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基本建设筹资困境与出路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睿 张文浩

  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为改善教学条件所进行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融资活动一方面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但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缺口,成为限制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高校扩大规模的建设资金,除政府专项资金拨款和通常的银行贷款之外,还必须尝试新的投融资方式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 基本建设 筹资 思索
  
  一、引言
  高校目前的收入主要以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为主,这两项收入占高校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其中财政拨款又包括事业拨款和基本建设拨款。但由于高校自我积累水平低,只能基本满足高校人员的工资支出、水电气暖及日常公用支出、学生基本费用支出、现有设施的修补等,无力进行大型项目建设和大规模教学设施改造、扩建工作。由于高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限的财政基本建设拨款经费供需矛盾持续加剧,且高校目前仅依靠自身积累进行投资额巨大的基本建设活动又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市场对基本建设进行融资,才能解决高校基本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将来高校的融资活动对高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必须千方百计的拓宽基本建设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以保证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发展状况分析
  (一)投融资规模与来源结构分析 (表1)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2001至2004年基本建设投资支出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山东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见,在未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几年间,山东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资金来源可以被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财政性基本建设经费;二是高等学校自筹经费即非财政性基本建设经费,包括高等学校向金融机构融资借款、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以及其他资金等等。由(表1)可以看出山东省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财政拨款投资呈持续增长状态。尽管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高校的投资力度,但相对于高等学校进行基本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资金而言仍然是十分有限的,于是各高校加大了自筹基建经费的力度。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几年间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投资始终保持在20%左右,高等学校需要自筹解决的资金占80%左右,由此可知当前高等学校进行基本建设的压力仍然巨大,需要自身筹集基本建设的资金占绝大部分。(表2)是山东省省属某师范院校2003年年至2006年进行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结构统计表。分析可知该校基本建设资金来源结构总体上以财政性资金和金融机构借款为主,这两项建设资金占全部投融资资金来源的90%还多,而社会捐(集)资经费和其他资金却占全部投融资资金来源的10%还不到。进一步分析看出,该校金融机构借款占全部建设资金的比例为75%左右,是来源最多的建设资金,其次为财政性资金占整个建设资金来源的20%左右。对于社会捐(集)资经费和其他资金在高校基本建设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基本很少,因为通过校办企业和学校的其他筹资渠道形成的建设资金只占4%左右,通过社会捐(集)资渠道形成的建设资金只占2%左右。也曾对其他省属高校进行过调研考察,其他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来源结构与该校非常相似,各部分建设资金比例与该校也大体相当。因此,认为当前高校的建设资金来源结构中金融机构借款在建设资金中所占比例偏大且已经形成风险隐患,社会捐(集)资经费和通过高校校办企业等附属机构缴款而形成的其他资金在建设资金中所占比例过小,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的建设资金比例结构不当问题进行调整。
  (二)投融资效应分析 (1)教育发展效应。截至2005年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共10767.8万平方米,比2002年增长了1.2倍,校舍建筑面积达 3823.5万平方米,比2002年增长了1.0倍。2000年以来全省高校净资产年均增长率超过了 30%,全省普通高校由2002年的75所增加到2006年的109所。办学条件的改善 ,使得高校扩招成为可能。高校招生能力的增强为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扩招前的6.1%达到2006年的21.4%,初步实现了全省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在校生由2002年的58.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29.6万人,居全国第一。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增强,在校研究生由2002年的1.59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1万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山东省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2)经济拉动效应。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不是孤立发展的,各行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关系,投资高校基本建设领域也不例外。与投资乘数形成的过程相对应,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首先会引起与其相关生产部门投资需求的增加,投资高校基本建设领域直接增加了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在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引起生产这些产品的部门和为这些部门提供服务的部门需求增加,即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机械设备修理业需求增加,在这些生产部门和提供服务部门需求增加后,再引起下一级生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需求增加进而带动其发展,当地建筑业、房地产业、装饰业、金融业、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此循环最终引起国民经济成倍的增长。由北京大学魏新主持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课题研究组的研究表明,在考虑基本建设投融资的情况下,若多提供10万学生的普通高等教育机会,在校舍、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等方面的投资共需36.2亿元,其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规模的拉动可达174.2亿元;若多提供20万学生的普通高等教育机会,在校舍、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等方面的投资共需72.4亿元,其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规模的拉动可达214.8亿元;若多提供30万学生的普通高等教育机会,在校舍、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等方面的投资共需108.6亿元,其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规模的拉动可达322.3亿元。照此测算,山东省2006年的在校生数为129.6万人,按《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规划目标要求,到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将达到150万人,今后4年内将净增20万人,则其可直接带来校舍、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等方面的投资共计72.4亿元,平均每年需投资18.1亿元,其对山东省国民经济总产出规模的拉动可达214.8亿元,平均每年拉动53.7亿元。可见扩大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规模将对山东经济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3)高校财务效应。近年来,山东高校通过使用银行贷款等借入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但高校改建扩建老校区,建设新校区等大量基建投资、融资使很多高校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较快,总体财务风险加大。以下用具体数字来分析说明高校进行基本建设投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效应。某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能力,自1999年至2005年同建行、农行、工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累计贷款6.6亿元,投入到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中。该校2003年、2004年进入基本建设的高峰期,2005年底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融资活动基本结束。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新增教工宿舍6.2万平方米,新增教学楼7.7万平方米,新增图书馆4万平方米,新增计算中心2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公寓15万平方米,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原有的办学设施。(表3)是该校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融资前后的财务状况对比分析表。不难看出该校通过几年的基本建设投融资活动,其财务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总资产由2002年的5.42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14.74亿元,增长了171.96%,由此改善了办学条件,使扩招成为可能,在校生人数由2002年的14000人,增加到了2005年的27558人,增长了近一倍。伴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学校的总收入由2002年的1.75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76亿元,增长了57.71%;由于扩大了招生规模,政府拨付的教育事业费也逐年增长,由2002年的0.79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1.44亿元,增长了82.28%。但对比(表2)发现该校的资产负债率也大幅度上升,2002年学校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7.99%,2003年资产负债率迅速提升,究其原因是因为某大学于2002年开始了加快新校区的建设步伐,大量使用银行贷款造成的。2005年资产负债率达到了56.56%,是学校刚开始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融资活动2002年的一倍多,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增加了银行贷款,加大了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

  (三)高校还本付息能力分析高校利用大量银行贷款等借入资金可以暂时解决基本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贷款资金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改善贷款高校办学条件,满足学校基本建设需求的同时,支付的巨额本息又使众多高校面临了严峻的财务风险。由于高校近年来不断进行基本建设,而每年事业收入结余又十分有限,大部分高校举债的普遍做法是借新债还旧债,即利息按时计付,贷款展期,贷款规模不断增大。据山东省人大财经委调查,截至2005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是2004年总收入的1.57倍,其中五所高校贷款余额超过总收入的2倍。这些贷款每年仅利息支付就需要4.3亿元,而省财政对高校投入的增量每年只有1亿元。随着还款高峰期的到来,部分高校就是付息都非常困难。
  三、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运营体制优化
  (一)高校基本建设运营体制的理论基础:项目区分理论 上海市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对上海市多年来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调研,在《上海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区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严格区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根据项目属性,确立投资主体、资金渠道、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把经营性项目放入社会,吸纳多元投资主体投资,而政府只投资于非经营性项目建设。对于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在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只有政府一个投资主体,现在若实行项目区分以后,只需确定出政府适合投资的项目范围,那么其余项目的投资主体便是社会。政府每年拨给高校的基本建设拨款相对固定,并且相对于高校进行基本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资金而言十分有限,拨入高校后应由学校代表政府将有限的财政基本建设拨款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投入到最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地方,因此将项目区分理论引入高校基本建设领域,便有了学校投资主体和社会投资主体之分。
  (二)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项目的分类及应用通过分析高校内部各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认为高校内部的建设项目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在经济属性上具有相似之处,得出了可以将上海市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提出的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区分理论引入高校基本建设领域的结论。通过认真分析高校各个具体建设项目的经济属性,将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划分为非经营性、经营性和准经营性,根据项目的属性决定项目的投资主体、运作模式、资金渠道及权益归属等问题。非经营性项目由高校代表政府投资建设,高校应做好规划、保证重点、量力而行、减少风险;经营性项目属于社会投资范畴,可让其真正走向市场,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招投标方式运作;而准经营性项目,则必须在高校对投资者采取适当补贴及提供政策优惠措施的前提下,按照经营性项目操作模式进行。高校内的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校内的道路桥梁、广场工程、供电线路工程、供水管道工程、暖气管道工程、绿化工程、大门围墙工程、燃气管道工程、图书馆、中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可以被划分为非经营性项目。该类建设项目可能属于投资额比较大的项目,或属于事关学校稳定的建设项目,或属于没有资金流入的项目,对于该类建设项目不能交由社会投资者经营运作,该类项目的投资应该由高校代表下的政府来进行投资建设,按高校投资模式运作才具有效率。但在投资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按招标制度进行操作,并需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以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高校的学生宿舍、单身教工宿舍、学生食堂、校内超市、校内商场、浴室、校内接待服务中心等项目可以被划分为经营性项目。该类建设项目属于设立收费机制的成本比较低,或属于有稳定资金流入的项目。高校可以充分出让该类建设项目的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市场化的投融资理念引入高校,让全社会投资者参与学校建设,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因此,可以将这类项目充分交于市场,按市场投资模式运作。高校的教师住宅、网络工程、通讯工程、运动场、篮球馆、排球馆、游泳馆、学校礼堂、学校内的微机室等项目可以被划分为准经营性项目。该类建设项目具有设立收费机制的条件,具有潜在的资金流入和利润,但因其政策及收费价格暂时没有到位等因素,目前暂时无法收回成本。该类项目是市场失效或低效的部分,因其具有不够明显的经济效益,市场运行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形成资金供给的诸多缺口,应当通过高校对其采取适当补贴或提供政策优惠来维持其运营,待到价格逐步到位及条件成熟时,可以将其转变成经营性项目运作。前述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分类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具体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学校根据需要通过制定特定政策或完善价格机制以及随着技术进步等办法可以使其经营程度提升,将准经营性项目变成经营性项目,可以将非经营性项目转变为准经营性项目,甚至进一步将其转变为经营性项目。项目区分理论引入高校基本建设领域的核心问题就是“高校主导,社会参与”,要利用优惠政策、导入市场机制,将项目的投资决策权、项目的融资用资自主权、项目的建设实施权和项目的风险承担权充分交给社会投资主体决定,即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将全社会的潜在投资者充分吸引到高校基本建设中来。建立健全社会投资体系,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最大优点,一方面在于能充分挖掘高校的无形资产和市场机制的功能,有效解决基本建设过程中的建设资金和日后的发展资金问题,高校便可专注于学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上,迅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投资的完整性和产权的明晰性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到确实保障,可以实现双赢目的。
  (三)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良性体制运行的配套措施 (1)在理念上应当破旧立新。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应当切实转变观念,主动面向市场,积极地改进与完善现行的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尽快促进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良性运营体制的实现。要转变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对待基本建设的“政府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被动作风,应当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来解决自身在基本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管理理念上要由过去的学校管理转变为学校经营,通过盘活高校内的现有资产,把高校拥有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闲置的存量资产,通过多种资本经营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运作,转化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使其保值、增值和盈利,以形成高校建设再投资的循环资本。高校树立新的理念可以进一步强化高校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可为投融资渠道的畅通,吸纳社会民间资金铺平道路。因此,树立新的理念是拓宽高校基本建设投融资渠道的关键。(2)关于拓宽投融资渠道。高校除了要继续努力争取政府稳定、不断增长的财政支持同时,更需要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多渠道、多方式地筹措建设资金,以不断满足学校发展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具体而言,除了政府财政拨款、高校事业收入(包括高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银行贷款渠道形成的建设资金外,还应当包括社会集资(社会捐资、集资,民间自愿集资,发行教育债券、彩票等),资本市场筹集(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等),有偿收取服务费筹资(学校自身对社会提供劳务所收取的报酬形成的基金等)等渠道而形成的建设资金。(3)关于扩展投融资方式。高校应当坚持投融资方式及模式的多样性,凡是有利于基本建设顺利开展的投融资方式和模式都可以利用。高校可以通过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方式、ABS(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方式、“大学城”模式、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式、信托产品方式、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模式、资产置换方式以及高校试行“准股份制”等方式和模式对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投融资建设。
  
  参考文献:
  [1]綦敦祥:《解决高校发展投入问题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6期。
  [2]张胜期:《高校学生公寓BOT项目融资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潘力:《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编辑梁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0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