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在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差异测量中的应用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在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差异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骨性Ⅱ类和Ⅲ类高角错(牙合)畸形均是口腔科上较为常见的(牙合)畸形类型,患者通常伴有下颌前突、面中部凹陷等颌面部的形态改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个人形象、咀嚼功能以及口齿生理功能,而且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2]。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骨性Ⅱ类和Ⅲ类高角错(牙合)畸形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良好的颌骨间协调关系,来明显改善患者面部软组织侧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在临床治疗观察中发现,由于骨性Ⅱ类和Ⅲ类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下切牙的代偿性舌向倾斜常常导致其唇侧牙槽骨板要薄于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导致容易出现牙根吸收、骨开窗、牙龈退缩及黑三角等牙周问题[3-5]。但是若在通过术前正畸将下切牙唇展去代偿后,又易于出现牙槽骨丧失、骨皮质裂等不良并发症[6]。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既往医学界普遍多应用X线片进行观察测量,事先评估患者唇舌侧牙槽骨板的形态和厚度,但由于二维影像精确度较低,且容易造成几何失真变形、结构影像重叠等问题,本研究拟通过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在三维方向上准确定点来弥补二维影像的缺陷,CBCT分辨率较高,且成像迅速。本研究采用CBCT来测量比较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差异,旨在为两种骨性错(牙合)畸形的评估、矫治以及下切牙区方案设计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骨性错(牙合)类型:Ⅱ类[上下齿槽座角(ANB)>5°]42例,Ⅲ类(ANB≤-0°)38例。Ⅱ类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8~34岁,平均(25.1±2.2)岁。Ⅲ类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8~34岁,平均(21.2±2.7)岁。两类高角错(牙合)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或两者兼有,无偏斜;②恒牙列,牙列完整,轻度拥挤者;③牙周情况良好,无牙槽骨吸收者;④高角错(牙合),满足前颅底平面-下颌平面角(SN plane-mandibular plane,SN-MP)≥40°者[7-9]。
  排除标准:①有颞下颌关节疾病和正畸治疗史者;②有颞下颌关节疾病,明显的面部偏斜,以及正畸治疗史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CBCT扫描(CBCT仪器品牌:普兰梅卡planmeca;生产厂家:上海倍佳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Promax 3 d)。
  拍摄条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放射科技师严格按照拍摄方法进行拍摄CBCT,患者保持头部位置固定,双眼平视前面,让面部中部与地面垂直;拍摄参数:扫描野高150 mm,宽150 mm,电压85 kV,电流21 mA,层厚150 μm,曝光时间20 s,放射剂量0.029 smV。
  1.3观察指标
  ①牙槽骨附着高度:测量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CEJ的高度(CEJ:釉牙骨质界,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唇侧牙槽骨附着高度(LAH):下切牙唇侧CEJ点至牙槽嵴顶间的距离;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LPH):下切牙舌侧CEJ点至牙槽嵴顶间的距离[10]。②牙槽骨厚度:测量唇舌侧CEJ下2、4、6 mm及根尖处牙槽骨的厚度[1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高度的比较
  Ⅱ类和Ⅲ类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的比较
  Ⅱ类和Ⅲ类患者唇侧CEJ下2、4、6 mm的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患者舌侧CEJ下2、4、6 mm以及唇舌侧根尖处牙槽骨厚度小于Ⅱ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CBCT属于一种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锥形X线束围绕投照体投照后再由平板探测器接收其信号数据,经计算机重组从而得到三维图像。CBCT的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高,成像精确,能清晰地呈现无叠加结构干扰的3D颅面结构,弥补了传统影像学中二维成像图像中几何失真变形、结构影像重叠等问题[11]。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CBCT技术在口腔种植科、牙体牙髓病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颌面外科、牙周病科等各种口腔科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BCT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途和实用性的口腔三维影像设备[12-13]。CBCT技术能夠提供清晰的牙周膜间隙影像,不仅能显示出牙槽骨吸收程度、骨密度的改变、骨缺损类型以及牙齿、牙槽骨的形态结构差异,而且还能够准确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和厚度,在检测牙齿形态、唇舌测牙槽骨状态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14]。值得注意的是,CBCT在临床应用时仍存在金属伪影、移动伪影、摄影范围较小及软组织分辨率低等不足,因此摄像医生需要理解骨解剖的空间关系及放射安全的相关知识,以确保图像质量和患者安全[15]。
  本研究通过对拍摄CBCT筛选出的80例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两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的下切牙区牙槽骨的高度无明显差异。在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方面,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的唇侧CEJ下2、4、6 mm处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患者舌侧CEJ下2、4、6 mm以及唇舌侧根尖处牙槽骨厚度小于Ⅱ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状况较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显得相对狭窄、单薄,尤其在舌侧及唇舌侧的根尖区更为菲薄,验证了马静等[8]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62例患者的CBCT拍摄研究的结论。这一结果也提示,应用CBCT能显示出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的下切牙牙槽骨形态上的差异性,从而为临床诊治提高参考依据。不过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且个体差异较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但是此结论仍然可以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在临床治疗中,高角骨面型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由于下切牙牙槽骨菲薄,不一定能满足正畸治疗时牙移动的范围,治疗难度更大,因此在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中,应注意加强对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的重视程度,事先对牙槽骨厚度进行三维影像评估,谨慎选择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注意转矩的控制,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发生牙根吸收、牙槽骨开窗、开裂等不良症状。   综上所述,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在唇舌侧根尖区明显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更加单薄且狭窄,在进行前牙的唇舌向移动时要特别注意转矩的控制,以避免牙根吸收、骨开窗以及骨开裂等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伍廷芸,杨栋,王德堂,等.青年大学生不同错(牙合)类型与体像障碍的相关度探讨[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11):1228-1231.
  [2]陆兴龙,杨建浩,张志伟,等.成人AngleⅠ、AngleⅡ~1和AngleⅡ~2类错(牙合)畸形髁突形态和位置的CBCT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3):286-289.
  [3]张婕,李小彤.骨性安氏Ⅲ类手术患者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1):111-115.
  [4]李哲仪,白玉兴,厉松.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5,23 (5):270-274.
  [5]王思,李煌,杜娟,等.前方牵引加舌刺早期矯治伴舌习惯的骨性Ⅲ类高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口腔医学,2016, 36(9):809-812.
  [6]王博,房兵,樊林峰,等.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4):422-426.
  [7]李丹阳,杨昱藩,庄璐,等.骨性Ⅲ类错(牙合)下切牙唇侧牙槽骨骨量的CBCT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5):499-501.
  [8]马静,江久汇.骨性Ⅱ类和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形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1):98-103.
  [9]朱丹,姜秀,孙启俊.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运用钛金属微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 34(4):456-459.
  [10]阮晓慧,李亮,吴佩玲.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7):1018-1022.
  [11]季海宁,梁源,隋珂,等.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2):268-272.
  [12]杨洁,刘军,李铎,等.骨性Ⅲ类错(牙合)与额窦和上颌窦大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12(7):430-433.
  [13]李泓,魏任雄,郭佳.骨性Ⅲ类错颌术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唇部形态变化和微笑改善程度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7):174-175.
  [14]雷琦.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上中切牙牙槽骨形态的CBCT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9.
  [15]韩海丽.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前、后(牙合)平面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19-08-05  本文编辑:闫  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4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