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给予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其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 实验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1.33±4.17)ml少于参照组的(269.11±28.17)ml, 手术时间(116.31±11.69)min、住院时间(13.69±1.99)d均短于参照组(172.02±18.24)min、(19.67±1.73)d, 血肿清除率(91.34±9.46)%高于参照组的(80.31±8.5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参照组的24.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更适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 可加快患者恢复时间,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17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是指在高血压状态下引发的脑实质性出血, 其中基底节是最为常见的出血部位, 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 该病因发生部位为颅内, 风险较高, 病情发展迅速, 且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增加,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模式,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目前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显微镜手术治疗是最常见治疗手段,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直观以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 但相较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其术后预后效果不佳, 生活质量显著下降[1]。近年来临床多以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整个神经系统, 相较于显微镜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能更好的清除深部血肿。故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选取2018年12月~
  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1例。参照组男24例, 女17例;年龄48~68岁, 平均年龄(59.63±5.41)岁;血肿量31~50 ml, 平均血肿量(42.36±
  3.79)ml。实验组男22例, 女19例;年龄47~65岁, 平均年龄(58.15±4.96)岁;血肿量30~50 ml, 平均血肿量(43.22±4.41)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或家属均与医院签订之情同意书;②经临床检查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診断标准;③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3]:①患有肾、肝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疾病;②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存有障碍。
  1. 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 操作如下:患者入手术室后采取全身麻醉(全麻), 选择对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在患者血肿同侧额颞部弧形手术切口, 皮下和帽状腱膜层, 实行彻底止血, 分离帽状腱膜, 皮瓣成形向颅底侧后翻。将骨膜以及颞肌切开, 剥离颞肌, 翻向颅底侧, 充分暴露颅骨, 于颅骨上钻孔, 使用铣刀游离骨瓣, 约10 cm。见硬脑膜后, 骨窗周边悬吊硬膜, “H”型切开硬膜, 可见脑组织, 于显微镜直视下将侧裂分离, 将岛叶切开, 进入血肿腔后能够见到暗红色凝块, 将其清除。充分暴露脑组织, 电凝周围脑表实行止血, 使用棉片进行压迫止血会使脑组织塌陷, 观察有无活动性止血, 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结束后, 以颞肌减张缝合硬膜, 人工硬脑膜缝补, 清除骨瓣, 留置引流管, 缝合包扎。
  实验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操作如下:入手术室后采取全麻处理, 选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采取血肿同侧中线旁2.0 cm左右, 以发髻线内2 cm左右为中心, 切开头皮, 皮下和帽状腱膜层, 实行彻底止血。选取牵开器牵开切口, 充分暴露颅骨, 于血肿同侧额部实行穿孔, 使用铣刀游离骨瓣, 呈现
  3.0 cm×3.0 cm骨窗。充分暴露硬膜后, 骨窗周边悬吊硬膜, 以十字形将硬膜切开, 穿刺点选择为骨窗中心, 使用导管扩张器向棒以及血肿方向实行穿刺, 为7 cm左右, 将导向棒内芯拔出, 放置外鞘, 将导向棒拔除后, 在血肿腔内放置外鞘, 于鞘底部可见暗红色凝块。于神经内镜直视下将血肿清除, 使用速即纱向血肿腔填塞, 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并将外鞘推出, 缝合硬脑膜以及骨膜, 留置引流管, 并将骨瓣还原, 进行缝合包扎, 术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送至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观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术后残余血肿)/术前血肿×100%。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4, 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1.33±
  4.17)ml少于参照组的(269.11±28.17)ml, 手术时间(116.31±11.69)min、住院时间(13.69±1.99)d均短于参照组(172.02±18.24)min、(19.67±1.73)d, 血肿清除率(91.34±9.46)%高于参照组的(80.31±8.5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参照组的24.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重, 该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一种, 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目前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主要给予手术治疗,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够显著清除血肿, 降低颅内压, 疗效确切, 但对于较深的血肿清除还不够显著, 故还需采取一种更有效的手术方式[6-10]。
  张西强等[11]研究表明,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相较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视野更加清晰, 可依据病灶情况, 以强照明、多视角进行分析, 可有效清除深部血肿, 减压充分, 提升血肿清除率, 且可避免对脑组织以及血管的牵拉, 降低对机体的损伤, 避免造成新的出血点或加重脑损伤, 改善预后,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使患者尽快恢复, 提升生活质量。本文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1.33±4.17)ml少于参照组的(269.11±28.17)ml, 手术时间(116.31±11.69)min、住院时间(13.69±1.99)d均短于参照组(172.02±18.24)min、(19.67±1.73)d, 血肿清除率(91.34±9.46)%高于参照组的(80.31±8.5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参照组的24.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 相较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进而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更适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 可加快患者恢复时间,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玺, 孫敦鑫, 殷捷, 等.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标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河北医学, 2019, 25(3):618-623.
  [2] 钟军, 将其俊, 甘正凯, 等. 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21):5309-5311.
  [3] 蒋云华.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46):
  61.
  [4] 齐亮, 韩辉, 郑金玉, 等. 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1):29-30.
  [5] 沈明辉. 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比较.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5):849-851.
  [6] 沙亚荣, 许琳雅.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 2019, 27(10):50-52.
  [7] 殷艳. 立体定向和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4):187-188.
  [8] 宋大勇, 赵军, 张宁,等.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随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6(7):742-745.
  [9] 李津生, 董军, 吴永刚,等.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 15(5):38-41, 45.
  [10] 周大志, 刘连松, 吕茂洲.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 2019, 25(3):84-86.
  [11] 张西强, 宋明, 李永文. 神经内镜下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研究. 中国内镜杂志, 2018, 24(10):79-83.
  [收稿日期:2020-0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55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