,从粗略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面提出了行业期许。
  1 建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层次不齐
  随着信息化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界的经营管理也拉响了信息化管控的号角。日常办公管理中,从几年前的QQ软件到今天的微信实时通讯工具,从同事之间自发运用的飞鸽传书到发展中企业强制要求的OA办公软件,从员工各自为阵的硬盘存储,到以企业为单位的云平台、服务器信息储存。信息化的确为我们的经营管理带来的资料查询的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庞大经营管理数据,亟待更新内部审计方式,才能使审计部门的地位在公司立于不变之地,真正起到决策咨询、管理把脉的作用。
  建施企业的规模不同,信息化水平也层次不齐。部分建施企业利用装载有芯片的巡查专用安全帽,实时将项目现场的管控视频发送到机关相应管理部门,便于企业实时掌握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情况;部分建施企业利用云平台、大型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PKPM系统)整合工程从投标至竣工结算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与视图文件,极大地降低信息交流成本;部分建施企业利用BIM技术实时模拟工程项目已完工成本与待完工成本,视觉化场景化提示工程管理中的质量安全风险。
  其实,大部分建施企业所谓的信息化只是将工程项目实际管理信息更快捷地传输到管理机构,并不能减轻分包单位班组长的管理责任;而中小型建施企业的只是以电子版本存储过程资料,如将各种文件扫描成PDF版本储存、将手工加计的人员薪酬表转用电子表格计算等,并没有真正发挥信息化功效,反而增加各岗位工作人员将书面资料反复上传至各大存储系统的程序。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它会根据所属组织的信息化水平,而适时调整机构的业务内容与范围,也会调整机构内部的管控模式。
  2 内审项目立项侧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传统审计项目仍占内审工作的首要地位。建施企业传统审计工作主要目的,一是审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截至2018年末我国有建施企业95400个,特一级资质企业6782个,占7.11%。其他二级以下资质施工企业涉及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每个项目由甲方委派的工程代表、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现场跟踪审查,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现场审查甲方产值,形式上符合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但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众多大案要案,不由得印证了“有人在的地方就有舞弊的可能性”这句老话。究其原因,主要为各建施企业的生产效率及管控水平存天壤之别,单位产值的物料与劳动消耗水平差异巨大,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具体工程项目之间没有确切耗费定额,且受政策、气候、各项目组的谈判能力等影响,各种材料的价格也不具可比性;另外,由于项目部与建施企业机关距离遥远,项目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在施工期间把各种相关与不相关、发生与未发生的费用想方设法地开具发票后报销,更加剧了企业之间、项目之间单位产值消耗额的不可比性。此时,就需要发挥建施企业内审机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作用。二是审计企业年度绩效考评数据,审查各下属单位考核期间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目标管理,推着下属各部门各单位朝着企业战略目标迈进,通过对年度经营目标的详细审核,更清楚企业战略对公司发展的引领作用,为决策层调整企业管理侧重点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协查个别贪腐案件。
  上述传统审计项目均不会触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业务执行层面的内部控制等。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也需跟上企业信息化步伐,以还原事件真相为基础,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管控监督转变,从简单机械的数据勾稽关系核对向理顺各流程节点管控链条,向管理要时间、要效益,为实现所有者及利益相关方价值最大化保驾护航。
  首先,从宏观维度,提升内外部沟通效果与效率。企业内部应注意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管理各环节数据流的通畅,撕碎各部门、各业务板块的团队壁垒。企业外部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与业主方、监理公司的沟通,增加获取管理数据的便捷性。针对EPC项目,项目总承包单位在设计、施工与采购阶段均对项目负责。例如,将单位下属设计院出图的设计图纸落地到工程项目施工中,通过信息化手段量化施工差异、减轻尺量与计算的程序,却无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反馈项目终端客户的预期感受,无法不断完善修改设计图纸后指导工程建设工作;信息化从属于标准化可复制的施工生产阶段,却无法服务于非标艺术类项目;在设计与施工的衔接管理中,内部审计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内部审计工作也有必要跟上管理的步伐,在审计工作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如对工作过程、结果效率效果评价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管理过程无限细化评分后,对各环节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排名,奖优罚劣,积极优化工程管理。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内部审计将各项管理工作按节点划分,进行机械设备管控审计、材料采购管控审计、生产管控审计等,这些类型的审计工作大部分需建立在不同工程进度节点上项目数据的横向比较,建立在同一类型不同工程项目不同节点信息数据的纵向比较分析,这就对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归集手段几乎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唯有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才能看清企业的成长阶段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最后,在项目管理上,通过对项目概预算与实际执行数据的比较,考量出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效率。建施企业的内审机构早已不能单纯的审计财务数据,而是要参与到公司、工程管理监督的方方面面,引导各管理部门、各项目经理部向管理要业绩、要效率。
  3 审计程序上由点向面、向体的转变
  3.1 更多地利用第三方(利益相关方)工作
  为实现审计项目的价值,大量数据分析必不可少。建施企业信息化打通了工程项目与管理机关之间的数据流,却暂时无法将所需数据链接至工程发包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对该类数据的收集采用工作,内审机构可以比照《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的工作》第八条所述内容,在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确定第三方的工作内容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再由审计项目组研究决定对第三方工作成果的利用程度。
  通过沟通,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记录测量的工程数量计算劳务队伍与班组完成的有效工作量,再按照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进行校正,将工程项目有效的业主劳务量与建材耗用量作为班组、责任人奖罚的依据。
  3.2 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建言于管理层,警言于治理层
  信息化后的建施企业,经营管理及业务数据骤增,基于成本效益考虑,企业内部也不可能配置充分的内审人员,环境条件决定了内审机构只能借鉴外部审计机构针对短时间内为大型集团出具企业审计报告的总体审计程序——以风险导向为基准,对不重要、通过评估风险不大的审计报告组成部分信任被审计单位、执行审阅程序后撰写报告。
  一个审计报告往往不能彻底解决所述问题,要将企业管理工作引向内部审计认为的无风险、有效率水平,需要内审部门多次、多角度在审计报告中阐述问题,建言管理層,所述问题才能得到改善。在部分股东代理投资方权利,参与实际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内审部门的报告则更多的是警示警醒治理层。
  3.3 引入企业管理系统,实时估价各部门对企业价值增加的贡献
  上述两种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只能为建施企业提供点上、面上的信息分析咨询,作为企业管理的建言献策机构,为扼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大部门制、人浮于事的现象,特别有必要引入企业管理软件,建立企业内部部门贡献值的核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将每个部门转化为独立的价值实体,以每个部门为企业贡献的经济增加值来衡量其工作的好坏,而非以会议制、选举制的形式,规避部分部门由于掌握了企业经营中某一方面的核心价值而在投票过程中拉票的行为出现。比如成本部门以当年实际结算项目数与结算产值为一级考核指标,进度管控为二级考核指标;工程技术部门以在建工程数量与产值规模为一级考核指标、当年安全质量事故为一级负考核指标、当年竣工项目交接签收顺遂情况为二级考核指标等;对服务型部门,如行政部门则分散各关键业务点来考核,如会议支持、车班调配、食堂管理等每一项按10分制确认;审计部门以出具报告的数量与质量为一级考核指标、总经办则以支持领导事项的及时性为考核指标,对确无具体指标的部门可以按照公司整体的情况按比例浮动考核。
  4 结论
  信息化时代倒逼建施企业内审机构在审计立项、审计程序执行等方面走出传统审计的舒适圈,内部审计也将通过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决策提供可广阔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黄迎.浅析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审(科技经济市场),2016,(11):52-53.
  [2]赵峰,王要武,金玲,等.2018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J].中国建筑业协会,2019-4-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1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