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6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等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2.37±2.75)、(3.22±1.68)、(5.76± 1.75)d, 实验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1.59±1.98)、(2.01±1.29)、(3.31±1.34)d。实验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儿中显效20例, 有效1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6.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 P<0.05)。结论 在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治疗时, 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发病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 并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西咪替丁;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致病因素是轮状病毒, 秋季以及冬季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峰时期, 轮状病毒主要会对婴幼儿的肠道产生侵犯, 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的症状[1]。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时间有一定的潜伏期, 约3 d左右, 当患儿发病时, 大部分情况下病情发展较快, 导致婴幼儿的排便次数增多以及排便量增多, 排便次数可达到10次/d左右, 严重时甚至达到近20次/d。患儿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热, 部分患儿会出现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还会使婴幼儿出现呕吐等症状[2]。婴幼儿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发展严重时会导致出现胃肠出血、脑炎等病症, 对患儿的生活以及身体发育产生極大的阻碍作用。但是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现在依旧缺乏特效药, 现在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对患儿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胃肠黏膜保护治疗, 治疗效果较差[3], 不能及时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延误治疗的同时还有可能使其病情加重, 从而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所以高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2014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探究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的治疗效果, 以期为更多的患儿提供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法, 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 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中, 男14例, 女20例;年龄7~ 30个月, 平均年龄(12.6±6.1)个月。实验组患儿中, 男18例, 女16例;年龄6~33个月, 平均年龄(13.4±6.8)个月。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经过严格的诊断确诊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并排除其他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在进行实验前所有患儿的家长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实验所有环节均依据规范的实验环节进行, 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以及指导下进行, 可以确保实验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儿采用抗病毒等常规的治疗方法, 主要对患儿进行抗病毒以及补液治疗。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口服黄芪等抗病毒药物, <1岁的患儿5 ml/次, >1岁的患儿10 ml/次, 均 2次/d。进行补液治疗时口服补液盐溶液, 避免患儿由于腹泻严重而出现脱水症状[4], 共治疗7 d。
  1. 2. 2 实验组 患儿在进行抗病毒以及补液治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口服抗病毒以及补液盐溶液的方法同对照组, 在此基础上, 依据患儿的体重决定消旋卡多曲药物的用量, 以1.5 ml/kg的用量口服, 3次/d, 持续服用4 d;再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儿注射西咪替丁, 以10 mg/kg的浓度进行注射, 1次/d [5], 治疗3 d, 共治疗7 d。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及治疗效果。
  1.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3], 依据患儿的临床反应将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2.37±2.75)、(3.22±1.68)、(5.76±1.75)d, 实验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1.59±1.98)、(2.01±1.29)、(3.31±1.34)d。实验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儿中显效20例, 有效1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6.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 P<0.05)。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在儿童中发病几率较高的消化道疾病, 并且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此类疾病发病迅速, 在临床中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病情严重时还会使患儿出现脱水, 高热等症状, 对其身体发展起到阻碍作用[6]。并且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源较多且复杂, 主要传染源有口部传染以及粪便传播, 当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接触时也会传染。在我国, 每年有大量的幼儿死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所以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预防以及早期的高效治疗非常重要[7]。现在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对患儿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补液治疗, 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不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治疗时间长, 不能及时缓解患儿的病情, 从而导致患儿的病情恶化。随着科技的发展,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方式被提出,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退热、呕吐停止、腹泻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的治疗方式不仅缩短了治疗时间, 还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病症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伟. 消旋卡多曲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12):29-30.
  [2] 何春荣.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及安全性.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 11(11):922-923.
  [3] 甘盛兴, 林鸿胜, 赵春妹.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 2016, 27(7):1165-1166.
  [4] 邓寅业. 消旋卡多曲与西咪替丁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 3(9):891-893.
  [5] 晋荣新, 周勤. 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1, 26(2):105-106.
  [6] 黄丽.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6):1464-1467.
  [7] 陈汉文.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临床研究.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 23(6):637-640.
  [8] 刘冬梅, 王敬敏, 陈园, 等.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评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3): 401-403.
  [收稿日期:2018-1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