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与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承受着普通学生无法理解的经济压力、精神困扰,易滋生自卑、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助力大学生品质的健全。文章旨在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意义,立足于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大学生比例呈阶梯式增长,给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比近半数,因此,如何从积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学理念,它关注主体的主观体验、人格塑造和心理成长环境。就当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看,从积极心理学这一视角探讨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积极心理学萌生于20世纪末的西方国家,自兴起以来,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主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幸福、乐观、满意等,即主体对以往生活的满意度、对当下生活的快乐感及对未来是否寄有希望;其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人格、美德,主要包含主体的创造力、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感知美的能力等,在这一层面,积极心理学主张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强化个体能力,激发潜在力量,塑造个人品质;其三,积极心理学肯定完整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学校教育和健全的社会引导对主体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有别于传统的心理教育,注重对主体的人文关怀。高校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存在自卑、抑郁等问题,对外界和他人持有抵制、敌对情绪,传统的心理治愈方法无法帮助这类群体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在面对棘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时,更加具有包容性,强调挖掘主体的潜在能力,发现主体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在面对一些贫困大学生时,不具有攻击性,能够消减贫困大学生的敌对情绪,这对于帮助大学生发展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事物有限,知识视野相对狭窄。由此,这类学生在适应环境、进行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导致滋生系列的心理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一)人际交往能力受限,产生自我封闭问题
  高校贫困大学生生长于贫困家庭,经济受限,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大学生形成内向、羞涩的性格特质,在言语组织、情感表达等方面产生障碍,人际交往能力受到限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贫困大学生接触到乐观、外向的同学,会进行自我审视和对比,显著的差距会使他们更加封闭自我,抵制对外交流,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会滋生更加严重的现实问题,马加爵事件造成的悲剧就是很好的印证。
  (二)负面情绪爆棚,生活态度消极
  由于家庭贫困,贫困大学生在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等方面无法获得满足,进入大学生活,经过和其他同学的比较,这类群体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诸多的消极情绪比如孤傲、焦虑、暴躁、怯懦、悲观、谨慎等或多或少在贫困大学生身上有所体现。此外,很多学生成长于留守家庭,从小的生活就缺乏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主体敏感、内向、不善于情感表达,一旦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难以找到情绪宣泄的出口,会造成负面情绪的积累,易形成悲观厌世的生活态度。
  (三)难以排除自卑感,不利于品格健全
  差异化是引发主体自卑情感产生的根源,经济上的差距、能力上的区分、知识领域的差别是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感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之间的经济能力可能天差地别,部分高校的贫困大学生领着国家的补助,还有部分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仍然无法负担高额的学费、生活费,在这种家庭经济背景下,和身边的同学产生对比,他们更易产生自卑感。由于缺乏正确对待贫困和富裕的理念,在自卑心理的误导下,贫困大学生非常介意外界的眼光,产生极端的错误思想,他们对待外界善意的帮助也会充满敌对心理,害怕同情、害怕区别对待,性格孤傲,难以合群,这种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品格的健全。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进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心理学意义上的“病人”,更关注如何用积极的心态激发主体的潜在力量,通过增强人的积极力量来达到预防心理疾病产生的效果。这种研究特点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
  (一)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使大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的贫困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有效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境。具体而言,应当充分挖掘贫困大学生的潜力,放大其美德,帮助大学生增加自信心。在对家庭经济条件的认知方面,应当引导貧困大学生理智对待暂时的贫穷,教导学生通过自我能力的提升来改变未来,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对未来的向往、做好对未来职业的计划,消除因贫困而引发的自卑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导,应当让贫困大学生理解目前的贫困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奋斗、积极向上、怀有希望和热血,未来就是光明的、美好的。
  (二)建立专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
  积极心理学工作重点之一是心理疾病的预防,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信息库便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学校每年都会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贫困生的认定和帮扶工作,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并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建立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形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除此之外,辅导员、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等主体应当实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定期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做好跟踪记录。根据信息库,可以有效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关注他们生活、学习中的困扰,针对需要进行心理援助的大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分类指导,结合实际情形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三)消除负面情绪,增加积极情绪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老化,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创新性的突破,特别是对类似于贫困大学生这类的弱势群体而言帮助不大,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注重寻找有效的措施帮助其消减负面情绪。积极心理学主张的情绪包含幸福、向上、乐观等,这类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作为负面情绪的对立面,可以有效消除贫困大学生一些常见的负面心理,比如消极、自闭、抑郁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可以努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和氛围,通过开展多项活动、展示正面积极的生活实例,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实践参考,在乐观向上的氛围中消除一些负面情绪,增加一些积极情绪。此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要过于关注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而是要帮助大学生建立自信,使其对自我产生认同。
  (四)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环境支持系统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当得到重视。由此,应当从以下举措来构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高校应当重视学校、班级、寝室这些环境的建设,营造师生和谐、朋友互助、主体间相互尊重的环境氛围,加强周边师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力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拓宽贫困大学生心理诉求的渠道。其次,要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一些专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使他们在活动氛围中感受青春的活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消除负面情绪,在实践活动参与中还可以挖掘潜能,实现自我认同。最后,家庭环境是影响贫困大学生性格养成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关注贫困大学生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一方面,家长应当加强和孩子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方式,纾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压力,使孩子打开心结,释放压力。此外,学校应当帮助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
  综上,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处于弱势地位,高校、家庭、社会应当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应当转变理念,改变内容,将预防、教育和治愈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利用积极的情绪、、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环境来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提升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04):141-142.
  [2] 鄔承斌.正确解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3):71- 72.
  [3] 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11(05):524-610.
  作者简介:刘京(1993.10- ),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3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