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在社交心理学的指导下,对宁波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群体性孤独的原因。社交网络普遍运用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自身心理问题与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即个人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及减少网络环境所带来的负影响。
  关键词:群体性孤独;社交网络;宁波高校学生;人际交往
  现如今的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以及书信来往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取决于距离,而是取决于使用的交流技术。随着电子产品多功能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似乎更加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忽略了隐形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渐渐地心无旁骛的沉浸在自我世界,伴随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孤独。
  一、国内外群体性孤独综述
  国外学者分别从心理学、社交网络环境以及新闻媒体与传播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群体性孤独进行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所著的《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特克尔(2014)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描述了“容器人”,容器人指在现代的大众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孤立、封闭的容器,他们为了打破这种孤独的状态也希望与别人接触但又不希望对方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交往的最佳选择。
  国内较早关注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交往影响的研究学者有刘荃(2003)、王依珂、李嫣婷、龚永刚(2013)。他们指出手机社交软件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降低了大学生面对面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实证研究方面,王亚芹(2014)结合QQ和微信的使用研究了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的影响。大范围的伪亲密性增强,人情淡漠现象浮现,手机的便捷取代了见面的繁琐,但却阻断了情感的交流。张琰,孙亮(2015)指出由于大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育的转折时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孤独感、人际关系淡漠、人际关系信任问题、社交恐惧等障碍。辛小燕(2017)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的方式、频率、内容及其对网络社交的认知等进行调查,进一步佐证了由社交网络带来的群体性孤独问题。
  二、针对宁波高校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将已有的文献资料、相关网站以及相关研究作为基础,结合针对宁波高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和个别问卷的深入访谈,分析宁波在校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的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得出研究结果。
  本調查问卷主要了解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以及人际交往的情况,对线上与线下两部分发放与回收的问卷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研究,此问卷在结合己有类似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并有相应的修改。调查问卷由28道选择题构成,题型设置由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及其他填空题。深度访谈问题主要是随机对线下调查问卷进行的补充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及分析
  主要以宁波地区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在2019年1月进行。所调查的学生群体涵盖宁波高校本科一至四年级学生以及部分研究生,采取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随机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总量为121份,有效问卷为121份。
  (二)调查问卷现象及结果探讨
  描述性统计分析
  (1)样本基本特征。本次调查的121名大学生群体中性别统计方面,49.59%性别是为男性,总数为61人;女性总数为60人,占研究对象的50.41%,由此可见,该次调查中大学生样本性别比例较为均匀。在这121名大学生当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占总数的46.28% (56人),非对生子女人数占53.72% (65人),整体比例相差不大。
  (2)社交使用情况。根据下表可知,本次调查中,除去平均睡觉、上课及其他生活时间,剩余的私人时间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占绝大多数,仅4.96%的人平均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少于1个小时。这表明该调查的群体中大部分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长占据私人空间的绝大部分,而且调查对象每天看手机的时间从1小时到5小时以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3)社交媒体使用类型及用途情况。有81.82%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是用于聊天的,而朋友圈的内容有67.77%属于分享心情,表现出研究对象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分享与交流。每天在社交媒介的长时间使用下,有72.73%的调查对象认为,群体性孤独主要原因是在心理方面。相比学习而言,此次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的使用目的,主要体现在生活娱乐方面。
  (4)具体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如下表1所示,53.57%的独生子女的主要依赖对象是家人,主要依赖对象是朋友的独生子女占26.79%。非独生子女中,40%的人主要依赖对象是家人,44.62%的人主要依赖对象是朋友。独生子女对家人的依赖多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则更多地会依赖朋友。如下表2所示,每天看手机5小时以上的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逐渐增长,但由于研究生课程等原因比较繁忙,所以有所减少。
  (三)原因探讨和分析
  (1)社交网络普及。现如今,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再创新高,手机也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部分宁波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使用手机主要用于网络娱乐,比如网络长篇小说、看剧,玩游戏,沉迷抖音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庞大的信息量使人们开始变得浮躁,社会的主体也深受影响。
  (2)自我心理的不满足。有不少宁波高校大学生由于自身劣势、家庭情况、心理等因素而导致自我认识不足,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对于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表现出不感兴趣和无所谓。通常这类群体的大学生往往会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与周围老师同学交流较少,不善沟通,也不轻易把内心世界的想法或困惑告诉别人并寻求帮助,但他们又渴望交流,期待被关注,而网络刚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可以随意地展示理想化的自己,隐藏自身的缺点,以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心理需求。   (3)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短暂的在线聊天仅仅是将一些片段连接在一起,“想你”,“为你打call”等小片段的方式交流,或者说是收集一些精心编辑修饰过的信息文本,会使人们心情愉悦,但通过这样的聊天沟通,很难真正的了解和理解对方,这也会降低大学生自我的反省能力。在聚餐聚会的时候,因为陌生的环境,大学生需要一些别的东西去分散注意力,所以需要手机,这样减少了面对面之间交流沟通,同时也影响到自己与内心的联系,降低了自我的认识与反省能力,也越来越享受这样一起独处的方式。
  由于当代社交软件交谈的可停滞性,大多数人在交谈时,往往会斟酌言行,并且三思而后语,在他人面前展现最得体的一面。出于自我认同的需求和他人认同的渴望,久而久之,当现实与虚拟发生交集之时,因无法展现虚拟世界里塑造的形象,出于自我的虚荣心,进而畏惧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交谈。
  四、针对宁波高校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建议
  (一)个人
  到了大学,许多宁波高校大学生没有了目标,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的时间,缺少自主能力,这时候的网络社交工具吸引了大部分的学生,导致他们沉迷虚拟世界。因此,宁波高校大学生应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尤其是一些高年级且课少的大学生,参加一些志愿服务,也可以参加学术知识竞赛,提升自身能力与自信心,减弱因自卑等心理带来的孤独,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减少对网络世界的依赖。
  (二)学校
  宁波地区高校众多,优秀学生层次不穷,容易产生对比,导致不优秀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而身边没有家人和朋友可以倾诉,这时候大学生往往会选择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所以学校可以组织以班级、学生会组织、社团等为单位的,既有利于学生发展,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校园活动,增加学生面对面互动的机会,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减少网络社交在大学生社交渠道中的比重。学校还可以增设学生心理咨询点,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到有效的帮助。
  (三)家庭
  家庭的成長环境对每个成长的青少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人的关爱与照顾会使他们产生温暖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和肯定,对他们的社交能力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要时常关心孩子,尤其是宁波在校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家长,需要关心关心2个及以上的孩子,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在孩子需要帮助与支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选择与方向。在学校放假期间,多带孩子走走亲戚,定期开一次家庭会议。
  (四)社会群体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引导正确的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价值导向。在大学生感到孤独时,宁波地区人民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传播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导宁波高校大学生多去发现真实世界的精彩,减少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现象。
  五、结语
  我们通过走访宁波高校并收集问卷,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学者论文,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研讨等方式完成了论文的撰写,我们在这次研究的过程当中收获了许多知识并对之加以思考,本次“社交网络时代下宁波高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研究调查”虽然已经结束,无论是从研究问卷样本调查,还是具体分析因素,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同时也希望此问题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并处理好群体性孤独的状况以及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 高帅.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群体性孤独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 李爽.社交网络时代的“群体性孤独”[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83.
  [3] 田甜.浅析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群体性孤独[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0):143.
  [4] 王竹君.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以在校大学生为例[J].现代交际,2018(09):151-152.
  [5] 魏江楠.移动社交环境下的“群体性孤独”影响研究[J].新闻传播,2018(23):55-56.
  [6] 辛小燕.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7.
  [7] 张灯.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3):65+5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宁波高校学生为例,项目编号:1042118054。
  指导教师:翁敏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3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