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建兵 周良发

  【摘要】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思想的核心思想,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中各少数民族等措施。而对西部、西北少数民族,也是怀柔和抚与军事镇压两手并用。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思想和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蜀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积极意义。诸葛亮“和抚怀柔”民族政策思想对当下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仍不乏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诸葛亮;蜀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1-0077-5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琅琊郡阳都县人,不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时民族理论的专家。但学术界大多倾注于诸葛亮生平事迹及政治、经济、法制、军事、哲学和伦理等思想的研究,而对诸葛亮民族政策思想的探究尚显薄弱,尤其是在“西和诸戎”民族政策思想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笔者认为,在当前民族和民族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诸葛亮民族政策思想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南抚夷越”
  蜀汉管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中四郡(主要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面积约占蜀汉全境的一半。这一地带散居着诸多少数民族,主要是两大族系:氐羌族系,如“昆”、“叟”、“青羌”、“邛”等族;百越族系,如“濮”、“僚”、“板楯蛮”等族。刘备入主西川以后,重用南郡人邓方、南中人李恢等,在他们的治理下''南中尚能维持基本稳定。刘备夷陵兵败后,南中地区的一些部族首领及汉族中的豪强大姓蠢蠢欲动,暗地彼此勾结,先后举事,企图割据称雄。乘蜀汉政权势力式微之际,孙吴势力也挺身西进,通过遥授雍闽为益州郡太守,刘阐为益州刺史等方式插足南中,这使南中政治局势更趋复杂化。南中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对有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志的诸葛亮而言,无疑是心腹大患。为此,诸葛亮积极推行《隆中对》中的战略谋划:“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以开拓疆土,稳定局势,弥补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人力、资源及地域上的不足。
  刘备驾崩,少主愚暗,蜀汉政权随时有倾覆之险。但在诸葛亮的治理下,经过近两年的休养生息,蜀汉元气日渐恢复。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果断决策,不顾长史南阳人王连“南中是不毛这地,瘟疫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的良言苦谏,决定率兵三路,亲自南征。建兴三年秋,南中叛军势力基本消灭,三军克期会于滇池,南中四郡悉平。蜀汉的战略重点是“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平定南中继而保持其稳定以助北伐才是上上之策,这点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亦得以见证。为有效经营南中夷地,达到“夷汉粗安”的目标,诸葛亮对南中诸郡采取了以“和抚”为主,兼施武功的民族政策。
  (一)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
  诸葛亮南征誓师,参军马谡不忍离去,送至数十里外。临别之时,诸葛亮向马谡征询破敌良策。马谡日:“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马谡的建议与诸葛亮“南抚诸戎”的民族政策思想不谋而合,因而深得诸葛亮赏识,其建议也被诸葛亮所接受。
  诸葛亮南征中始终秉持“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诸葛亮南征平叛,夷王高定元实力最强、气势最凶,是最先讨伐的对象。在讨伐高定元叛军时,诸葛亮镇定自若,洞察战局,决定立营卑水,敛兵守险,意欲“俟定元军集合,并讨之”。在雍闽遭高定元亲信袭杀,王士遭遇不测之后,诸葛亮见战机成熟,率领众将士直捣高定元老巢,获其妻小。高定元“败北”后,诸葛亮依然坚持“心战为上”的原则,没有穷追。直至高定元纠合残部卷土重范,才将其斩于马下。蜀军攻克越嶲郡,夷将孟获被迫南逃。孟获是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南中享有崇高威信和较大影响。在追击南逃的孟获时,诸葛亮也始终持守“服其心”之策。蜀汉三军将孟获叛军围于南盘江上游,经激烈苦战之后,生擒孟获。为使孟获诚心归服,诸葛亮将其“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由于诸葛亮的心战之术,使孟获及其残部反叛之心无存,甘愿诚心归汉。不仅如此,在南中平定后,诸葛亮亦坚持“攻心为上”的思想,积极争取南中豪强大姓及在各民族颇具威信的酋长支持,使南中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夷汉粗安”。
  (二)调整南中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帅的势力
  南中诸族发生叛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叛军首领的来源看,主要有两个方面:或南中“大姓”,多为汉民及部分地方豪强;或夷王或夷帅,即各少数民族的首领或酋长。长期以来,南中各地首领,拥兵自重,雄居一方。随着势力的不断增强,他们的政治野心就会膨胀,进而借机发动叛乱。对这一点,诸葛亮是有深刻认识的。为稳固蜀汉政权在南中的统治,削弱地方豪强、夷帅的势力。诸葛亮对南中郡县作了进一步地调整,将南中由原来的四郡扩编为七郡,即建宁郡、云南郡、兴古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嶲郡、永昌郡。诸葛亮在南中所辖地域并未延展的基础上对郡县进行细分和对郡守的适当调整,使南中郡县之间彼此牵连、相互制衡,以达到限制和削弱南中豪强势力的目的。此外,诸葛亮还“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飞军”。这种有计划的将“劲卒”、“青羌”迁徙到巴蜀等地的措施,充分发挥他们优势和长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蜀汉北伐曹魏兵力不足的矛盾。而且,在李恢任廉降都督期间,又“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建宁界,以实二郡”。郡县调整和民族迁徙等措施,极大地削弱了南中豪强和夷帅的实力,有利于南中的稳定和蜀汉中央政权的统治。
  (三)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加强蜀汉中央对南中的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424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