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需求适应性的调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 英

  [摘要]作为高职会计教育者应适应会计职业的要求,与时俱进,在现有教学条件与教育技术上大胆创新,结合会计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岗位能力;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其特殊性,其基本特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专门技术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在不断改变之中,从“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实用型人才”,再到“高技能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升。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高职会计教育体系正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满足新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我院会计系现将调研结果与启示作一分析。
  
  一、调研情况综述
  
  (一)调研目的
  在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核心,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汇总,它应体现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而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思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改革已势在必行,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必须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为更好地了解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需求情况,我院调查组从调查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培养规格人手,对会计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广泛调研。
  (二)调研对象
  在2009年暑假期间,我院会计系组织了针对我校2005-2008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及其工作岗位进行了广泛调查。其中共发放个人调查表150份,收回调查表130份,回收率为87%对各类用人单位共发出调查表15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77%。
  (三)调研方法与内容
  此次调研形式主要针对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在的江苏省特别是苏北地区有关中小企业、会计事务所进行走访。采用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毕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全面调查,包括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相关文化、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以及就业单位对所需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具体要求。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1 关于专业课程的设置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选择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重要的达到100%,选择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均超过90%。而有些课程毕业生却认为用途不大。数据显示选择财政与金融、会计制度设计的均低于40%,这些信息在课程体系改革时可以作为删改或选修的参考。
  2 关于课程体系的实施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现有的实践环节教学不够突出。实践课时安排不足,会计专业实践环节仍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同时有超过40%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拓展也提出了要求。
  (二)职业技能的培养分析
  表3反映出选择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EXCEL与财务管理等技能的达到80%以上,而有些技能的实用性不强,选择程序设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人数较少。
  (三)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及就业定位分析
  1 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
  通过表4的数据看出绝大多数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都需要他们具有会计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比较注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从表5中看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税费计算与申报、报表编制、会计电算化处理、成本核算分析等技能需要加强训练,用人单位特别是税费计算与申报技能满意度不高。
  2 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表6数据反映用人单位最注重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分别是会计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特别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从事会计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在走访中,用人单位提到了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用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尚不能做到无缝对接,零距离顶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即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同时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有待加强。
  
  三、调研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文工交融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看出,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定位还存在一定偏差。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匹配;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摆脱传统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学科性已成为共识,强调实践与突出技术(知识)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致行动。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2009年4月17日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指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高职院校首先应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是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他提出“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思想,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要将实验、实训、实习到最后的顶岗实习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系统化设计与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普适性培养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
  在实践中,应将依据以上两条主线,设计文工交融的课程体系,文即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科学文化基础,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潜力;工即工作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岗位化、任务驱动项目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一学一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理论实践、实习实训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文工交融就是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达到“素质优良、技能精湛、文工兼备、个性成长、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理论课程设置体现综合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应当从会计工作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按照会计实践规律重新构建,对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优化,考虑社会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要求,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和够用,为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采用通专结合的模块课程结构,淡化过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界限,便于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体为职业基础模块面向职业行业的宽基础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专业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具备为职业岗位以及职业迁移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职业

技能模块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必须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岗位化、任务驱动项目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一学一做一体化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理论实践、实习实训l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职业延展模块是面向学生的职业岗位偏好、职业知识的拓展以及职业岗位发展所应储备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自行选修相应的课程。
  2 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以“适用”“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的综合和整合。必须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协调发展。注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中体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的要求,特别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
  3 实行双证融通,实务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集中培养相结合。与大部分行业不同,会计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即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校期间应将有关知识纳入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开设证书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同时为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相关资格证书,为学生以后顺利就业打通职业门槛。这种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1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可在继续加强现有实践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以建立开放实验室为平台,将兴趣小组、会计实践操作比赛、会计创新、会计研究等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对促进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珠算、点钞、书写规范等)、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模拟实训)、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企业在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改变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项目单一的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校内仿真的模拟实训基地。设置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体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模拟操作训练,还可以将各个环节进行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校内模拟实训应聘请企业兼职老师提供实训指导。与此同时,可以运用校内师资的优势,组建会计服务机构,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承担社会代理记账、会计咨询、审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在会计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和审计基础工作实践课程体系。这不仅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学识、能力、兴趣方面的差异,同样的实训内容和要求,完成情况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时间之外,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来。积极探索公共实践、岗位实训、综合实训、暑期工学结合、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期内与学期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1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