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0例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轻-中度非增生型DR患者, 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干预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眼部热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干预组(4.51±3.31)分低于对照组的(7.30±4.2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热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DR安全有效, 操作简便, 费用低廉, 值得在DR患者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针灸;热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6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eertinopathy, DR)是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 作为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 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 44.0%~51.3%, 并且是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且会导致23.2%的DR患者最终致盲[1]。因其发病率高与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治疗。中医对DR早有认识, 中医适宜技术在预防和治疗DR中有很大的优势。《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上海市卫计委(现卫健委)针灸特色诊疗项目, 现对中医适宜技术治疗100例DR患者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9月在淞南社区选择DR流调中筛查的轻-中度非增生型DR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 女5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干预组脱落10例, 对照组脱落5例, 最后完成观察周期85例。干预组40例患者中男14例, 女26例;平均年龄(63.35±5.00)岁。对照组45例中男17例, 女28例;平均年龄(64.51±4.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强化干预周期为3个月。干预组患者采用针灸针灸;对照组患者采用眼部热熨治疗。
  1. 2. 1 干预组 主穴:睛明、太阳、曲池、足三里、血海[2]。配穴:气海、三阴交(气阴两虚);太冲、太溪(肝肾亏虚);关元、命门(阴阳两虚), 留针20 min, 2次/周, 连续治疗3个月。
  1. 2. 2 对照组 热熨药汁:将艾叶、苏木各15 g, 路路通、没药、乳香、生地、赤芍、丹皮、姜黄各9 g, 此9味中药浸泡于1000 ml水中2 h, 煮沸后煎40 min, 去药渣留药汁浓煎至150 ml。热熨包:绿豆250 g, 装入长25 cm、宽10 cm的白布袋。首先将微波炉调至中火, 把热熨袋放入微波炉中, 转1 min, 将热熨袋取出备用;将一块纱布放入5 ml中药煎剂中, 浸湿纱布后拧干, 敷于眼部, 再加敷一块干纱布;最后将热熨袋放置干纱布上, 保持10 min后取下。每天热熨患眼, 10 min/次, 连续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主观症状包括视物昏花、目睛干涩、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3], 评估主观症状总评分。
  1. 3. 1 视物昏花 无:视物如常, 0分;轻:眼前有小黑影, 无视物模糊或变形2分;中:眼前有多个小黑影, 或轻度视物模糊或变形4分;重:眼前有大块黑影, 或严重视物模糊或变形6分。
  1. 3. 2 目睛干涩 无:无目睛干涩0分;中:明显目睛干涩, 时常发作4分;重:目睛干涩难忍, 不停发作6分。
  1. 3. 3 倦怠乏力 无:神疲乏力0分;轻:精神不振, 可坚持体力劳动1分;中:精神疲乏, 勉强能坚持日常活动2分;重:精神极度疲乏, 不能坚持日常劳动3分。
  1. 3. 4 气短懒言 无:无气短懒言0分;轻:活动后气短懒言1分;中:安静时时有气短懒言2分;重:安静时持续气短懒言3分。
  1. 3. 5 口干咽燥 无:无口干咽燥0分;轻:口咽微干燥1分;中:口咽干燥少津2分;重:口咽干燥欲饮3分。
  1. 3. 6 五心烦热 无:无五心烦热0分;轻:夜间手足心轻微发热1分;中:手足心灼热心烦2分;重:五心烦热不欲衣被3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DR归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萤星满月”、“血灌瞳仁”、“暴盲”等范畴, 在新版《中医眼科学》中将其命名为消渴目病。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三消久之, 精氣虚亏则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中记载:“此症谓人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 如萤火飞撩乱也, 甚则如灯光扫星矣。”中医在治疗上历来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如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即“治未病”思想,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故在治疗时, 一方面要注重消渴病本身的治疗, 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其并发症DR进行预防及治疗。因此本院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 一是采取针灸治疗, 即局部和全身相结合、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 主穴睛明、太阳、曲池、足三里、血海。《针灸甲乙经》云:“目不明……目无所见, 睛明主之。”又言“睛明者, 诸阳气上行而达目, 明者五脏六腑之精华。”指出, 睛明穴在眼睛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使五脏六腑精华之气上行于目, 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故睛明穴为治疗眼部疾患的首选穴位。太阳穴经外奇穴, 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 可健脾和胃, 起到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的效果。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有“清热解毒、和营退热、降逆活络”的功用。血海穴归属足太阴脾经, 有补血养肝之功。配穴气海、三阴交益气养阴, 太冲、太溪养肝明目, 益肾滋阴, 关元、命门调理阴阳。诸穴相伍既可以化血为气、明目除浊, 可以改善眼底血液循环,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减少微血栓形成, 减少视野缺损, 改善视力, 改善血糖[4-6]。二是绿豆包复合中药浓缩液的热熨法。绿豆清热明目, 艾叶、路路通、乳香、没药、生地、赤芍、丹皮、苏木、姜黄等9味中药具有软坚退翳、化瘀通络, 养阴明目功效。利用药汁通过加热绿豆包的热效应, 达到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7, 8]。强化干预显示主观不良症状在两组中均有效果, 体现了中医适宜技术在预防和治疗DR中具有很大的优势。综上所述, 针灸及热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DR安全有效, 操作简便, 费用低廉, 值得在DR患者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学敏, 朱学慧, 韩俊莹, 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10):1740-1743.
  [2] 江婷, 方朝晖, 凌含鹏, 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防治.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3):324-326.
  [3] 张传伟, 李凯, 王育良. 干眼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7):1250-1251.
  [4] 高静.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中医药, 2012, 32(11):1134-1135.
  [5] 陈巍, 江红.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9):1098-1100.
  [6] 潘虹, 宋秋颖, 杨惠婷.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 河南中医, 2013(b04):172-173.
  [7] 刘芳, 张英来, 王颖, 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 30(2):117-119.
  [8] 李桂珍, 刘莹.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 28(7):178-179.
  [收稿日期:2018-07-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