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参附益心方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衰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附益心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心功能、中医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益心,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参附益心方;慢性心力心衰
   心衰在传统医学病名中没有专指,而是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胸痹”、“水肿”、“喘证”、“心悸”等病证范畴。其临床症状可见喘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乏力、咳吐痰涎、少尿水肿等症。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因心病日久,心气受损,心阳虚衰,血运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致。心气(阳)虚弱是其本,血瘀水停为其标。其病理体征与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非常吻合,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运用参附益心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脾阳虚、血瘀水停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69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 12例;年龄40~70岁,平均60±7.5岁;心功能Ⅱ级15例,心功能Ⅲ级17例。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8±7.8岁;心功能Ⅱ级16例,心功能Ⅲ级21例。入选时两组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及197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
  1.2.2 中医心脾阳虚、血瘀水停证辨证标准 参照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符合中医辨证心脾阳虚、血瘀水停证标准:主症:①心悸;②气短。次症:①倦怠乏力、自汗、舌质淡、脉沉细;②畏寒肢冷、大便稀薄、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沉迟;③胸部闷痛、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瘀斑、斑点、脉涩;④面浮肢肿、小便短少、咳吐稀白痰、舌苔白滑。需具备主症并同时具备次症①~④项,每组中一个症状以上者符合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属于HYHA分级Ⅱ~Ⅲ级者,符合中医心脾阳虚、血瘀水停证辨证标准。②年龄在40~70岁间。
  1.4 排除标准 排除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衰Ⅳ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梗、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治愈:心衰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纠正到1 级;好转:心衰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大部分减轻,心功能改善1 级以上,而未达到1 级者;无效:心衰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甚至死亡。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ACEI或ARB类、利尿剂、倍他乐克片、地高辛片等,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调整用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附益心方。2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对比2组疗效。
  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结果
   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32 例中,治愈19 例;好转11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7例中,治愈12例; 好转17 例; 无效8例,总有效率78.38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改善心衰症状效果满意。
   左心功能测定(EF) 比较( % , X ±s)
   治疗前两组左心功能测定比较, t = 1149 , P>0.01。提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左心功能测定比较, t = 4136 , P<0.001 ,提示: 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治疗组对改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当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络病理论认为,心气(阳)虚乏、运血无力是慢性心衰的发病之本,络脉瘀阻是其中心病理环节,津液不循脉络运行渗出脉外而为水湿之邪发为水肿,瘀血水饮阻滞络脉,日久结聚成形是其发展加重的结果。参附益心颗粒组方以人参益气,附子、桂枝温阳,丹参、益母草等活血化瘀,泽泻、葶苈子等利水去饮,全方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之功效。本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衰心脾阳虚、血瘀水停证(NYHY心功能Ⅱ~Ⅲ级)的同时加服参附益气方对心功能和中医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临床观察,其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更为明显。因此在常规西药治疗该病的基础上加服参附益气方,能更有效的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