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植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概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由基是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它可对机体产生毒害,破坏生物大分子,影响细胞活性,主要损害细胞膜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膜及亚显微结构,并引起一系列有害的生化反应。为了减轻自由基的危害、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低毒的阻断自由基反应的抗氧化剂的研究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总结了植物抗氧化的天然活性物质,重点介绍了其化学成分和具体功效。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有:黄酮类、鞣质类、醌类、萜类、糖醇类等。其功效主要是调节和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 清除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等。
  【关键词】植物;抗氧化活性成分;自由基
  
  随着自由基医学和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基对人体是有益的,而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人的机体,不断攻击细胞膜等细胞组织,造成脂质过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产物又可分解为更多的自由基,引起自由基的连锁反应。这样,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引起细胞结构、遗传物质DNA等广泛损伤,让细胞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现已明确自由基与许多病理生理现象都有密切的关系,如衰老、肿瘤、炎症等。因此为了减轻自由基的危害、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寻找高效、价廉、低毒的阻断自由基反应的抗氧化剂的研究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1] 。纵观抗氧化作用及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中含有大量抗氧化活性物质,近年来报道的抗氧化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有: 黄酮类、鞣质类、醌类、萜类、糖醇类等。
  1黄酮类 目前已证实,类黄酮是具有极佳抗氧化功能的抗氧化剂,其化学性质主要是具有还原性和捕获自由基的特性;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或静电作用能与蛋白质结合;具有两亲结构和诸多生化反应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捕捉和清除氧自由基来实现,另外其抗氧化活性也与调节和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相关。吴文林等研究表明用3种化学发光体系观察芦丁、槲皮素、青兰苷、双氢青兰苷、和芒果苷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O2-、羟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的清除作用,并以还原型谷胱肽(GSH)作对照。研究结果发现5种黄酮均有良好的清除活性氧的作用,且量效关系明显[2]。
  2鞣质类 鞣质普遍具有抗氧化活性。茶多酚类即从茶叶中提取的抗氧化物质,含有4种组分:表没有食子儿茶素、表没有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儿茶素。它的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维生素C、BHT(羟基茶碱)、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强几倍。茶多酚绿茶成分中所含有的儿茶酚具有抗氧化效果,在相同的浓度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BHA及a一生育酚 [3] 。
  3醌类 紫草科植物紫草的干燥根中富含萘醌类色素紫草素。Kourounakis AP 等研究发现,紫草素能显著抑制小鼠肝脏微神经元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Gao D,Kakuma Md的研究进一步证实,β - 紫草素的抗氧化活性不仅与双苯结构有关,还与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有关 [4] 。
  4糖醇类 五碳糖和六碳糖单糖促进氧化,双糖略有抗氧化作用,果糖和糖醇则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苗明三在百合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中显示,百合多糖200、400mg/kg,ig,可使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asts, SOD)、结合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及GSH- Px(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活力升高,血浆、脑匀浆和肝匀浆中LPO水平明显下降 [5] 。
  5萜类 贺娟等在凹顶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中表明凹顶藻提取物(LET)含有丰富的天然萜类化合物,中剂量LET对H2O2诱导的血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LET还可降低血中MDA含量 [6] 。
  6苷类 章荣华等在绞股蓝总苷对老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观察中研究表明,绞股蓝总苷具有增强老龄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提高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7] 。
  7氨基酸 二肽类氨基酸如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等都能与金属离子螯合,所以它们为良好的辅助抗氧化剂。近年来,食品科学工作者发现,丙氨酸末端为氮的9种二肽比任何一种氨基酸的抗氧化能力都强。Worthington 等在(2004)研究表明食物中含硫氨基酸等抗氧化物质缺乏,可以导致人血浆中GSH浓度下降,增加了患胆结石的几率 [8] 。
  结语:自由基能对核酸、脂类、蛋白质、酶、糖等生物大分子产生损害,从而对机体产生破坏。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去发现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的化合物,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热点。植物源抗氧化剂具有来源广、抗氧化活性大、与机体亲和力强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便捷的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方法有利于迅速查找有效的植物药。抗氧化剂尚需在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机理、多组分协同作用、分子设计和构效关系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应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中引入化学工程的理论概念及双水相萃取、膜分离等技术,以期实现植物抗氧化剂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宋怀恩,闻韧. 抗氧化剂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 ,(52).
  [2]吴文林,胡天喜。几种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见:郑荣梁主编。自由基生命科学进展:第五集。北京: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01~104
  [3] 成喜雨,崔馨,春朝,倪文.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
  [4] 许今博,买尔旦・马合木提. 中药抗氧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民族医药,2006,(3)。 [9] 苗明三, 百合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2):12
  [5] 苗明三, 百合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2):12
  [6] 贺娟,梁惠,史大永,等, 凹顶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7] ,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1082
  [7] 章荣华,张仲苗, 绞股蓝总苷对老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4):306
  [8] 霍湘,王安利,杨建梅。含硫氨基酸的抗氧化作用。生物学通报,2006,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68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