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与B组, 各20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在此基础上, A组加用利格列汀治疗, B组加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量指数(BMI)以及两组HbA1c达标、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两组FBG、HbA1c、2 h 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FBG、HbA1c、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BMI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5例HbA1c达标, HbA1c达标率为75.0%; B组16例HbA1c达标, HbA1c达标率为80.0%;两组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低血糖发生, B组有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似, 但前者能显著改善患者BMI, 并且在观察期间无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 利格列汀;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初发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以及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 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 是一种综合征。二甲双胍是临床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减少肝糖生成。利格列汀为一种新型有效的选择性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 疗[1]。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药[2]。本文比较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8月在本院诊断治疗的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8例, 女22例, 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52.5±7.3)岁。 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 各20例。A组男10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52.2±6.9)岁。B组男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3.1±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 0.5 g/次, 3次/d, 餐前口服。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格列汀片(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Inc., 国药准字J20130081, 规格: 5 mg×7片)口服, 5 mg/次, 1次/d。B组在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575, 规格:2 mg×12片)治疗, 2 mg/次, 1次/d, 餐前口服, 口服期间监测血糖水平, 调整药物剂量, 格列美脲最大剂量为4 mg/d。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BG、HbA1c、2 h PG、BMI以及两组HbA1c达标、低血糖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FBG、HbA1c、2 h PG、BMI比较 治 疗前, 两组FBG、HbA1c、2 h PG、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FBG、HbA1c、2 h 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FBG、HbA1c、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MI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HbA1c达标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A组15例 HbA1c达标, HbA1c达标率为75.0%;B组16例HbA1c达标, HbA1c达标率为80.0%;两组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低血糖发生, B组有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功能进行性下降、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或者分泌相对不足, 胰岛素数量减少。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减少肝糖原输出, 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 控制血糖[3-5]。二甲双胍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 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增加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利用, 抑制肝糖原异生, 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级储存, 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二甲双胍最基础的药物作用是降低血糖, 已经明确的药物作用是减重, 缓解高胰岛素血症, 保护心血管, 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 改善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谱, 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雌二醇水平, 改善多毛, 诱导排卵, 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的发生风险, 这是降糖之外的益处。
  利格列汀是一种DPP-4抑制剂, 作为2型糖尿病成年中膳食和运动的辅助治疗, 可改善血糖, 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的灭活, 提高内源性两者水平, 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从而提高胰岛素水平, 降低血糖, 不易诱发低血糖, 并且有助于改善体重[6-8]。DPP-4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表面Ⅱ型糖蛋白, 在人类中, DPP-4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和组织中, 例如以可溶形式存在于肾脏刷状缘细胞膜、肝细胞表面、T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DPP-4水解GLP-1, 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水解酶, 共有766个氨基酸, 凡是氨基酸末端倒数第二位具有脯氨酸或丙氨酸或寡肽均可被DPP-4从其N端裂解下二肽, 并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例如GLP-1等。利格列汀模拟DPP-4底物二肽结构竞争性抑制DPP-4, 非拟肽类DPP-4抑制剂直接与DPP-4的活性位点结合, 精准发挥抑制作用。利格列汀对DPP-4的选择性高, 对DPP-4抑制作用强, 单药治疗或者与盐酸二甲双胍或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 可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利格列汀能够升高活性肠促胰岛素激素的浓度, 以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刺激胰岛素释放, 降低循环中的胰高血糖素水平。这两种肠促胰岛素激素都参与了葡萄糖稳态的生理调节。1 d中肠促胰岛素分泌维持较低的基础水平, 进餐后立即升高。在葡萄糖水平正常或升高的条件下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能增加胰腺B细胞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此外, GLP-1还能减少胰腺A细胞的胰高血糖素分泌, 肝葡萄糖排出量减少, 从而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格列美脲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 促进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作 用[9-11]。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在此基础上, A组加用利格列汀治疗, B组加用格列美脲治疗。治疗后, 两组FBG、HbA1c、2 h 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FBG、HbA1c、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MI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5例HbA1c达标, HbA1c达标率为75.0%;B组16例HbA1c达标, HbA1c达标率为80.0%;两组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低血糖发生, B组有 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似, 但前者能显著改善患者BMI, 并且在观察期间无低血糖发生。
  参考文献
  [1] 慈竹.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8, 37(3):118-120.
  [2] 童为有.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的临床评价. 中国药业, 2013, 22(12):73-74.
  [3] 杨鹤伶.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 5(14):16, 20.
  [4] 雍小龙, 华媛媛.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7):57-58.
  [5] 官松美, 方超.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致低血糖1例. 中國药物警戒, 2018, 15(7):441-442.
  [6] 冬兰, 陈伟, 尹秋生. 利格列汀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进展.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 17(5):425-426.
  [7] 臧彦楠, 谢振伟, 方翼. 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5, 50(7):778-787.
  [8] 田增奎. 利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医疗装备, 2018, 31(7):91-93.
  [9] 郭德友. 格列美脲联合黄连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 2018, 26(9):95-97.
  [10] 钟树妹.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10):179-180.
  [11] 刘波. 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6):1396-1397.
  [收稿日期:2018-1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