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阳蒙古族历史与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慧丽

  [摘 要]南阳是河南省蒙古族的集中聚居地,依据传说及史料考证,南阳王姓蒙古族可能是元朝宗室诸王之后裔,南阳李姓蒙古族可能是元朝部将木华黎之后裔。南阳蒙古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生产、消费、礼仪、节日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已与汉族基本一样。
  [关键词]南阳;蒙古族;历史与现状
  一、南阳蒙古族历史渊源
  南阳蒙古族多数是元代蒙古人的后裔,他们有的是通过戍守、屯田、居官、避难定居当地,有的是滞留当地的皇族成员。究其先祖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系元朝宗室诸王之后裔。南阳市所辖镇平县、淅川县、新野县等地王姓蒙古族属此情况
  南阳王姓蒙古族,相传分为两支:一支分布在镇平县王岗乡砚台村、淅川县九重镇等地,相传其先祖是元顺帝叔父司脱王;另一支分布在镇平县晁坡镇、新野县等地,相传其先祖是元顺帝四子帖木花耳。南阳王姓蒙古族,传说是在明军北伐,围困大都(今北京)之际,元顺帝意欲北归,帖木花耳随其叔父司脱王携家眷北逃过程中,在濮阳与明军交战,“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遂因王而姓王氏”[1]。对于王姓蒙古族的族源问题,历来说法不一,当前学术界存在着同源同流和同源异流两种说法。
  第一是同源同流说。大部分学者认为传说中的两支王姓蒙古族属于同源同流,均系忽必烈之孙淮王帖木儿不花之后裔。首先,“征诸史迹,不仅顺帝没有一个儿子叫帖木花耳,而且遍查《元史》诸书,竟无一人叫帖木花耳”[2],元顺帝也没有叫司脱王或封为司脱王的叔父,传说中元顺帝妥欢帖睦儿的四子帖木花耳,可能是忽必烈第九子脱欢的第四子帖木儿不花的讹传,因为“妥欢”与“脱欢”谐音又同是第四子。其次, 帖木儿不花曾袭封镇南王,而传说中司脱王被封为平南王,而元代并没有平南王的封号,人们有可能把镇南王误以为平南王。第三,传说中司脱王和帖木花耳曾被派往江南镇压起义,后来兵败九江,返回大都。历史上,帖木儿不花曾在镇庐州时,遭兵败而北归,人们可能将庐州误传为九江。由此推测:“司脱王和帖木花耳或即淮王帖木儿不花;有关司脱王和帖木花耳的传说,乃是帖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和衍伸。镇平蒙古人的始祖虽不是元顺帝的四叔和四子,却是元朝宗室诸王”[3]。依此说法,南阳这两支蒙古族属于同源同流。
  第二是同源异流说。部分学者认为镇平晁陂与砚台两支蒙古族属同源异流。帖木花耳的传说可能是帖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但帖木儿不花一人不能代替传说中的司脱王和帖木花耳,“将镇平蒙古族的始祖统一为是淮王帖木尔不花值得商榷”[4]。第一,晁陂与砚台族人均认为他们不是一支,他们各有自己的族谱,分别记载了其先祖的来历。第二,砚台王氏祠堂碑记和族谱中记载,砚台王氏先祖是脱脱王的儿子哈剌章。第三,《元史》中蔑儿乞氏脱脱(叔父是伯颜)的事迹与族谱中的脱脱王较符合。民间称其始祖为司脱王而不是脱脱王可能与当地流传的一首民歌有关:“封荆王加郑王,元代尊称讳脱王。思脱王想脱王,元季贤相美名扬”,传说中的司脱王可能是民歌中“思脱王”的误传。镇平晁陂的先祖可能是淮王帖木儿不花,而镇平砚台族的先祖可能是元末丞相脱脱王之子哈剌章。晁陂和砚台蒙古族“确为元王室遗胄,即同源;但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始祖,因而属于异流”[5]。
  元顺帝儿子中“究竟有没有一个叫帖木花耳的,目前不宜轻易否定”[6]。因《元史》所载,仅是皇后所生的儿子,妃子所生的儿子很难考全。再加上《元史》出于众人之手,编纂时间仓促,元顺帝一朝资料以征集而得,很难完备。虽然南阳蒙古族先祖的名字说法不一,但是,中南民族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对镇平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有供奉成吉思汗像、不“圆月”、同姓不婚等风俗习惯,这足以证明他们的先祖是蒙古族。
  (二)系元朝部将之后裔。南阳、洛阳李姓蒙古族属此种情况
  南阳社旗县和洛阳孟津县李姓蒙古族,据族内传说、史料、家谱记载,其始祖是蒙古国开国功臣木华黎,南阳社旗李姓是从洛阳迁居而来。据洛阳李氏家谱(明正统六年即1441年)记载:“李出由元,札剌尔氏”。 李氏始祖孔温窟哇,谥号忠宣。“自始祖忠宣生忠武”,“以开国勋封鲁”,其后世子孙世袭,忠武王即木华黎。 “忠武生忠定,食采东平”, 忠定王即木华黎之子孛鲁,孛鲁之子“武靖王霸都鲁”,霸都鲁第五子铁古尔忠,铁古尔忠之子铁思生咬儿(李氏之祖),“始居松江”。咬儿生五子,后其五子易姓为李:李可才、李可良、李可能、李可用、李可礼。长子、次子均无后,三子家谱不详,四子李可用因对“明取吴淞款附意缓,谪河南戍”。李可用,先居洛阳南关,后迁至李家营村(今孟津县麻屯镇李营村),繁衍至今。李可用长子李英迁至南阳,现分居南阳各地。五子李可礼留居松江府,李可礼之孙李年于1441年(明正统六年)撰修《李氏家谱》。
  《元史》中对始祖孔温窟哇、木华黎、孛鲁的记载均与《李氏家谱》所述相符, “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父孔温窟哇,……”[7]元“至治元年,诏封孔温窟哇推忠效节保大佐运功臣……鲁国王,谥忠宣;木华黎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鲁国王,谥忠武。子孛鲁嗣”[8]。木华黎之子孛鲁于“至治元年,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定。”[9]孛鲁生“子七人:长塔思,次速浑察,次霸都鲁……” 。[10]李氏家谱记载霸都鲁五子为铁古尔忠, 而《元史》载霸突鲁(即霸都鲁)生“子四人:长安童,次定童,次霸都虎台;他姬子曰和童,袭国王。”[11]霸突鲁没有五子铁古尔忠,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可以否定李氏为木华黎之后。但是从《元史》成书来看,首先,撰写《元史》在元灭亡之后,对于隐居乡里的亡国遗族只能揣测而已。其次,《元史》列传照抄碑志家传之类,取舍不当之处甚多:如有的该立传而无传,某些开国勋臣的传记也有缺略, 也有译音不统一的现象。最后从李年撰修族谱的背景及有关李可礼的史料记载,“与《(洛阳)李氏家谱不谋而合,起码可以证明洛阳蒙古族乃木华黎裔孙之说不诬。”[12]   二、南阳蒙古族现状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河南有蒙古族82170人,其中南阳市就有54767人,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66.65%。南阳蒙古族经过数百年的迁徙和发展,居住地遍布“南阳100多个村庄里。” [13]
  1953年当地人民政府为镇平县砚台、晁陂以及新野县王姓蒙古族恢复了民族身份;1982年当地人民政府为淅川县九重镇王姓蒙古族恢复了民族身份。王姓蒙古族主要集中分布在镇平县、淅川县、新野县、卧龙区、内乡县、南召县等地。镇平县王姓蒙古族人口最多,“近30000人,主要分布在晁陂镇3000人,王岗乡砚台村2000人,贾宋镇3000多人、小集村1000人,”[14],其余分布在马庄镇栗扒村和唐营村、石佛寺镇、老庄镇等地; “新野有蒙古族4000余人,” [15]新野县王姓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上港乡王白村,王集镇冯集村、汪堤村,上庄乡王寨村等自然村;淅川县“蒙古族6200余人,”[16]主要分布在九重、厚坡镇等地。
  1982年和1990年,当地人民政府为社旗李姓蒙古族恢复了民族身份。 社旗县李姓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李店镇半坡村、冢坡村、太和镇马埂村、后赵村、范楼村,其他乡镇分布较少。现有后代4600人。”[17]
  三、南阳蒙古族文化的变迁
  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蒙古族,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作用,形成了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生计方式。蒙古族定居中原以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生活文化体系。
  (一)语言文化的变迁。蒙古族有其独立的语言文字系统,他们通用蒙古语和蒙古文。如今的南阳蒙古族,已经无人会说蒙语,也不认识蒙文,甚至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蒙语、蒙文。他们操河南方言中的当地地方话,通用汉语、汉字。
  (二)服饰文化的变迁。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的长袍,俗称“蒙古袍”,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袖长衣宽、高领右衽、下端不开衩。腰带是蒙古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古人还爱穿靴子戴首饰。如今南阳蒙古族的穿着打扮与周围汉族一样,服装分为春秋装、夏装、冬装三种,人们随着四季的变化而穿着不同的短上衣、裤子、时令鞋,年轻人更喜欢穿流行装、时尚装等。
  (三)饮食文化的变迁。蒙古人的饮食大致分为三类:即粮食、乳食、肉食,一日三餐,多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吃泡炒米、奶食和手扒肉,晚上用羊肉下面条吃包子,一日三餐不可无茶。现在的南阳蒙古族,饮食以面食、大米为主,一日三餐。传统上,早晚饭一般吃馒头、炒菜、喝粥,中午常吃面。有时也吃米饭、包饺子。
  (四)居住方式的变迁。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主要居所,蒙古包有大有小,呈圆形尖顶形状,通常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子覆盖。 如今南阳蒙古族的居住方式完全按照中原地区的房屋样式建造。改革开放以后,由传统的土坯房向砖瓦房过渡,现在不少家庭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构建而成的楼房。
  (五)交通工具的变迁。马是蒙古族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出外办事都需乘马。南阳蒙古族的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生着改变,由70年代开始流行的自行车―摩托车―私家车,现在电动自行车成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
  (六)民族节日的变迁。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燃灯节”等。如今的南阳蒙古族,他们跟汉族过的节日基本一样,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十月初一、腊八节、扫灶节、冬至等。
  现如今的南阳蒙古族同当地汉族一样,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兼多种经营,在生产、消费、礼仪、节日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已与汉族基本一样。在许多场合,他们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汉族人,忘记了自己是蒙古族,只是在身份证上显示其蒙古族的身份。虽然蒙古族在风俗习惯上还保留着某些特点,但是,随着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化,各民族的整合认同意识也随之加强,会逐步形成一个多民族共居一处、融为一体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镇平晁陂《王氏族谱》引始祖墓碑.
  [2]匡裕彻,任崇岳.河南省蒙古族来源试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P74.
  [3]匡裕彻,任崇岳.河南省蒙古族来源试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P75.
  [4]杨艳. 河南省镇平县蒙古族源流新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9):P106.
  [5]杨艳. 河南省镇平县蒙古族源流新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9):P107.
  [6]嘎尔迪,王兆良.镇平县王氏蒙古族始祖问题辨析[J].中州统战,1994,(6):P35.
  [7](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华黎传》.中华书局,1976,P2929.
  [8](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华黎传》.中华书局,1976,P2936.
  [9](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华黎传》.中华书局,1976,P2937.
  [10](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华黎传》.中华书局,1976,P2937.
  [11](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华黎传》.中华书局, 1976, P2942.
  [12]匡裕彻,任崇岳.河南省蒙古族来源试探[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P76.
  [13]王建华.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后裔[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P15.
  [14]王建华.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后裔[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P1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6328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