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造业新格局的全球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丹丹

  论坛嘉宾:
  关锡友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 吴和乐
  (Marc Wucherer)[德]西门子中国副总裁
  施博胜
  (Peter M. Sproson) [美]铁姆肯中国区总裁 濑川拓
  [日]三菱化学中国总代表
  Martin Haas
  [德]德国诗道芬公司创始人兼CEO 拉尔夫·迪特
  德国杜尔集团
  童志远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CEO
  主持人:
  刘 戈 CCTV财经评论员
  客户导向下的智能化制造
  主持人:在制造业领域,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技术不断产生。在这些变革之下,制造业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我们每一个从业者在内心是如何勾画它的蓝图的?
  关锡友:工业文明传播到中国以后,仅仅10年的时间,我们就把制造业推向了世界前列。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制造业有效劳动力的人口占世界装备制造领域的65%。工业文明从欧洲起源,一直向美洲、亚洲转移,难道欧洲再重新循环、重新崛起吗?
  现在整个世界在发生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制造将如何破局?
  第一,围绕客户服务可能是竞争力重建的关键。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中国公司、外国公司,更倡导面向未来、以客户为中心的合作。
  第二,从生产方式角度讲,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肯定是未来。因为这会改变工业以及城市的形态。只有这种形态才能使中国13亿人口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
  吴和乐:我们先从全球角度,看一看制造行业是如何发展的。在欧洲市场,德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工程教育的国家,有强劲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所以德国引领了欧洲的潮流。英国在制造行业中也很有竞争力,他们非常关注服务。在中国市场,其产业也在不断升级。
  未来,全球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劳动力价格等成本不断提升外,客户的要求不断攀升也是一大挑战。客户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不光需要很好的产品,还需要非常快速的服务。这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客户需求的不断攀升?
  西门子运用智能化的制造,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西门子把整个工业链分成设计、工程、制造、执行、运行、服务等环节。运用智能的手段运营产业链,从产品设计到销售,通过应用和分析数据,把虚拟世界的制造设计与实际相结合。这既能让客户看到产品,同时还能够灵活地改变这些设备和产品。
  制造业的未来是4.0的时代,这个时代有更多的智能制造产品。
  Martin Haas:未来,不管是中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他们都会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第一,企业通过全球化实现真正的增长,还有一段路。
  第二,市场需求更加多样化,如何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第三,如何在需求个性化的条件下,灵活调整策略。
  第四,需要通过稳定及再造流程实现高品质。
  第五,如何在工资成本增长的情况下,获得价值链效益最大化。
  简单来说,现有的制造业,可以用全球化、联网、灵活、标准化、高效和创新、定制化几个词来形容。以全球化为例,全球化其实不只是在不同地区拥有一个根据地,而更多是指要认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并且顺应这些需求。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所有重要的市场实现管理团队的全球化。
  拉尔夫·迪特:未来,我们会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自动化发展;另一个是智能技术的制造。自动化发展对中国也是一个挑战,未来我们可以拥有很多机器人,但仍然需要很多人来参与生产。但如果机器人太多,同样会导致一些人失业。自动化与就业的关系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同时,制造业的整个体系会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
  中国可避免制造中心转移的宿命
  主持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无可争议的大国,但还没有成为一个强国。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竞争力开始下降,大家担心中国是不是还没有来得及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时候,全球的制造业大佬们就已经移情别恋,将工厂搬到其他地方,让越来越多的柬埔寨制造、秘鲁制造替代中国制造。各位会不会有把中国的业务减少,然后转移到本土或者其他国家的打算?
  施博胜:我们还没有改变战略的打算,生产设备、工厂还是会在中国。因为我们已经在中国有很大的投资,这里有很多机会。跟美国和欧洲相比,中国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廉。我们会不断在中国进行投资,同时会看一下其他地区,比如说柬埔寨或者是非洲,如果在这些地方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一些低成本,未来我们也会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开发其供应链。但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想先把力量集中在中国。
  拉尔夫·迪特:工程行业、化学工业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这里面,关于是不是要向其他国家进行转移,也有很多争论。
  在中国,我们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培训员工,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技能。看看上海的工程项目,每年增长10%,比德国的增长快很多。同时,人们的工资也在增长。可能到2025年中国会达到高峰,劳动力成本也会非常高,但同时我们的产品也会很贵,二者最终能够实现平衡。
  童志远:第一,中国很辽阔,地区之间也有差异,在中国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讲劳动力成本的时候,不能忽略对人的培养。通过加强对人的培训,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评价劳动力成本时,既要看蓝领工人又要看白领工人,综合得出结论。
  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打造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自然而然就会克服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因素。所以中国的制造业还是有作为的,关键是自己要有所作为。
  濑川拓:作为公司管理层,我们有一个整体的业务组合,在东南亚、美国、中东、欧洲都有整体布局。我们会向美国进行投资,也在中东投资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在中国新建了五个工厂,所以业务组合非常重要。   同时,风险管理也同等重要。任何国家都有风险,中国有中国的风险,日本有日本的风险,中东有中东的风险,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险,很好地管理风险,这一点很重要。
  关锡友:过去制造业的转移,第一是按照成本,哪儿成本低去哪儿;第二是市场;第三就是技术。面向未来的发展,这三个因素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互联网条件下的全球化,与互联网诞生前有一个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并不在于制造者本身,而在于用户。
  用户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要依据这种变化来对全球进行布局。企业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点,应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
  未来,无论企业在哪儿,都可以为全球提供服务。例如,我给德国客户提供服务,我需要德国地面人员,那就需要德国人,而不是采取传统的收购方式。未来互联网模式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
  新技术催生新业态
  主持人: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经济,为传统商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它对制造业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非常热门的3D打印技术,这是我们制造业的未来吗,或者仅仅是昙花一现的噱头?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制造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童志远:新技术对制造业产业业态的影响已经开始。这个开始从终端开始,到影响产品本身,从而会改变产业业态,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个人认为,这种业态在五到八年之内会初步形成新产业的雏形。
  现在很多汽车公司在开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并且已经走出实验室,到了产业化的前期。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汽车30%的油消耗在找停车位、堵路上。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类似的问题都可以解决。现在大家为躲避高峰,在办公室里干活。未来就是无人驾驶技术,人在后面办公,即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从汽车人角度来看,车联网是智能的发展趋势。因为汽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汽车必将成为一个高科技的、智能的工作、娱乐、生活移动平台。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企业如何在新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跟新兴互联网进行合作,都显得尤为重要。
  吴和乐:2013年,中国的信息工业发展很快。我们面对的客户使用了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互联网界面。如何运用最新的技术服务客户,这点非常重要。比如,我们会运用远程遥控技术服务我们的客户。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些我们都不能忽视。3D打印也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在北京,我们也在进行3D的研发,我们非常关心这种技术,它的发展速度会有多快?它对社会会产生多大的影响?3D打印技术的成熟,要花多长时间,这很难预测。这取决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这不光是时间问题,也涉及成本的问题。以洗衣机为例,还有洗衣机安全的问题,因为洗衣机也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联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577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