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危重症心内科护理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 人类患有心内科疾病的几率越来越高, 所以心内科护理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来说, 他们的病情变化迅速且复杂。不管是对于住院的心内科患者, 还是需要应急急救的患者而言, 他们都需要恰如其分的治疗护理手段。了解护理模式分类、掌握护理学方面改进手段以及理解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学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对于护理人员极为重要。为了提高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认识、护理安全以及避免风险, 本文进行了详细且具体的阐述与总结。
  【关键词】 心内科;急危重症;护理效果;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88
  1 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学模式分类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 隶属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室。心内科除了涵盖高血压、心肌梗死、冠心病外, 还包含心肌炎、心脏病与心内膜炎等。护理学是一种新型、高效、科学的临床医学护理观念, 很多医学研究者们已经坦然接受。它可以改变护理模式, 减缓患者的心理恐惧不安, 改善护理质量, 从而有效提高对医疗资源的利用率[1-3]。按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学的最终目的相同, 可将护理模式简单归纳为以下3类。
  1. 1 层级护理模式 简单来说, 层级护理模式就是指一种等级不一样的护理员工搭建的护理组, 对患者给予分工明确照顾的模式。这种护理模式重点关注的是能力处于不同水平的护理人员, 负责对应能力范围的工作, 所以其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特色性、全程性、个体性和特色性等特点。合理安排特长不同的护理人员, 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 可以最大化地实现护理人员的利用率, 同时也可以降低对于应急急救这种情况的慌乱程度。另外级别高的护理人员对其他护理人员实施培训、管理、监督, 能够显著提高年资低的护理人员的能力, 推动他们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激发他们的热情, 同时还可以明显增强他们的医护服务意识。当然, 在层级护理模式中, 高年资人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 也可以激发其不断攀越工作能力高峰从而谋取更大的成就感。总而言之, 层级护理模式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
  1. 2 协同护理模式 一直以来, 心内科护理就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心内科患者而言, 他们的病情和心理精神因素均较为复杂。在情况紧急且是严重心内科症状中, 应急急救措施就必不可少。在此种特殊情况下就对医护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医护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强有力的治疗能力, 还需要具有心理护理的品质。协同护理是以人文主义为基调, 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救治过程中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 积极调动患者的自主护理意识的一种护理模式。在这种护理模式中, 护士的身份发生了转变, 他们不再仅仅是患者的实施者, 而是变成了监督者、协调者与协助者, 除了要把握护理主线, 还需要指导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简而言之, 采用协同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心内科急危重症护理管理质量, 而且还可以加速患者疾病在较短时间范围内有效治疗。
  1. 3 分组护理模式 规范科学的分组定位模式是极其必要的。在应急急救状况下, 它能夠确保救治患者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医疗救助过程中, 急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 根据地理位置以及规模, 国内多所医疗机构已经渐渐地建立起急救护理模式。据了解当前急救机构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救助成功率。简单来说, 这种护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3点。①分组救护模式应对突发救治。根据常见的抢救情况, 制备各种现场的抢救应急方针。根据蔡爱敏[4]的研究发现, 分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 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提升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②实行24 h值班制度。针对突发情况、紧急情况以及不良事件, 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处理, 也是成功抢救的有力保障。③应急预案。该预案是一种针对突发事件中当含有大量伤员的完整保障。雷雪贞等[5]的研究表明:应急管理预案极具实践性, 是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
  2 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学改进手段
  现如今, 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是心内科疾病, 该疾病的特点是病种复杂、范围广、发病率高、发病急以及病情重等特点。如若治疗不及时或者不恰当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做好管理显得极其重要。
  2. 1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与社会迅猛发展, 新型技术可以被广泛运用到急危重症心内科护理学中。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能力和人文道德品德。①医护人员需要紧密结合患者症状实施对应方式方法、逐步改进优化护理手段、科学合理安排、加强医护细节管理、履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开展人性化管理、实践中逐渐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差错, 优化模式, 最终提升护理质量[6]。②对于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患者而言, 要求医护人员迅速地在最短时间内精确判断病情, 同时建立护理诊断预案。在此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具有全面密切考虑患者病情, 不能忽视潜在问题、合理建立护理计划、明确责任到小组或者个人的能力。当然, 把握最新的心内科医疗手段、护理方法以及用药知识对于护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
  2. 2 在心内科护理学研究中, 护理工作的统一思想就是预防第一、安全第一。护理应急急救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 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至最低。通过完善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应急急救体系, 加强全院的管理, 提高处理应急情况的效率, 增强护理人员队伍的素质, 保证优质的护理服务品质[7]。需要设计考虑的角度通常有以下几方面:①提升心内科患者救治水平。完善心内科护理应急急救机制, 确保护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到达现场并且妥善采取急救手段, 进一步降低患者需要承受的风险。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与抢救水平。②心内科应急急救工作的组织有序。为了使抢救工作得以顺利实行, 需要妥善规范安排应急急救设备装置, 并且完善确保应急急救过程中的物质保障。同时在急救过程中, 需要组长有条理地支会、调配和协调参与心内科应急急救的各位护理人员, 从而使该项工作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使人员严密组织、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真正做到通力协作, 使心内科应急急救过程顺利进行。③推进心内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为了降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种种纠纷或者事故的发生, 必须确保应急急救成员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与技术、丰富的心内科应急急救护理经验。如此一来, 促使这些专业的护理人员快速且准确地评估问题、找到急救操作中的难点, 从而确保患者拥有正确及时的治疗。④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下班之余或者放假时, 应急急救人员也会参与到心内科的抢救工作, 加强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 促进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时间, 提升了满意度, 完善了护理服务品质。   3 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学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心内科在医院组成中占着重要的地位。目前, 心内科患者数量居高不下, 所以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自然而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点, 同时在心内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中护理人员的水平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8]。
  3. 1 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工作表现的概率性即护理风险。常见的风险因素有以下2个
  方面;①护理人员方面。作为在急危重症中的心内科护理方面的实施者, 他们的认知层面、专业层面对患者的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简单来说,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情绪变化关注度仍然一般。在某些情况中, 可能会导致医护与患者之间的矛盾产生。②患者方面。心内科患者有时会受认知、经济或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出现服药依从性差的可能性, 或者没能按照医嘱服药, 从而加重病情, 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重担。
  3. 2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2个方面, 以下是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方面的对应策略。①心内科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科学、合理、创新且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是应急急救救治顺利进行下去的前提和保障。②岗位职责的完善。在日常生活中, 护理管理人员要一起努力、彼此监督与查漏补缺。③心内科护理管理培训加强。在管理制度完善的情况下, 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与之匹配的相应技能。④潜在风险护理方法。因为心内科患者通常年龄稍长, 自我护理能力极差, 所以护理人员要对他们经常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时常倾听并且对其家人的问题进行正对性的解答, 引导患者、支持患者、建立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良好关系, 降低护理风险。⑤设备仪器护理。护理组应该常保养仪器、定期检修仪器、培训护理人员、实时报废仪器处理。⑥提高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对于规避风险是十分重要的。⑦心理疏导。对于重症的心内科患者而言, 他们常因为身体不适的原因诱发心理问题。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疏导, 从而减少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4 小结
  由于心内科疾病是致使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心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学显得极其重要。另外, 应急急救是在发生事故、灾难等突发情况时的参与救援的一种方式, 通常护理人员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且精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信息。所以将护理学应用在急危重症的心内科患者中, 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人文素质, 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改善专业素养、能够减缓疼痛程度, 帮助患者改善焦躁抑郁情绪, 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沟通效果、降低医护人员与患者的风险, 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罗剑静, 梁国泉. 标准化患者的培训对在校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14):123-126.
  [2] 杨叶青. 肿瘤专科护士特定情况下处方内容的研究. 山西医科大学, 2012.
  [3] 谢晓芳. 在护理学专业临床课程改革中开展综合性实训的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 2014(22):116-118.
  [4] 蔡愛敏. 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33):4039-4041.
  [5] 雷雪贞, 王钰镁, 张蔚, 等. 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效果分析.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18):63-64.
  [6] 李婷, 佘娟娟. 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9):268, 270.
  [7] 陈璇. 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220-221.
  [8] 牟洋, 邓晓丽, 张艺.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5):385.
  [收稿日期:2020-03-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86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