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大批高校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材料物理与化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如何将研究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各大高校一直探索的重点。文章主要是以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为研究的重点,希望以此能够推动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实验课程,为了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对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科学的探索和实践。对于课程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本专业的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己發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特点,以便其以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一、材料物理与化学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单调性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材料设计中的高性能计算、微结构材料的设计和纳米材料与纳米电子学等多个研究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的方向的广阔性决定其学科建设的兼容性。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各高校在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科的复杂性,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和应用性。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造成理论课程多,学时长;实践性课程少,学时短。此外,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并没有选用适合培养目标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并没有真正的体现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独特性,导致教学内容单一。
  (二)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的研究的培养是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走,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各高校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本校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宽泛的培养目标导致各高校培养出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没有明显的差距。除此以外,高校制定的目标并名优充分的考虑到社会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学无所用,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
  (三)教师队伍薄弱
  在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的教师培养队伍中,缺乏“双型教师”,即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备相应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各高校的教师队伍普遍是理论型教师偏多,实践型教师较少。在大多数高校中,教师队伍普遍以理论研究的教师为主,具备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单一的向学生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和浅显的例子,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弱。此外,高校的硕士生导师大多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他们大多数人为单一学科教学背景,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较多,但是观念与教学案例落后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师资队伍的薄弱,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对于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课程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要想培养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高校首先要优化自身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遵循学生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科学的进行课程建设,要适当的调整好专业的理论性课程与实用性课程的比例,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其次,高校要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材。现阶段高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所用的教材内容与本科阶段所学习的内容相差不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到的知识过于浅显。对此,学校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教材的难易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情景式教学,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改革教学模式,将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研究生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区别于本科生。本科阶段的学生主要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处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研究生阶段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系统中的“唯书本至上”的观念,摒弃教师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教育理念,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多采用情景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将科技带入课堂,也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手段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既可以为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与实践,又能师生可以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扩建教师队伍,开展双导师教学模式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各高校应积极扩建自身的教师队伍,引进更多理论与技术兼备的教师。同时要做好校内导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校内导师对于一线的实际需要有更多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便在讲授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此外,学校可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可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校外导师可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双导师制度不仅可以解决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还能为学生提供可靠的一线工作经验。相对于校内导师来说,校外导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书本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当前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研究生理论课程多与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要将综合实践课程加入到培养方案中。综合实践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综合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研究内容,选题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自己的知识层面,让学生有探索的空间,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发现较难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指导学生翻阅相关文献或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全新的知识点。综合实践教学并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模拟训练。在进行模拟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材料物理与化学的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景创设,将学生分为几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制度
  在传统的考核制度中,校方多会以学生的知识储备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标准。学生成绩的好坏,能力的强弱都是依据成绩来判断,片面的以知识储备来判断学生能力的强弱和成绩的好坏都会影响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与本科阶段的学生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只是按照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业方面产生拖延心理,为了能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必须建立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主的课程考核制度,将研究生平时的研究成果和参与或独立研究的创新项目作为考核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旨在通过课程考核的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勇于实践,确保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了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高校应积极探索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的课程建设,科学的设置课程目标,完善课程教学的内容,大力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老师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双导师制度的实施能够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完善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 袁小亚.交通院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点教改探析——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7(10):19-21.
  作者简介:田长安(1979.03- ),男,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硕导,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8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