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幼儿园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引进,使我国现有教育模式和内容都发生很大的改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日趋下降,幼儿园教育内容严重缺失,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从我国目前教育大环境出发,以发扬传统文化为目的,简要指出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174-02
  一、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规范行为礼仪,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我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谈起中国最早的传统文化根据地,自然是明理重矩的孔孟之道,论语里有言,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说的就是礼仪的重要性。试想,如果我们祖国的幼苗们都不懂得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那还何谈国家未来希望。礼记也曾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幼儿时期应该接受这样的礼仪规范熏陶,一言一行谦恭得体,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幼儿日后的健康发展。
  (2)增加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汉字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开展的语言文字课,让幼儿接触并了解到我国的汉字文化,学习汉字的由来、汉字的历史,了解横平竖直不仅仅是汉字的写法,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浩然正气所在,是中华精神的体现。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可以拓展幼儿阅读和书写能力。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诵读朗朗上口的唐诗,幼儿就可以产生国学兴趣;还可以举办唐诗宋词趣味诗词大会,比赛中幼儿既获得知识又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平时在课堂上教师给幼儿们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英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人物,产生英雄主义情怀。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过程,孩子产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3)开发幼儿思维领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拓展我们思维的宽度,可以使我们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幼儿园二次课改时也曾加入很多传统文化的因素,因此,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是重中之重。幼儿时期更是记忆的关键期,幼儿时期记忆的潜力不可估量,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唐诗宋词,幼儿记忆系统得到极大锻炼。阅读的基础条件是识字,幼儿通过学习汉字文化及汉字,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量就可以进行读书阅读,而读书正是我们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好机会和有效途径。读书明理说的就是这个。健康的思维和积极的思想也帮助身体更加健康。因此,有效地开发和学习对幼儿的背诵记忆能力有实质性的作用。
  二、我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传统文化界定模糊不清,教学内容缺失。目前学前教育领域极少甚至没有以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主课程的趋势,一些教师们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领域,没有系统、全面地加入课程规划中。只是片面地,简单一带,匆匆了事。在讲到唐诗时,绝大多数教师只会选择朗朗上口的几首,让幼儿重复背诵,不会给他们讲解古诗由来、背景和作者写诗意图,殊不知机械地背诵只会麻痹幼儿的大脑,并不是真正的教授。更不要一味地罗列诗词文字,而要真正地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开展传统知识教学。这就要界定好“文化”和“传统”的区别,要真正理解它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走形式,文化是一种内涵性的历史产物,是时间和知识的沉淀,只有深入了解它,学习它,研究核心重點,才能更好地教学生。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只有将传统教育细致化、透彻化,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需要改进的。
  (2)家长对传统文化认识浅薄,难以开展相关活动。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家长或者学校某一方面的单方教育,更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规范体系中彰显得更加严峻和紧迫,家庭教育环境落后,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家校合作模式的失败,这一系列弊端都影响着传统教育的进程。有些家长认为传统教育是枯燥的,消极对待教师布置的有关系列活动及任务,学校举办的系列主题活动,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不参加。其实这不仅仅是家长一个人的事情,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则新闻,说的就是一位幼儿的家长因不满教师给孩子布置的传统手工贴纸作业,而找到教师,觉得因为教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还要下班帮助孩子制作而产生不快情绪。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们的榜样带头作用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乃至家庭教学中至关重要,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一举一动,家长的不及时沟通有可能就会影响到教师白天的讲课效果和成果。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家长应该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而不是反道而行。
  (3)缺乏专门针对传统文化的教师培训和集体教研。大部分未经培训的幼儿教师在专业领域和课程教学这两方面专业能力欠缺,而大部分幼儿园或者学前机构都没有专门的传统教育针对性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教学上明显吃力,由于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限制,在传授幼儿课程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模式混乱,不知道如何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知识点也会有部分的缺失,最后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结果不尽如人意。缺少与其他同事和专业教育者的沟通,使教学思路变得狭窄,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和业务水平,集体教研可以使教师们一起交流心得,交换教学经验和解决教学难题。学习是教师终生的任务和义务,学习使教师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思想得到升华,这点恰恰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没有做到的。
  三、我国幼儿园传统文件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系统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传统教育的文化活动时,应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节课内容,知道传统文化包含哪些领域(如古典诗词、书法、绘画、民间剪纸、传统节日等一系列内容及活动),应实地调整讲课内容及讲课形式,选择易于儿童接受的形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和创造性并存的讲课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易于幼儿接受。例如,根据小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可以设计简单的古诗儿歌等幼儿乐于接受的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中来。还可以根据中班幼儿乐于展示、好奇心强烈的性格特点,开展千字文、三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范本识读大赛,既教会幼儿知识,又调动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国学风气的养成。大班幼儿相对来说较为成熟,思维和身体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可以设计传统手工制作活动,通过制作粽子、葫芦、灯笼等传统节日代表性物品,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形成的悠久历史。   (2)家长改变错误观念,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共同促进家园合作顺利进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积极配合是学校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家长应改变以往错误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孩子的进步与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期盼,家长应对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积极响应,帮助老师共同监督传统活动的开展进度,并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只有家园一体,学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家长要成为老师和学校工作的助推器,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作用。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成立家长帮扶委员会,成立自治家长委员会,家长交流委员会还有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定期开展交流,分享彼此经验和疑难问题,由教师或相关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解答,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引进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经验,听从和遵循教师的建议和解释意见,然后应用到实际幼儿教育中,把家园合作效应成果最大化。
  (3)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教育资金投放力度,定期举办教师研讨会。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发放投入教育资金。学校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高薪聘请有经验的学校教师和专业领域的相关学者,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为传统文化教育助力。组织教师参加业内教育教研交流会,分享自己对传统教育的理解,也倾听不同的声音,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更改测评方式,与时俱进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政府和学校还可以通过高薪聘请优秀的教育人员到学校来开展学术交流与开办讲座,共同研讨、共同进步。阶段性讲座最大的好处就是给教师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良好的政策支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決传统文化教育弱势的现状,但能从很大限度上缓解师资匮乏和普遍专业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学校及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邹静.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播途径[J].儿童与健康,2011(11).
  [2]左雯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2007(8).
  [3]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张芳.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上海托幼,2008(11).
  [5]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李红云.幼儿园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与对策[J].教育·科研,2006(20).
  [7]李红红.当代幼儿亟需地方传统文化滋养[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8]李珊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9]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李雪艳.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澳、德、英三国实践教学模式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26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