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针刺白环俞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 临床资料
  
  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来自本院内科门诊。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10.7岁;病程5.17±2.26年。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经2次以上门诊,血压水平为Ⅰ~Ⅱ级,有3个以下危险因素,或仅伴有靶器官轻度受损者,可纳入本研究。排除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急性脑卒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者。
  
  2 治疗方法
  
  取穴:白环俞。
  操作: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得气后快速捻转1分钟,留针20分钟,每日早8点~10点,晚4点~6点各治疗1次,连续1周。
  针刺进行中1周内患者可以保持日常活动规律,停止剧烈活动。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降压疗效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下降虽未达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无效:血压下降未到有效标准。
  
  3.2 动态血压监测
  对患者分别于治疗前24小时,治疗当天及治疗后7天进行3次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产MO-BIL-O-GRAPH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间隔30分钟自动测量1次血压及心率。设定早6点~晚22点为白昼时间,晚22点到次日早6点为夜间。以白昼血压大于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的次数占白昼全部测定次数的百分比为白昼血压负荷(%),夜间血压大于SBP125mmHg、DBP80mmHg的次数占夜间全部测定次数的百分比为夜间血压负荷(%)。以1天治疗前血压下降值(谷),除以治疗后血压最大下降值(峰)即为谷/峰(T/P)。各组数据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显著性检验。
  
  3.3 结果
  (1)治疗1周后,30例患者中,显效9例,占30.0%;有效12例,占40.0%;无效9例,占30.0%。总有效率70.0%。
  (2)针刺白环俞后当天及第7天患者24小时平均血压、白昼(d)血压和夜间(n)血压,白昼血压负荷和夜间血压负荷都有明显下降(P<0.05),降压T/P>50%,详见表1。
  (3)3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杓型高血压)21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的(非杓型高血压)9例。针刺白环俞可以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mmHg)SBP从140.2±7.5降至118.4±10.7,DBP从75.6±5.9降至71.7±7.1,P<0.05。可见针刺白环俞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能有效降压。
  
  4 体会
  
  高血压是一慢性累及全身各系统的疾病,持续高血压最终导致靶器官功能损害,出现严重并发症。动态血压测量的血压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与靶器官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针刺白环俞每日2次能使患者的整体血压水平明显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昼夜节律,有利于对靶器官的保护,特别是夜间血压负荷及血压下降,可以明显减少终末危险事件的发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针刺白环俞降压是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方法,降压作用平稳,应予以关注。
  (收稿日期:2001-11-06,赵昕发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4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