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建萍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内部控制,就算是看似强大的集团公司,也有可能迅速走向衰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尽管大家都认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仍有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落到实处,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理解和认识上有偏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
  首先体现在领导层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观念落后.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或者是内部监督,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其实涉及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其次,有些企业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造成违章违规,遇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大事小事厂长经理说了算。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效,或者一些企业即使已经制定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表面文章.并没有真正的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环境薄弱。
  企业制度不健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企业制度不全面,企业规章制度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这样一方面导致企业工作秩序混乱.顾此失彼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极易造成核算不实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其二、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人员岗位分工不明确,权责不能有效划分,交叉职权划分不清,也会出现人人可管结果无人会管的混乱状态,内部控制也就无从谈起。其三、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不能真正激发企业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人”的能动性,员工将个人得失置于首位,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
  第三、执行力薄弱,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有很多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真正执行时,却又并不按照制度来办事,规定和执行脱节,那么不管内部控制制度多么完备都不可能真正起到控制的作用。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内部审计职能弱化,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这样的话。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通过上述对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对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出如下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认清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它的外在表现是规章制度,但绝不等同于规章制度。只有管理当局重视内部控制,从思想上认识到它的作用,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控制的政策、措施和程序,才会有助于内部控制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想要真正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是首要着眼点。另外,也要加强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的宣传教育,要使员工认识到,内控制度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企业中的所有人的集体行为,从而达到整体积极的参与。
  其次,要重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让每位员工清楚地知道控制制度的有关方面、自己承担的职责及扮演的角色,与他人工作的关系,哪些行为被接受,哪些不被接受以及他人沟通的方式和渠道等。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一个制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项事物执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若想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所以就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展开阐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内部控制制度要涵盖企业管理的各方面
  企业经济活动本身是全方位的,只有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并调动所有人的参与,同时.新的业务不断的发生,也需要制定相应新的制度,有的经济业务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漏洞要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不适应的制度要废止,使内控制度覆盖各个角落和环节.不留潺洞,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控制系统。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要考虑成本效益情况
  尽管前面说了,内部控制制度要涵盖企业管理的各方面.但也不是说内部控制制度越详尽越好,其实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不尽相同,故而,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与可带来的效益相配比。因此。企业要合理地测算出控制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关系,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内控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即效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这就要求内控必须在全面的基础上,既要重点地进行控制,叉要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做到高效率运作,低成本支出,使企业在各个方面都能良性发展,要防止高度集权、僵化运作、效率低下。当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这样虽然某些小错弊的发生就可能得不到控制,但相对于高昂的控制成本来讲,还是相对节约,能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的。
  第三、相互牵制和协调配合
  设立内部控制制度.还要考虑工作中各部门的相互牵制和协调配合.设立相应的管理控制机构。在相互牵制的环境下,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补充。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而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及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第四、有效的激励
  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任何事物的执行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大部分人是需要激励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所以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实施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履行职责的情况在年末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分别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或处罚。对于履行职责差的人员,一定要有追究责任的过程.奖要奖得心花怒放,罚要罚得心服口服,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再次.在制定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后,想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要加强执行的力度
  有一句话讲“执行了的坏点子也比没有执行的好点子强”,就是旨在重点强调一项事物执行的重要性。不管多么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具体付诸实施,最终只会停留在纸面文章阶段,所以这里再三强调严格的执行,只有真正执行了,才可能顺着预期的方向前进,也只有真正执行了,才可能看出一项事物的好与坏,才能对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改和完善。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实施,并使之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观察其是否有效执行.执行中的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从而不断修改或调整有关控制环节和措施,促使内部控制日趋合理有效。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针、政策,防范和纠正出现的错误或不当,促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同时还可以及时为企业员工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信息。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流畅进行。
  最后.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需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需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来实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执行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都必须被监督。
  总之.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全过程的,事前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事中的严格控制执行、事后的及时激励总结,以及贯穿始终的监督,都应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奖惩明确,考核到位。善始善终。才能使内控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它需要企业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内部控制想要达到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终极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1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