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以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种类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進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肾脏不良反应的种类主要包括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血尿、尿潴留,其中血尿的发生率最高,其余依次为肾功能衰竭、尿潴留、急性肾炎。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与患者机体对药物敏感性存在相关性,临床用药时要严格把控用药指征,保障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有效降低肾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肾脏不良反应;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21-0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生素药物,此类药物对细菌细胞壁的破坏性作用较强,可以在繁殖期杀死细菌。并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是非常微小的,几乎不会有副作用,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明显等特点,故在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临床用药剂量也随之增加,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不断提高[1-2]。肾脏不良反应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的多发类型,肾脏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主要体现在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血尿、尿潴留等。本次研究以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的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式,旨在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积极的预防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最大的患者7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86±2.54)岁。
  1.2 研究方法
  对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患者的药物使用种类(头孢呋辛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症状(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血尿、尿潴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不良反应的特征,并制定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的数据比较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的形式,并采用独立样本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种类报告分析
  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61例,所占比例为61.0%;头孢唑林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13例,所占比例为13.0%;头孢噻肟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11例,所占比例为11.0%;头孢哌酮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9例,所占比例为9.0%;头孢曲松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6例,所占比例为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100例患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肾脏不良反应类型报告分析
  100例患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肾脏不良反应类型中,血尿71例,所占比例为71.0%;肾功能衰竭13例,所占比例为13.0%;尿潴留12例,所占比例为12.0%;急性肾炎4例,所占比例为4.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肾脏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类型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上应用颇为广泛的抗生素类型,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均有应用。在以往的认知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均有较高的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影响治疗的安全性[3]。其中,肾脏功能受损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后的常见不良反应症状,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本研究分析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患者使用的药物种类以及肾脏不良反应类型,经研究发现,从导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种类上来看,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头孢呋辛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100例患者中以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高达61.0%;其次是头孢唑林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3.0%;头孢噻肟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率达到11.0%;头孢哌酮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9.0%;头孢曲松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6.0%。从该结果中可以看出,头孢呋辛钠、头孢唑林是造成患者发生肾脏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类型。此外,通过分析1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肾脏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血尿、尿潴留,在各类肾脏不良反应中,血尿的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71.0%,其次分别是肾功能衰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急性肾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这说明采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主要肾脏不良反应是血尿,但总体而言,患者肾脏受损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需要加强重视。
  3.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肾脏不良反应症状,而此类患者出现肾脏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对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患者自身的药物敏感性会对其肾细胞正常代谢产生严重影响从而患者会出现尿路梗阻,继而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4]。并且,一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会影响患者肾小管细胞酶,从而导致其肾小管坏死。在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之后,药物会随着患者的尿液排出体外,而一旦尿药的浓度过高,则会导致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除头孢呋辛钠外,头孢唑林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头孢唑林对肾脏造成的损害虽然相对较轻,但是,一旦患者的用药时间不断延长,那么肾小球的滤过率会呈现进行性的降低趋势,从而会对患者的肾小管造成损伤,从而达到患者出现脱水、发热等癥状,增加用药的副作用,影响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3.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肾脏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从本次研究结果和上述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此类药物用药过程中产生的肾脏不良反应症状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临床上需要制定积极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预防对策。
  首先,在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科室内成立药学干预专家小组,综合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孢菌素类抗生素类药物合理用药的指导方案,并结合我院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普遍适应性的用药规范[5]。用药规范中需要包括一些具体的细则,如:药物禁忌症、适应症、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用药疗程、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制定用药规范后,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频次、耐药情况、处方合理性方面展开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每月随机抽取已经发放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发现和统计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肾脏功能监测,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加强肌酐的清除率,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其次,加强对医师及药师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内部交流学习等方式让药师和医师对孢菌素类抗生素类药物有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了解,了解此类药物的最新研究结果,确保其准确的熟悉药性和耐药情况,避免经验性用药,确保用药的科学性。
  最后,一旦发现患者因使用孢菌素类抗生素类药物发生肾脏不良反应,则需要立即让患者停止用药,并及时对其进行血液透析、利尿等针对性治疗,尽快将其体内的残留药物清除干净,避免加重肾功能受损。如果患者在经过血液透析和利尿等治疗后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3.4 总结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与患者机体对药物敏感性存在相关性,临床用药时要严格把控用药指征,保障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有效降低肾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顾冬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150-151.
  [2] 王海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8):275+281.
  [3] 马圣男.浅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92-93.
  [4] 段崇毅.94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7,14(05):992-994.
  [5] 桑军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05):278-2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7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