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该院11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n=54,有微血管病变)、B组(n=60,无微血管病变)。随机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A组、B组分别在确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组体检时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并分析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 结果 A组HbA1c水平、HbA1c阳性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明显HbA1c异常升高现象,且HbA1c阳性率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健康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正相关,临床可经检测HbA1c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化血红蛋白;判断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034-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需终身服药、并发症多等特点[1]。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引发微血管病变,增加治疗难度。因此,临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预防,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既往临床多经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判断有无微血管病变,但这些指标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影响判断准确性[2]。近年来,临床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的价值,认为HbA1c为诊断微血管病变最重要指标[3]。该研究为证实这一点,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该院54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60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及55名健康体检者,分析HbA1c检测在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11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行HbA1c检查;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③存在严重全身或局部感染;④肝肾功能不全。根据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n=54,有微血管病变)、B组(n=60,无微血管病变)。随机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A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38~78岁,平均(51.21±6.32)岁;病程1~12年,平均(8.24±1.18)年。B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7~76岁,平均(51.12±6.28)岁;病程1~13年,平均(8.27±1.21)年。C组男29名,女26名;年龄38~75岁,平均(51.26±6.13)岁。3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保持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任一条即可确诊:①排除尿路感染后,检查显示存在肾脏病变,尿蛋白水平>3.0 g/L;②经眼科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③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神经肌肉病变后,检查显示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如对称性感觉障碍等[5]。
  1.3  方法
  A组、B组分别在确诊时检测HbA1c,C组体检时检测。步骤:检查前过夜禁食12 h以上,抽取3 mL清晨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持续10 min。HbA1c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检测,仪器为美国伯乐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HbA1c参考范围4.5%~6.3%。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3组HbA1c检测结果及阳性率;②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秩和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A1c检测结果
  A组HbA1c水平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B组、C组HbA1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6.30%(52/54)、45.00%(27/60)、8.57%(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2,P=0.000 <0.05)。
  2.2  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67,P=0.000<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多发慢性疾病,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增殖、微血栓形成为该病发病主要特征。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其中微血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属于特异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基底膜逐渐增厚、伴透明样物质沉积。目前,临床可按照机体高血糖水平特点,将高血糖状态分为波动性、持续性两种,后者可经由己糖胺途径、多元醇途径等,导致出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前者可促使上述反应进程加速,激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视网膜血管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既往临床多经由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这些指标干扰因素也较多,影响判断准确性,应用受限。比如空腹血糖仅能反映某一时段血糖水平,但患者摄入食物、运动、代谢情况等,均可能给血糖水平造成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具有较大波动。   HbA1c为临床常用血糖指标,属于葡萄糖非酶促蛋白糖、血红蛋白发生基化反应而形成的产物,能对机体近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反映,且便于评估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糖耐量异常,可指导尽早干预。HbA1c能对机体慢性、长期血糖平均状态进行反映,临床可经检测HbA1c预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此外,HbA1c作为临床常见糖基化蛋白,其本身还可作为致病蛋白,导致出现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如血管硬化、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等,损害相应靶器官,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该次研究重点分析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HbA1c检测的意义。研究结果可知,与B组、C组相比,A组HbA1c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B组较C组高(P<0.05),说明相较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健康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HbA1c水平异常升高,与李秀华等[6]研究结果相符。而且,A组HbA1c检测阳性率高达96.30%,显著高于B组的45.00%、C组的8.57%,且B组高于C组(P<0.05)。故推测HbA1c水平检测在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具有一定价值。此外,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呈正相关(P<0.05)。考虑是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并不受短期高血糖影响,而与长期高血糖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时,机体长时间维持高血糖水平,虽表现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异常升高,但单纯经这些指标判断微血管病变敏感度较低,干扰因素多。而HbA1c能对机体近2~3个月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进行反映,准确率较高,受人体自身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影响小,检测结果更为真实、直观、可靠,故HbA1c检测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HbA1c檢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娄洁琼, 施榕, 贾丽丽,等. 基于分类树模型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 16(11):857-862.
  [2]  霍晓丽, 姚怀娟, 潘琳琳,等. 著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检测在2型糖尿病眼部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2017, 6(3):448-449.
  [3]  王明元.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9):51-52.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64-67.
  [5]  Madonna R,Balistreri CR,Geng YJ,et al. Diabetic microang iopathy: Pathogenetic insights and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J]. Vascular Pharmacology, 2017, 90:1-7.
  [6]  李秀华, 周黎.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6):68-69.
  (收稿日期:2019-1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