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琳琳

  【摘要】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则应该是具有个性的人,因此,语文教育本应该是具有个性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寻求和创造出适合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所以,语文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11-01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塑造有个性的完整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语文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又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塑造完整人格。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可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1切忌走入“模式”的误区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实践层面的新气象。单是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令人应接不暇!导读模式、讨论模式、情景模式、背诵模式、自学模式、朗读模式……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与探索者的初衷相悖的是,许多老师由此掉进了“模式”的套子里爬不出来,课堂教学模式于是演变为定式与套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主观上消解了教学主客体的个性差异,与教学百花齐放的原则背道而驰。
  其实,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寻找课堂教学的规律,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见模式则取,不顾实际,原样套入课堂,令人担忧。语文教学本是一个立体的空间,怎能用单一的模式去运作?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在众多的模式面前迷失了自我,一味地生搬硬套,“模式”便成了“定式”、“套式”的代名词,这更是违背了模式探索者的初衷。
  在提倡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的今日,许多新奇的课堂模式为赶潮流,匆忙上马,闻者不问青红皂白,见模式便喝彩,这又更是推波助澜,助长了模式、套式之风的盛行。长此以往,语文课堂何处去寻生机与活力。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慎用这些模式,要审时度势,恰当地运用。不能滥用泛用,更不能将模式当作套式与定式,否则,误己害人,影响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广泛读书,深钻教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
  
  2教师要有鲜明的教学个性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主要应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2.1教材处理的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首先就应该多元化、个性化。教材处理应在遵循教学论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在教材处理中,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既要坚持教材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并要根据教师个人的特点所设定的教学思路去删、调、补教材的内容或改变教材的序列,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2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个别化,二是多样化。教学方法个别化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从而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求教师应根据主客观条件,选择多种以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引导探究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发现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在于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求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多样化要求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按照确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多种教学方法,并且将它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编排,形成一组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案。
  2.3教学语言的个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外在表现,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必须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语言。首先,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应是科学性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和逻辑性系统性上;其次,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应是充满趣味的语言,表现为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理智、情趣;再次,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应是充满感情的语言。惟其如此,才能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3革新评课标准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地变革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从这些课呈现的方式来看,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深入细致,孜孜以求,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令人称道的演出,成了首选的“完美”风景。而这种“完美”也成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现行的评课标准过于注重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课改新理念的体现。而笔者却觉得这有点舍本求末。因为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堂语文课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要想实施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革新现行的评课标准是一个有效途径。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的圆满则一定是一堂好课。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我们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叶澜教授说过:“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所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是把它简单地上成一堂认知课。语文课应该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发现、探究感受未知的世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