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懂煤电油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晶 霍侃 于海荣

  各类运输的货源仍然短缺,煤炭、石油消费也依旧低迷,只有发电量呈现出波动,前景尚难判断
  
  《财经》记者 王晶 霍侃 实习记者 于海荣
  
  最近几个月,北京丰台火车站的一位员工每次看自己的工资单都惴惴不安,“说不定哪天就降薪了”。因为他了解到,附近北京丰台西站工作人员的工资“今年已经降了10%”,主要原因是绩效指标完成不理想。
  
  离丰台火车站不远,就是担负华北、华东、中原、东北、西北等方向的货车中转和货物集散任务的丰台西站。这位员工说,金融危机以来,明显感到丰台西站装运的货车减少,“现在货场里都是成堆的火车皮,因为没货拉,都闲置在那。”
  
  铁道部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该员工的直观感受。2009年1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同比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1月至4月,单月货物发送量同比持续负增长。不过,降幅逐月收窄。今年1月至4月,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和货运总周转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5.7%和4.4%,降幅比1月至3月减少0.6个和0.4个百分点。
  
  货车减少的背后,是货源的严重短缺。铁道部部长刘志军4月28日在该部有关会议上坦承,“完成全年经营目标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他提出,上半年的目标是,旅客发送量完成7.8亿人,货物发送量完成15.6 亿吨。而1月至4月,旅客发送量完成5.06亿人,货物发送量完成10.3亿吨,实现目标并不轻松。
  
  经济趋冷也让港口变得冷清,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港口运输中的外贸部分。瑞银证券运输服务行业分析师黄翔指出,2007年三季度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就丧失了增长动力,2008年下半年的同比增幅,从上半年的18%降至个位数。
  
  4月,中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止跌回升,同比出现小幅增长,内贸港口运输的回升更为明显。
  
  中国港口网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6%,比3月扩大2.5个百分点。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增长7.5%,比3月扩大4.7个百分点;但同期外贸货物吞吐量降幅却在扩大,同比下降1.7%,较3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不过,4月比今年2月负增长20.8%的最坏情形有明显好转。
  
  港口运输“外冷内热”,是否说明目前中国内需正在逐步回升?多位接受采访的分析师对此都表示出比较谨慎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经济复苏的“绿芽”还不够茁壮。
  
  航空运输的运力也供大于求。国金证券交通运输业分析师曾旭对《财经》记者说,现在各航线的货机数量明显超过了要承运的货物。
  
  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8月开始,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出现同比负增长,去年8月至今年3月,民航货邮运输量持续负增长,下滑最严重的是今年1月,降低29%。而与国内航线相比,国际和港澳台航线的货邮运输量下滑更剧烈。
  
  随着2月至3月出口降幅收窄,以及国内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民航货运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2月货邮运输量降幅一度收窄至0.9%,但3月降幅又扩大至8.2%。
  
  曾旭认为,航空货运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尽管今年2月至3月出口跌幅收窄,但未来趋势还是不够明朗。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2.6%,跌幅较3月有所扩大,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继续剧烈下降。而航空运输承载的主要出口商品,就是电视、手机等高新技术产品。
  
  此外,国际和国内航线的货运价格今年以来未出现明显反弹。曾旭认为,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航空货运供大于求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而在运力总体供大于求、货源短缺的情况下,“抢货源”成为最近运输部门的重要任务。
  
  煤炭石油消费低迷
  
  运输部门货源短缺,有贸易活跃程度降低的原因,也与煤炭等生产要素需求低迷密不可分。
  
  最近几个月,煤炭运输量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铁路发运煤炭3.07亿吨,同比下降8.5%,比去年四季度下降4.7%;主要港口发运煤炭1.07亿吨,同比下降17.5%,环比下降1.3%。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跟踪的数据显示,2009年4月煤炭运输量并未止跌。其中,铁路运煤量环比下降2%,同比下降4.6%;港口吞吐量环比持平,目前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秦皇岛港,中转量环比下降了13.1%。
  
  煤炭需求依旧低迷还体现在生产和消费层面。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测算的数据显示,4月,全国煤炭产量环比下降2%,煤炭表观消费量环比下降1%。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主要工业行业增速变动情况也显示,4月煤炭开采同比增速比3月回落2.6个百分点。
  
  毋庸置疑,“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会拉动对电力、钢铁和水泥等的需求,从而拉动煤炭行业。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1月至4月发电量和用电量还是负增长,而从冶金、钢铁的产量增速看,工业用电和用煤也不大乐观。
  
  《财经》记者获得的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上旬发电量降幅再度扩大。这平添了经济低位运行中,电煤需求恢复的不确定性。
  
  此外,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有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强劲引擎,但如果占比约20%的房地产投资难以回升,也必然影响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的用电用煤。今年1月至4月,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达30.5%的同时,房地产投资仅增长4.9%。
  
  最近几个月,“工业血液”石油的需求也呈疲态。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原油产量和进口量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原油产量4605万吨,同比下降1.6%;原油进口4089万吨,同比下降10.2%。一季度成品油消费量也明显下滑,为4522万吨,同比下降8.8%。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工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柴油消费降幅明显。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一季度柴油消费量2706万吨,下降14.2%。
  
  邓郁松认为,柴油消费大幅下降,表明经济活动确实在收缩。
  
  4月,在前三个月持续负增长之后,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3.6%。同时,炼油厂开工率4月和5月前半个月稳定在80%以上,较今年1月的约65%有明显回升。这些数据被部分业内人士解读为需求好转的信号。
  
  但邓郁松表示,“恐怕不能这么简单判断”。他认为,历年月度原油进口量数据显示,原油价格走高时进口量走高。对于石油加工企业而言,在价格上行区间更多地进口,未来利润空间会更大。所以,近期原油进口增加“不能完全归结为需求回暖,一定要考虑价格走高因素和国内调价预期”。同样,近期炼油厂开工率的回升,也与国际油价走高有关。
  
  发电量前景难判
  
  在宏观经济走势未明的敏感时期,发电量和用电量每旬的微弱波动都牵动人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近日即表示,他在分析中国经济时,“现在特别关注电力数据”。
  
  今年2月以来,发电量继一季度回升之后,又出现反复。《财经》记者获悉的数据显示,5月上旬发电量同比下降3.9%,用电量同比下降4.3%,降幅都比4月下旬扩大了0.7个百分点。
  
  发电量下降不是一个好信号,它表明经济、尤其是工业增长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78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其中,工业用电5507.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4%;冶金用电在1月至2月跌幅大幅收窄后,3月再度放大。这些都表明,对生产是否恢复正常尚难下定论。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个月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的走势出现了背离。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02%,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却分别增长6.1%和5.1%。
  
  对此,一些专家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撰文进行解释。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发电量负增长说明,今年一季度工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重化工业增幅下降较多。他指出,重工业占一季度工业用电的82%,其增速大幅下降,是导致一季度工业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0.3%,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增长2.8%,石油加工、炼焦业增长-5.4%,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增长3.7%,增幅均低于工业增长平均5.1%的水平。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考虑传导时滞,用电量的反弹会滞后于金属和原材料需求的强劲复苏。
  
  但宋国青表示,对于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走势的背离,已有的一些解释还欠缺更详尽的定量分析。他强调,“对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回升,应保持必要警惕。”
  
  不过,宋国青对发电量的分析显示,4月发电量虽然比3月稍微下降,但比1月、2月还是大幅上升。他依据发电量指标得出的结论是,整体经济正在回升,并且“从去年11月到现在,是相当稳定、相当大幅度的回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4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