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了解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方法 208例急性中毒患者, 观察患者中毒年龄、性别、中毒种类、预后及中毒途径。结果 ①中毒年龄、性别、中毒种类及预后情况:208例患者按照年龄划分为≤19岁(9例)、20~39岁(59例)、40~59岁(82例)、≥60岁(58例);中毒种类为:一氧化碳、药物、有机磷、酒精、百草枯、酸碱类、菊酯、盐卤、其他。急性中毒多发于40~59岁年龄段;死亡患者共15例。②中毒途径:患者中毒途径除自杀因素、饮酒过量所引起的中毒外, 最为常见原因为:农药污染、杀虫药污染、药物误服、一氧化碳使用不当、毒物攻击。自杀行为占主要原因, 其中以女性为主, 并以青少年居多。当前常见农药中毒致病源为有机磷农药、百草枯;常见除虫药中毒致病源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菊酯类除虫药;常见药物中毒致病源为镇静催眠类、镇痛类。结论 急性中毒患者的各项致病原因中, 农药及药物中毒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于农药、药物的管理工作。此外化学物品中毒、煤气中毒也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病因。
  【关键词】 急诊;急性中毒;临床;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一定量的有毒物质经口、皮肤黏膜及其他途径迅速进入人体后, 在组织细胞和体液内发生生化及病理变化, 导致短暂或持久的器官功能障碍, 并对生命起到威胁的一个过程。目前各种有害、有毒物質种类繁多, 人民群众获取方式更加便捷, 加之目前生活压力较大, 不良生活方式增多, 使近年来急性中毒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中毒事件已经成为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急症之一, 病情紧急, 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 本文研究了密云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8例急性中毒患者, 分析中毒途径及不同年龄阶段中毒的特点, 进行相应的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5年11月9日~2016年 11月9日收治的208例急性中毒患者, 所有患者均由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86例(41%), 女122例(59%);年龄16~91岁, 平均年龄(53.5±12.5)岁。
  1. 2 方法 观察患者中毒年龄、性别、中毒种类、预后及中毒途径。
  2 结果
  2. 1 中毒年龄、性别、中毒种类及预后情况 208例患者按照年龄划分为≤19岁(9例)、20~39岁(59例)、40~59岁 (82例)、≥60岁(58例);中毒种类为:一氧化碳、药物、有机磷、酒精、百草枯、酸碱类、菊酯、盐卤、其他。急性中毒多发于40~59岁年龄段;死亡患者共15例。见表1。
  2. 2 中毒途径 患者中毒途径除自杀因素、饮酒过量所引起的中毒外, 最为常见原因为:农药污染、杀虫药污染、药物误服、一氧化碳使用不当、毒物攻击。自杀行为占主要原因, 其中以女性为主, 并以青少年居多。当前常见农药中毒致病源为有机磷农药、百草枯;常见除虫药中毒致病源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菊酯类除虫药;常见药物中毒致病源为镇静催眠类、镇痛类。
  3 讨论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或一次超量暴露于某种化学物而造成人体器官器质性的损害, 起病急骤, 病情凶险, 系内科急症[1]。如处置不及时,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研究中, 通过对208例急性中毒患者分析, 药物中毒占比最大, 有机磷中毒患者减少, 考虑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有机磷农药使用量下降有关[2]。但出现11例不明农药中毒, 因农药成分不明, 对抢救造成困难[3], 与大量新型农药使用相关,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 各种新型农药层出不穷[4], 对临床急救提出了挑战。从中毒人群年龄分析, 20岁以上中毒种类变化不明显, 发病男女比例相当,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 男性中毒比例逐步增加。但年龄有逐步年轻化趋势, 中毒最小年龄仅为16岁, 对临床医生提出了警告[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中毒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多, 患者的存活率大大增加, 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因延误抢救时机而危及生命, 尤其是百草枯中毒, 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多数会死于并发症。本研究中出现的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 均转往上一级医院, 预后不佳, 且年龄最小<20岁, 提示临床医师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 要注重宣教工作, 才能有效避免悲剧发生。
  分析208例急性中毒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及中毒种类有较大的影响。死亡患者年龄均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 种类以有机磷中毒为主, 考虑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 就医不及时, 且易合并多种疾病有关。虽然有机磷中毒总体占比不大, 但死亡率较高, 且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仍是当今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 因此在较长时间内仍是急诊抢救的重点。从结果中不难看出, 虽然中毒病例较多, 但总体死亡率不高, 一方面考虑与中毒种类有关, 另一方面转诊患者预后不明。
  自杀行为所导致的急性中毒患者, 其自杀原因多是源于事业或家庭的不稳定性, 如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所面对的工作压力, 在校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压力, 不良的家庭生活或情感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和或矛盾。在此背景下, 升学失利、人际受挫、失业、失恋、经济困境、婚外关系等具体情形均会引发自杀行为。在此背景下, 相关部门应对于心理治疗与社会关爱予以积极的宣传, 以帮助该部分人群进行心理疏导的方式, 避免和减少该部分人群自杀行为的发生[6-9]。
  对于现今农药和杀虫药所导致的急性中毒患者高居不下, 便需要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处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于农药与杀虫药的管控工作, 强制各个购买点对于农药或杀虫药购买者进行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工作, 使得居民对于农药与杀虫药的正确使用以及贮存方式进行了解, 且相关部门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宣传工作, 使居民掌握对于农药或杀虫药中毒与其他疾病的判别能力, 并在中毒情况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此外, 社区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于其所处地区可能出现的毒物相关情况的普及工作, 通过相关宣传尽量减少毒物蜇咬所导致的急性中毒病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急性中毒患者的各项致病原因中, 农药及药物中毒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于农药、药物的管理工作。此外化学物品中毒、煤气中毒也是急性中毒病症的高发病因。提醒急诊科医生, 要关注中毒人群, 防止延误抢救时机, 避免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健敏, 朱勇德, 符国平, 等. 三亚地区30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流行病学调查. 海南医学, 2018(16):2351-2353.
  [2] 李志玲, 柴艳芬. 天津市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6):559-561.
  [3] 赵群远, 陈安宝, 杨春燕, 等. 女性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16(9):1753-1754.
  [4] 刘瑶, 王军, 韩玲, 等. 353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11):1225-1226.
  [5] 马牧野, 王歌今, 丁素云, 等. 博山地区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1077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山东医药, 2017(10):90-92.
  [6] 陈锐, 丘伟. 儿童急性中毒病因分析及预防. 中国伤残医学, 2013(1):14-15.
  [7] 宋红, 杨鑫森. 急性中毒210例临床病因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8):114.
  [8] 郭心爱, 张海燕, 刘俊兰. 引起急性中毒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5):111-112.
  [9] 余贻汉, 郭玉飞, 汪毅. 常见急性中毒特点分析. 临床急诊杂志, 2012(2):146-148.
  [收稿日期:2018-0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