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向泰勒博士学习“幸福的方法”[3]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芳尘

  (接上期)
  五、专注幸福
  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些人,无论工作或生活再好,他们一样感觉不到幸福,但他们仍然不断地欺骗自己,认为外在的因素可以最终改变内在的体验。
  爱默生说得很对:“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完全一样的事,可以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感觉;我们选择去注意什么,往往决定了我们做很多事情时享受的程度――人际关系、学习或是工作。举个例子,一个闷闷不乐的投资家,可以通过学习专注于他事业中那些与人生意义与快乐有关的事情来提升幸福感。但如果他看重的只是数字的话,就很难在自己的事业中找到幸福。信念的改变,可以带来巨大的差异。
  除了做出巨大变动来改变生活之外,另一个方法就是在现有的生活中,增加那些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和自己擅长的事情,或是在正在从事的事情中,挖掘其中的幸福。而通常我们甚至不用挖掘得很深,就可以发现它们了。
  练习:我们用以下这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什么带给我意义?什么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或者我擅长做的又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去找出这其中的交集,那件事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
  
  六、爱是幸福的必需品
  1.爱使人们快乐
  艾德•狄纳和马丁•塞里格曼这两位积极心理学界的领袖人物,研究了一些“非常快乐的人”,并且将他们和“不快乐的人”做了比较。在外界因素中,唯一能够区分两种人的是:是否具有丰富而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美好的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
  与我们关心的和关心我们的人在一起分享我们生命里的经历、想法以及感受,可以增加生活的意义并安抚我们的痛苦,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欢乐。根据17世纪哲学家弗兰克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说,亲密关系可以“将我们的快乐加倍,将我们的痛苦减半”。亚里士多德也写到:“没有友谊,就没有幸福。”
  2.爱不等于牺牲
  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爱与牺牲的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有时,即使深信跟适合的人在一起可以获得幸福、可以长久的情况下,人们依然可能变得不开心,主要原因可能是来自于对伴侣、孩子或是婚姻的责任感。他们错误地相信“牺牲是一种美德”,但他们忽略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如果只是为了别人而维持的话,迟早只剩挫败与不幸福。开始时也许不觉得,但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意义是被伴侣所剥夺了。再往下走,就会觉得与这个人在一起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样的态度会慢慢影响到对方,以致最终对感情绝望,不再有快乐和意义。
  就算在双方彼此深爱的情况下,如果把牺牲和爱并列,认为牺牲越大爱得越深的话,幸福也一样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对方需要你为他/她付出时,无论金钱、时间还是感情,这并不是一种牺牲;当我们爱一个人时,我们会感觉,帮她/他也就是帮自己。像纳斯尼尔•布兰登所提到的:“为他人付出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是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说的牺牲是指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幸福,比方说,妻子为了能配合先生海外的工作而放弃一个她深爱、别处无法找到的工作,这就是牺牲。由于这工作对她有核心价值的意义,是让她有使命感的工作,所以放弃它等于危害自己的幸福。同一情况下,如果妻子只是请一星期的假,来帮她先生完成任务的话,则不算牺牲,因为她并没有放弃任何核心价值的东西,所以也就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幸福。再者,由于她和他的幸福是绑在一起的,当其中一人幸福时,另一人也会幸福,甚至更快乐,所以帮助他也就是帮助自己。
  当我们很难分辨一个做法到底是牺牲还是有助于双方的成长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感情中,以双方的幸福为标准去衡量一切行为。
  两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至高财富――幸福的交易。就像所有的交易一样,在双方都获益的情况下才是一个成功的交易。当其中一人在至高财富上受损时,当他不断地付出让另一个人得到更多时,结果就会使两人都不幸福。为了能让这个交易成功,我们必须确定双方所得到的是平等的。
  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里指出:人们在情感中不喜欢“占便宜”,也不喜欢“吃亏”;当两人觉得感情公平时,两人都会比较满足,而且关系也比较容易维持下去。这并不代表两人需要钱赚得一样多。在这里,平衡点不是用几元几角钱来衡量,而是用至高财富来衡量。当然,在任何感情里,一些妥协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候为了另一半,一些付出也是必然的,但从整体来说,这段关系必须为双方带来幸福――两人必须在结合后过得更幸福。
  反思: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你与你的爱人或是朋友过得更幸福?你们两人如何可以使这段关系为大家都带来更多的至高财富――幸福呢?
  练习:养成每个月写一到两封感恩信的好习惯,对象可以是伴侣或是任何你关心的人。这并不只是一张感谢的纸条,感恩信所代表的是,你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意义与快乐;它包括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以及两人所共享的目标与梦想。
  
  七、冥想改变生活
  根据JonKabat-Zinn和Richard Davidson的研究报告所指出,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极好的改变。但冥想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如果这个练习,或是书中任何练习让你感到不舒适,把它省略掉,然后直接进行到下一步。
  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张椅子,或是盘腿坐在地上。确定自己舒适,但背部和颈部要挺直。至于要不要闭上眼睛可以由自己决定。
  深呼吸,试着去进入一个平静的心境,每次吸气都要把气吸足,在呼出时,要慢慢地呼出。
  检查一下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任何部位感到紧张,以吸入的气去缓和那个部位。然后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或是更长,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深呼吸上。如果你的集中力被打断,或是思路乱了,慢慢地把它们调整回来。
  继续深呼吸,让积极情绪灌注全身。你可以想像自己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状况里,好像是和爱人共处或是在工作上发挥的时候。用30秒到5分钟的时间,让这种积极情绪包围自己,在自己体内流淌。经常做这个练习以后,你甚至不需要再去想像什么情景,你可以只想着幸福、宁静或是欢愉这样的字眼,就把积极力量引发出来了。
  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天早上起来时,午饭时间,或是午后,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做冥想。在冥想成为日常规律后,你可能只需要1-2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每当你感到有压力、愤怒或是想要开心一点时,只需要来几下深呼吸,就可以带出积极情绪。安静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但坐火车、出租车或是办公桌前其实也都可以。
  
  八、幸福的冥想
  在练习上面的冥想的同时,在最后一篇,泰勒博士还提出了幸福的七个冥想。
  1.助人为乐
  在第一冥想中,作者讨论了幸福、自爱与善良之间的关系。
  自助与助人是分不开的: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越开心,就越容易去帮助别人。为别人带来幸福,就是帮自己带来意义与快乐,也就是为什么乐于助人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这并不能解释成我们要为了别人而活。如果我们不为自己的幸福打算,慢慢地我们会伤害自己,连带着也会伤害我们乐于助人的心。
  幸福不是牺牲,也不是从现在和未来中选择其一;它既不是纯粹的意义也不是单纯的快乐,既不是只关注自己也不是无保留的为他人奉献。它是所有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要素,和谐共生的结果。
  练习:回想一下你曾经善待他人的经历,以及由此而生的成就感。用你心灵的眼睛,对视那个人感激的目光,认真地体会那种感受,并让它具体化。当你再次在心里看到对方并体会当时你的感受时,试着消除心中自助和助人的界限。
  现在去想像一件未来的事。可以是和朋友分享快乐、给爱人买花、读书给孩子听,或是捐赠给一个你信任的团体。体会一下在每个经历里,你所能得到的深度幸福感。
  (未完待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3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