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tIgE检测意义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 6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 以是否存在喘息症状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非喘息组与喘息组, 各30例;以喘息发作次数为分组原则将喘息组患儿分为首次组与反复组, 各15例。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tIgE水平。比较喘息组和非喘息组、首次组和反复组、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阳性和阴性患儿血清tIgE水平。结果 喘息组患儿的血清tIgE(237.59±23.90)IU/ml明显高于非喘息组的(150.39±20.66)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组患儿的血清tIgE(263.07±30.19)IU/ml显著高于首次组的(212.11±26.47)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tIgE(210.69±36.70)IU/ml高于IgM抗体阴性患儿的(181.22±30.63)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IgE参与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过程, IgM抗体是喘息性疾病的主要触发因素, 血清tIgE水平能够反映患儿IgM情况, 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血清tIgE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治儿童喘息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检测意义;病原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14
  喘息是指气流通过气道狭窄部位形成涡流, 导致气道壁出现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是儿童的常见呼吸道症状之一, 儿童喘息性疾病则指一组以反复喘息(肺部可闻哮鸣音)为临床主要表现的呼吸道综合征, 本病长期发展可能会进展为哮喘, 损害患儿的呼吸系统功能[1, 2]。近年来, 儿童喘息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有学者表示, 若能对喘息性疾病的本质及发生机制进行揭示, 并予以早期干预, 或可降低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 降低哮喘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就需要临床加大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工作力度[3, 4]。在儿童喘息性疾病发病原因中,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属于重要诱发因素, 血清tIgE检测则是临床诊断本病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分析血清tIgE检测在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本院2017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展开了分组研究, 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因呼吸道疾病于本院就诊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以是否存在喘息症状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非喘息组与喘息组, 各30例;以喘息发作次数为分组原则将喘息组患儿分为首次组(喘息次数1次)与反复组(喘息次数≥2次), 各15例。非喘息组年龄0.1~8.0岁, 平均年龄(4.20±1.67)岁;男女比例18∶12;IgM抗体阳性、阴性比例14∶16。喘息组年龄0.1~7.0岁, 平均年龄(4.02±1.71)岁;男女比例17∶13;IgM抗体阳性、阴性比例12∶18。非喘息组与喘息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家属签订研究知情协议书;非细菌性感染致病患儿。排除标准:先天性气道发育畸形、胃食道反流疾病引起喘息及非喘息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本研究计划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 均采集2 ml晨起空腹静脉血, 并将其收集至真空采血管中, 于室温下静置60 min, 以离心机3000 r/min离心15 min, 分离血清, 取上层血清10 μl转至微型离心管(EP管)中, 于低温(-80℃)下储存。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tIgE水平。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喘息组和非喘息组、首次组和反复组、IgM抗体阳性和阴性患儿血清tIgE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喘息组和非喘息组患儿血清tIgE水平比较 喘息组患儿的血清tIgE(237.59±23.90)IU/ml明显高于非喘息组的(150.39±20.66)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首次组和反复组患儿血清tIgE水平比较 反复组患儿的血清tIgE(263.07±30.19)IU/ml显著高于首次组的(212.11±26.47)IU/ml,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IgM抗体阳性和阴性患儿血清tIgE水平比较
  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tIgE(210.69±36.70)IU/ml高于IgM抗体阴性的(181.22±30.63)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喘息是婴幼儿的临床常见症状, 而对于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临床通常认为与过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及气道慢性炎症等因素相关, 而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6],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喘息反复发作最常见的诱发因素, 其中, 非典型微生物又被认为是仅次于病毒的导致喘息及哮喘发生的相关病原。相对于成人而言, 儿童群体由于特殊的生理、免疫特点等原因, 更易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且若无法及时、准确地检测出过敏原或病原体感染, 临床难以进行有效治疗, 从而使得患儿变态反应加重, 喘息症状频繁, 严重者还可能造成无法逆转的机体损伤。   血清IgE属于体内免疫反应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喘息性疾病患儿通常具有较高水平的血清IgE。本研究中, 喘息组患儿的血清tIgE(237.59±23.90)IU/ml明显高于非喘息组的(150.39±20.66)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喘息性疾病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同疾病的进展存在密切联系。I型变态反应发生的基础为血清IgE水平的上升, 因此, 血清tIgE水平升高说明喘息性疾病患儿发病原因与I型变态反应相关, 而I型变态反应又属于超敏反应的一种类型, 这就证实了过敏原是儿童发生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这一说法。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为:初次进入机体的变应原可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Ⅱ类分子相结合, 对特异性T细胞产生激活作用, 促使特异性T细胞分化Th2细胞,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最终促使B淋巴细胞生成IgE抗体, IgE则于外周组织中经受体与嗜碱性粒细胞结合;此时, 再次进入机体的相同变应原通过与上述IgE受体的结合释放炎症介质, 导致患儿出现过敏反应, 目前认为, 血清tIgE水平与I型变态反应呈正相关。
  对于喘息性疾病患儿而言, 喘息进展为哮喘的重要预测指数因素之一就是喘息反复发作次数, 鉴于此, 作者将研究对象中喘息症状明显的患儿进一步分为首次组和反复组, 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 了解反复喘息对喘息性疾病的影响。本文研究数据显示, 反复组患儿的血清tIgE(263.07±30.19)IU/ml显著高于首次组的(212.11±26.47)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 不同喘息发作次数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有所差异, 喘息反复发作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高于喘息未反复发作的患儿, 表明血清tIgE参与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而对于喘息反复发作患儿血清tIgE较高的原因, 作者分析可能与患儿反复喘息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导致气道炎症加重、体内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而炎性细胞因子又能够对B细胞产生刺激, 进而促使其增殖并生成IgE抗体相关[7-10]。由此可见, 血清tIgE的水平越高, 则喘息性疾病患儿的反复喘息症状越严重, 反之亦然。
  除上述研究结果外, 本研究还观察到, 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tIgE(210.69±36.70)IU/ml高于IgM抗体阴性的(181.22±30.63)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儿童喘息性疾病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 而血清tIgE测定有利于明确呼吸道病毒感染、血清tIgE水平、喘息性疾病进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喘息性疾病患儿受到病毒或支原體感染后, 体内原有的特应性或机体致敏会有所增强, 进而促使其体内血清tIgE水平显著上升;此外,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能够对病毒性特异性IgE形成刺激, 促使其产生, 由此提高喘息患儿的血清tIgE水平[11-13]。因此, 临床检测血清tIgE水平对于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而言, 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 在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治过程中应用血清tIgE检测方法十分有必要, 血清tIgE检测水平升高说明患儿喘息症状反复、IgM抗体阳性, 提示喘息进展为哮喘。因此, 于本病初期测定血清tIgE有助于临床早日明确患儿的过敏原及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 从而予以对症治疗, 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促进恢复。由此, 作者向临床提出将血清tIgE作为喘息性疾病主要检测方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杨萍. 学龄期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特征及FeNO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12):1295-1298.
  [2] 蔡青, 邓金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FeNO检测与sIgE、IgE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2):97-100.
  [3] 罗文婷, 孙宝清, 韦妮莉, 等.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与IgE抗体的相关性.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37(23):1799-1803.
  [4] 连鹏强, 安妮, 郑平, 等.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22):107-109.
  [5] 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88-690.
  [6] 胡惠静. 探讨免疫球蛋白E在喘息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16):107-109.
  [7] 余小河, 何苗, 郑湘榕, 等. 喘息婴幼儿外周血气道炎症相关介质水平的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 21(9):861-867.
  [8] 赵莹. 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的临床意义. 宁夏医科大学, 2016.
  [9] 赵莹, 高英, 陆彪. 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6):679-681.
  [10] 杨文凤, 李海深, 黄善周.儿童喘息性疾病血清特异性IgE指标分析. 吉林医学, 2018, 39(8):1435-1436.
  [11] 刘青, 杨希晨, 赵茹, 等. 小儿喘息性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变化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21):2439-2440.
  [12] 刘巧敏. 总免疫球蛋白E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医药前沿, 2013(30):25-26.
  [13] 朱晓萍, 余漪漪, 费樱, 等.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血清sCD86及IgE水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2):130-133.
  [收稿日期:2020-0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0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