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前牙唇侧导板治疗深覆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席慧娟 马平生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下颌前牙唇侧联冠导板辅助治疗各类深覆合错牙 合畸形的一种简易方法。方法 采用自凝树脂口内制作的方法,于下前牙区制作联冠,并与唇侧形成导板,导板的高度以使上颌切牙咬在唇侧形成的导板上后牙脱离接触2~4 mm为宜。结果 临床矫治32例,平均打开咬合时间2~4个月,不仅可以压低下颌前牙,同时也可以压低上颌前牙,矫治效能高,无颞颌关节不适。结论 该治疗方法效果可靠,可以作为低面角患者打开咬合的一种临床常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深覆合; 下颌唇侧导板; 合平面
深覆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矫治比较困难的错牙 合畸形,该类型对于高角型深覆合病例单纯靠摇椅弓或结合传统上颌导板就可打开深覆合相对较容易,而对于低角型深覆合伴牙 合平面前倾型病例,单纯靠摇椅弓难以使上颌前牙根方移动,有效打开咬合。笔者通过临床选择各种类型深覆合畸形患者32例,尝试使用固定矫治器利用下颌前牙唇侧导板结合上颌摇椅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覆合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0~38岁,平均18岁。其中水平生长型错牙 合低面角病例12例,纵牙 合曲线过陡(下前牙过长型)8例,牙 合平面前倾型伴纵牙 合曲线过陡9例,牙 合平面后倾型伴纵牙 合曲线过陡3例,覆合均大于Ⅱ°牙性错牙 合。
1.2 治疗方法 固定矫治器排齐上、下前牙使深覆盖矫治后,口内法于下前牙托槽上方制作联冠,于唇侧形成水平导板或斜面导板,在未完全凝固前反复取下修正边缘,试戴,完全凝固后按颈缘标志打磨、抛光,形成的唇侧导板宽约3~5 mm。导板粘结固定于下颌前牙,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后牙咬合,用自凝塑料随时加高下颌前牙唇侧导板,使导板位置高低以后牙脱离合接触2~4 mm为宜,直到深覆合完全解除或矫治,去除导板,继续固定矫治器精细调整治疗。
1.3 观察指标 牙颌硬组织X线投影测量值[1],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矫治前后牙颌硬组织X线投影测量分析结果见表1。根据矫治前后牙颌面硬组织X线投影侧貌分析可以看出,面高治疗前后及FH-MP下颌平面角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FH牙 合平面角变化,其中上颌牙 合平面的斜度角变小,上颌固定矫治器配合使用摇椅弓上颌前牙压低比较明显,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e颌骨的垂直向高度矫治前后未受到影响,矫治前后不是通过后牙升高解除深覆合,而主要是上、下前牙压低,深覆牙合得到矫治。平均矫治时间(8.6±2.1)个月,打开咬合时间2~4个月,平均打开咬合时间为2.5个月,这可能是通过分别压低患者上、下颌前牙来实现打开深覆合;本组32例经治疗后均疗效满意,前牙深覆合解除,覆合覆盖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上下前牙无松动,观察2年无复发;矫治前后颞颌关节无疼痛、弹响及运动障碍等明显不适。
2.2 典型病例
2.2.1 患者,女,38岁,下颌2-2牙缺失,深覆合3度,超过龈缘2 mm,水平生长型,伴合平面前倾。固定矫治器上下颌摇椅弓配合下前牙唇侧导板治疗2个月咬合打开,精细调整,保持器保持1年,治疗结束,2年随访无复发。
2.2.2 患者,男,14岁,曲面断层显示,全口牙根短小,深覆合,深覆盖,低面角伴上合平面前倾,拔出4-4,3个月关闭间隙,查前牙深覆合3度,使用摇椅弓打深覆合10个月无效,上颌两侧双尖牙3度松动,第一磨牙2度松动,后改用下前牙联冠导板,2个月深覆合完全打开,保持半年,6年后随访未复发。
3 讨论
深覆合病例临床上多采用固定矫治器联合上颌活动矫治器平面导板以压低下前牙联合治疗深覆合,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安氏Ⅱ类错牙 合伴低面角(水平生长型)患者,在打开深覆合上难度较大,特别是上颌前牙低于牙 合平面,或牙根过短病例,仅仅使用固定矫治器打开咬合是难以做到的。传统活动矫治器平面导板以压低下前牙为主,对于上颌牙 合平面前倾的病例,笔者设计的下前牙唇面导板配合固定矫治器不仅能压低下前牙,能同时使上颌前牙压低,从而达到快速打开深覆合目的。由于唇侧导板矫治过程中高度可随时调整,始终使后牙脱离合接触2~4 mm,矫治前后颞颌关节无疼痛、弹响及运动障碍等明显不适。
在导板合接触时,接触点受到合力,在力矩的作用下,上切牙舌侧倾斜移动,下切牙唇侧倾斜移动,深覆盖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调整矫治。由于平导与固定正畸打开咬合的机制是通过牙移动完成[2],面高矫治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笔者所选择的病例大多患者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有关,后牙伸长与否不受导板的影响,面下1/3的高度矫治前后不受影响。
下颌前牙唇侧导板和传统Frankel活动矫治器面导板相比,上合平面导板治疗深覆合仅适用于下颌纵合曲线过陡的患者,而不适用对于上合和平面前倾患者。同时该方法具有制作简单、体积小、不适感小、痛苦小,而且矫治效能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之,本文采用下前牙塑料唇面导板,配合固定矫治器摇椅弓不仅能迅速解除前牙的深覆合,而且还能配合上、下颌摇椅弓调整合平面斜度,同时对前牙内倾深覆合合平面斜度较大伴水平生长型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不足之处是自凝树脂材料强度在治疗过程中有咬合材料折断现象,需进一步改进增加材料强度。
参 考 文 献
[1] 赵高峰.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40.
[2] 缪耀强.固定矫治器结合小平导板治疗重度前牙深覆合[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2):119-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009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