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性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纷纷出台各种化解危机的政策措施,税收政策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我国,一轮世界性的减税浪潮正处于上升浪头。
  外围环境对我国吸引外资、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要顺应世界减税趋势,结合具体情况,适时进行积极的税制调整。此时,减税可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刺激总需求扩大,增加就业。
  作为政府部门,强调减税并不意味着全面削减税种和缩小税基,更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减免,而要进行结构性减税,即结合税制改革,将一些主体税种的法定税率适度降低,适当扩大一些税种的税基,开征一些新税种,调高部分具有特定调节功能税种的税率。这种减税是在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的,不是单纯的降低税率,是与税制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既是一种调控政策,也是对税制的完善。
  因此,在减税的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可出台增税措施,提高一部分税种的实际税负,进行资源税、房产税等税种的改革。同时,对财政支出政策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增加生产性投资,适当缩减消耗性财政支出。最终,结构性减税总效应、税制规范与公平,加之财政支出政策的配合使用,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税制条件,还能减缓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作为企业,享用优惠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税务筹划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筹划时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较为直观,很容易被企业纳入考虑范畴;隐性成本即机会成本,是企业因采用拟定的税务筹划方案,从事某项经营、生产某种产品而不能从事其他经营、生产其他产品放弃的潜在收益,很容易被忽视。如果税收优惠政策期限较短,企业为了享用这种优惠,必须对原有经营结构做大的调整,则付出的机会成本与获益之间“入不敷出”。
  同时,很多税收优惠有期限限制,一些没有期限限制的优惠政策有随时修改的可能性,都存在机会成本。企业在筹划时,需认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判断经济上是否可行、必要,能否给企业带来纯经济效益的增加,只有税务筹划的显性成本加隐性成本低于筹划收益时,方案才可行,否则应放弃筹划。选择税收优惠作为税务筹划突破口时,应注意两点:企业不得曲解税收优惠条款,滥用税收优惠,以欺骗手段骗取税收优惠;企业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条款,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应有的权益。
  作为企业会计工作者,应认识到即使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我国税制日趋完善、税收政策调整频繁的大趋势,依然不会改变。会计是生产力,如何领会和运用税收政策,正是会计人为企业创造价值,发展和完善个人职业生涯的大好时机。
  税收制度与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工作必须遵守的两大基本法律体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诸多本质性的区别,如何将财务制度与税收法规进行有机结合起来,正确进行计算、申报、缴纳、核算应纳税款,同时正确进行税收筹划,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利益,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美、英等国的税务会计,已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构成了会计工作的三大支柱。我国的部分外资企业与上规模的本土企业已专门设置税务会计岗位。
  希望有那样一天,当我们回忆一次金融危机、一段税收政策频繁调整的往事时,欣慰于未曾丢失的理性与冷静:政府把握宏观经济方向的能力得到提升;企业应对危机。适应环境,最终健康发展;众多会计人在一处充满发展空间的领域,达到合适与向往的位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7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