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4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方案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动静结合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中, 高处坠落骨折患者121例, 交通意外骨折患者129例, 跌倒/碰撞骨折患者90例, 神经功能性障碍骨折患者25例, 体位性低血压骨折患者35例。340例(85.00%)骨折患者由外源性因素造成;351例患者存在脱钙、骨质疏松情况, 占比为87.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源性创伤骨折, 多存在脱钙、骨质疏松情况,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动静结合法能够提高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老年创伤性骨折;动静结合;临床特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33
  近年来因车祸、高空坠落、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创伤性骨折病例有上升的趋势, 而创伤性骨折多伴发其他身体功能损害, 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 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后恢复较慢, 因此, 临床上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面临着一定的挑战[1]。要提高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必须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并据此作出针对性的治疗干预[2]。本文以本院收治的4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数据为基本资料进行研究, 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与基础医学研究活动提供参考, 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治疗与护理干预信息的4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 均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病史或者致病原因, 诊断明确, 研究符合伦理道德, 研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排除发生多处骨折者、患有严重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者、先天性骨骼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00例。观察组男117例、女83例, 平均年龄(66.17±6.20)岁, 从发病至送医救治平均时间(2.02±0.62)h, 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5.26±3.42)kg/m2。
  对照组男114例、女86例, 平均年龄(65.87±6.83)岁, 从发病至送医救治平均时间(2.10±0.65)h, 平均BMI(25.35±3.44)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统计, 患者资料均较清楚、无明显模糊现象, 尽量将资料或者其他偏倚降到最低, 提高研究的真实或者代表性, 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照组实施对症方案治疗。①对患者的病情特征进行分析, 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若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则在取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实施手术治疗。②治疗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如给予患者术后抗感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干预等。③嘱咐护理人员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即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工作规章制度与主治医师的嘱咐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基本健康教育、常规心理疏导, 对患者的饮食与活动进行指导与建议;此外, 定期对患者进行巡查, 记录并上报患者的相关体征、病症信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治疗。①选用合适的医用小夹板固定骨折点, 在新骨生产初期嘱咐患者及其家属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肢。②术后1周为避免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引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肢体运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干预下进行, 并需要严格注意肢体运动的频率、力度与时间。③患者睡眠或静卧时帮助患者进行良肢体位摆放, 从而一方面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睡姿, 另一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3]:优:患者的创伤性骨折完全恢复, 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且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良:患者的创伤性骨折基本恢复, 患者的肢体功能基本正常且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中:患者的创伤性骨折有一定恢复, 患者的肢体功能虽然受限但可以进行活动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患者的创伤性骨折恢复不佳, 患者的肢体功能严重受限且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4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中, 高处坠落骨折患者121例, 交通意外骨折患者129例, 跌倒/碰撞骨折患者90例, 神经功能性障碍骨折患者25例, 体位性低血压骨折患者35例。340例(85.00%)骨折患者由外源性因素造成;351例患者存在脱钙、骨质疏松情况, 占比为87.75%, 其中对照组174例, 观察组177例。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也是全球老年群体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从绝对数来看我国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数量在不断扩大[4]。根据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是降低患者病痛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必然要求[5]。为此, 在临床上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尤其是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就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4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中, 高处坠落骨折患者121例, 交通意外骨折患者129例, 跌倒/碰撞骨折患者90例, 神经功能性障碍骨折患者25例, 体位性低血压骨折患者35例。340例(85.00%)骨折患者由外源性因素造成;351例患者存在脱钙、骨质疏松情况, 占比为87.75%。由此表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主要发病原为外源性因素, 提示患者应当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自我防护, 另外, 多数患者伴有脱钙、骨质疏松的情况, 故需要平时多注意补充钙质。有研究通过进行试验研究指出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创伤性骨折的具体因素较多, 对各类因素进行归类则表明外源性因素是主要的病因, 该结论与本文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6]。由于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与年轻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患者骨骼中的钙元素已经出现了流失[7], 所以, 在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不能仅仅采取常规的干预方式, 还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具体特点。为此, 在传统的针对性治疗中引入动静结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动静结合干预, 一方面强化了对骨折点固定的干预与促进骨折处加快生长;另一方面肢体运动良肢体位摆放能够更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疗的综合疗效。有研究指出[8], 老年人群处于生理机能急速衰弱的时期, 不仅发生骨质疏松症状的危险性较高, 而且创伤性骨折问题时有发生, 以至于机体神经组织受损, 因此需对创伤性骨折进行充分防治, 并予以及时处理;而动静结合干预则是提高治疗综合效果的有效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引入动静结合法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综上所述,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源性创伤骨折, 多存在脱钙、骨质疏松情况,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引入动静结合法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路锟. 老年人外伤性脊椎骨折的临床特点. 饮食保健, 2016, 3(23):195-196.
  [2] 周朝亮. 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构建和研究. 当代医学, 2016, 22(28):95-96.
  [3] 许庆利, 范勇, 王兴元, 等. 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创伤外科杂志, 2017, 19(2):106-110.
  [4] 郭立平.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4):231-233.
  [5] 张文凯, 郑胜平, 包理忠, 等. 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应激障碍情况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3):489-492.
  [6] 吕铁民. 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8):1073.
  [7] 徐德钢.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医药前沿, 2016, 6(29):91-92.
  [8] 李刚. 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及临床治疗.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6):151-153.
  [收稿日期:2019-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