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5-0644-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儿时保持液路畅通非常重要。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既可减轻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给患儿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益处,易被患者及家长接受。
  
  1 临床资料
  
  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我科共应用静脉留置针980例。其中新生儿30例、1岁以内的患儿685例、1~3岁的患儿220例、3~5岁的患儿34例、5岁以上的患儿11例。输液期间,液体点滴通畅,其中留置时间最短1d,最长7d,平均以4~5d为多。
  
  2 方法
  
  2.1 材料准备:统一选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0.7mm×19mm)、无菌透明贴膜、胶布、常规输液的用物等。
  2.2 血管准备:尽可能以不妨碍患儿活动,便于治疗和护理,保证输液、输血的通畅为原则,一般选择头皮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等,比较粗、直、富有弹性的、卧位不易受压、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且较清晰、易于固定的静脉。由于静脉炎的发生率下肢明显高于上肢,并且下肢静脉由于重力作用易造成回血堵塞导管,形成栓塞,故我们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2]。
  2.3 操作方法:做好一切输液穿刺前准备工作,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完好,未过期、核对型号后,从包装中取出留置针,旋紧肝素帽和端帽,输液器的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固定好,选择静脉,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去除留置针护针套,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排气并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绷紧穿刺静脉两端的皮肤,以固定静脉防滑脱,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鳍状针座,针头斜面向上,以30°~4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再推进0.3~0.5cm,一手固定针芯,一手将外套管慢慢向前移动,直至全部送入静脉内,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见点滴通畅后抽出针芯,用无菌透明膜做封闭式固定,调节好滴速,将留置日期和时间贴于固定处。注意送管时速度不易太快,以防止用力过猛,刺破血管壁。
  2.4 固定夹板的使用:根据小儿好动的特点,儿科临床输液过程中还会结合实际给患儿予以夹板固定穿刺部位,再次对患儿的穿刺部位进行保护,以减少重复穿刺,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固定的原则以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
  2.5 当日输液完成后,用抽有肝素钠盐水5ml的注射器从头皮针末端注入,先快后慢,至留置针内充满肝素钠盐水,边推边将头皮针从留置针尾部慢慢拔出,夹紧安全夹。需要重新输液时,将留置针尾部充分消毒,接上输液器即可。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可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从头皮针尾部轻轻回抽,再轻轻推注。当停止输液,拔掉留置针后,沿血管走行方向压迫穿刺部位,直至不出血。
  
  3 体会
  
  3.1 置管前护士应和患儿及家属交流,并适时进行告知程序,解除患儿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和操作。
  3.2 注意取下针尖保护套时,应避免仅持住鳍状针座,防止用力过度将针芯拔出,因为再次将针尖穿入套管很容易将套管刺破,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3.3 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如有异常要及时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
  3.4 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酒精消毒1次。
  3.5 留置针的使用,使患儿免去了每天输液重新穿刺之苦,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深受小儿及家属欢迎。需要临时输液时,只须将留置针与液体连接即可,为救治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解除了病人的痛苦。
  3.6 留置针充分固定好后,患儿活动方便,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完毕都可以适当活动穿刺部位,不像传统输液时活动范围较局限。留置针针套为软质,不必担心活动时针会刺穿静脉,深得患儿家长的信赖。
  3.7 使用留置针后,由于其内径较大,克服了头皮静脉针内径小,输血易阻塞现象,保证了输血、输液速度,充分满足了危重患儿大量补充液体的要求,及时准确抢救重症病人,满足抗休克需要。
  3.8 省时省力,护理人员进行一次穿刺操作,可为病人输液数次,减少了操作次数、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同病人交流,掌握病人情况,观察病人病情。
  
  【参考文献】
  [1] 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 张新巧.静脉套管针在儿科的应用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4):470.
  [收稿 2009-0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29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