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61.32±7.25)分, 干预后为(37.62±4.53)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61.49±7.17)分, 干预后为(48.91±5.28)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为(65.24±5.16)分, 干预后为(76.92±4.18)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为(65.19±5.30)分, 干预后为(67.74±3.75)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0%, 高于常规组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 提高其生活质量, 并使患者对护理满意有所提升, 进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化疗依从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86
  乳腺癌是一种现今较为常见的妇科临床恶性肿瘤, 肿瘤常发生于女性乳腺腺上皮组织, 乳腺癌高发患者集中在40~50岁, 绝经后肥胖、未进行过哺乳、长期服用雌性激素药物的女性, 該肿瘤疾病极易发生脱落, 并向患者全身扩散, 若不尽早对其开展有效治疗极可能诱发其他部位肿瘤,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关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为乳腺癌切除术合并化疗, 即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2]。但由于患病部位属患者隐私部位, 使得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 因此需要在化疗过程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来辅以化疗的开展[3]。针对上述问题, 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中, 并观察该干预方式对其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各40例。常规组病理类型:髓样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27例、导管内癌6例;年龄28~51岁, 平均年龄(40.82±8.31岁)。干预组病理类型:髓样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28例、导管内癌4例;年龄26~50岁, 平均年龄(40.18±7.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乳腺癌诊断标准;②患者乳腺癌细胞未发生脱落或转移情况;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化疗药物存在禁忌反应的患者;②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其他肿瘤疾病患者;③存在精神障碍和沟通障碍, 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前期的手术及化疗方法完全一致, 即术1周后应用吡柔比星、阿霉素等药物进行化疗, 化疗以3周为1个周期, 共化疗6个周期, 每次连续化疗持续1周时间, 间隔3周后再次化疗, 化疗间期自行服用辅助药物。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即严格管理患者化疗所需药物, 指导患者化疗间期对辅助药物的服用方法, 未化疗时每两周进行电话随访, 叮嘱患者若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文化知识程度修改措辞, 对其进行乳腺癌相关病症以及手术和后期化疗的知识宣教, 讲解手术流程和后期化疗的流程, 并将院方制定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告知患者, 使其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术前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乳腺癌, 并列举成功的医疗案例以减轻患者紧张感,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做好心理疏导, 以提高患者在化疗时的依从性。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积极的心理建设也十分重要, 因此在每次化疗后建议家属多陪护患者, 与患者沟通并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照顾, 让患者感到温暖, 有助于减轻其相关心理痛苦。②开展康复行为干预:认真记录患者每一次化疗时间及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化疗间期加大电话随访的力度, 将次/2周改为次/1周, 化疗期间为患者安排通风良好、卫生安静的病房, 播放舒缓的音乐、看电视和聊天等方式将患者的注意力从化疗带来的不适感中转移开, 以改善患者因不良症状引起的不良情绪。向患者介绍院内公共设施的使用方式, 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组织化疗后期的患者开展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 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③并发症干预:对于并发肠道不适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建议其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平时多喝水, 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和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SAS评分总分均为100分, 评分越高患者焦虑表现越为明显。SF-36总分100分, 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 共10个问题, 总分10分, 评分8分以上为十分满意, 6~8分为满意, 6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61.32±7.25)分, 干预后为(37.62±4.53)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61.49±7.17)分, 干预后为(48.91±5.28)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 P=0.916>0.05);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3, P=0.001<0.05)。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为(65.24±5.16)分, 干预后为(76.92±4.18)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为(65.19±5.30)分, 干预后为(67.74±3.75)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 P=0.960>0.05);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9, P=0.001<0.05)。
  2.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十分满意29例, 满意9例, 不满意2例, 满意率为95.00%;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十分满意18例, 满意13例, 不满意9例, 满意率为77.50%;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 P=0.023<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女性生活压力日益增大, 长期以坐姿工作及饮食无规律, 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 且平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由于人体乳腺并非生命活动重要器官, 故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 但癌细胞具有恶性增殖的特征, 同时让乳腺处正常细胞之间的连接变得松散, 致癌细胞容易脱落, 一旦脱落, 其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 形成转移, 在患者其他器官形成新的肿瘤, 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5]。故需尽早对该肿瘤病症进行治疗才能防止上述情况发生。
  目前治疗早期乳腺癌最常用的方法为外科乳腺癌切除术配合化疗, 即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达病灶, 将还未脱落的乳腺癌进行切除, 术后配合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5-FU)]、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FU)等化疗方案抑制病灶处残留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6]。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 不少患者因恐惧乳腺癌及相关治疗、对隐私部位较为介意、担心化疗后不良反应或自尊心强等原因不愿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乳腺癌手术或后期的化疗,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不利于治疗效果[7]。为解决患者因不良心理因素影响治疗, 通过加强化疗期间心理护理干预达到最终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前即开始进行, 手术前通过宣教和列举成功案例的方式减轻患者对乳腺癌的恐惧, 加强其在手术过程中的依从
  性[8]。术后化疗阶段开展行为干预, 为患者安排舒适的化疗环境, 化疗时通过看电视和聊天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 化疗间期加强随访频率, 以此获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使其在化疗过程中更好听从护理人员的建议, 并通过对部分并发症患者的干预, 减少患者因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 使其更满意护理方案[9]。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改善化疗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从而提高乳腺癌化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患者SAS、SF-36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SF-36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5.00%高于常规组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 提高其生活质量, 并使患者对护理满意有所提升, 进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张平.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國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4):131-132.
  [2] 张丽娟.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9(17):159-160.
  [3] 郭荣芹.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65):302.
  [4] 肖娜.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81):308.
  [5] 陶素珍, 侯铭.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2016, 11(2):1343.
  [6] 金海赞.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66例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13):117-118.
  [7] 梅志华.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22.
  [8] 焦萍莉.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医药界, 2019(4):78-79.
  [9] 吕慧敏.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20):184.
  [收稿日期:2020-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58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