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转型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互联网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尤其对于电视媒体行业,电视媒体行业强调实时性,因此互联网的使用给电视媒体行业带来了转型,本文主要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转型进行分析,了解电视媒体转型面临的问题以及迎接的挑战,通过对电视媒体转型提出一些意见,以帮助电视媒体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动电视媒体与新型媒体更好的进行融合,实现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转型
  随着经济的进步,高科技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计算机网络促进了我们生活的转变,也给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转折点。现如今,传统电视媒体正在迎接着新型媒体带来的挑战,我国网民人数不断攀升,走在路上几乎所有人都在用手机进行新闻的查阅或者观看节目,微博、微信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客户群体。新型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占据着很大的优势,电视媒体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成为了电视媒體人员关注的重点。
  一、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转型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专业人才
  不论在各行各业,人才都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电视媒体行业也不例外,但是在当今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对于电视媒体行业的敏感度不够,虽然电视媒体行业的工作人员并不缺乏,但似乎都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对于电视媒体的工作的活力。对于电视媒体行业转型的现状意识不足,无法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趋势。专业人才缺乏第一点表现在传播策划人才缺少,传播策划人才对于提升电视媒体节目传播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现今电视媒体工作人员还是秉持着过去的经验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模式不够了解,与互联网不能进行良好的融合,不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第二点就是人才培训体系的缺失,部分电视台对于招聘来的人才缺少一个严格的培训体系,在上岗之后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能了解不充分,培训的流程环节缺乏,培训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对于人才的发展不利。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人才对于融媒体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一个了解,对于招聘人员的创新能力了解不够,并且在培训过程中往往采取集体培训的方式,对于老员工以及新员工的不同需求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培训不具有针对性。从而导致电视媒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动力,对于电视媒体行业的转型不利。
  (二)无法满足受众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已经发展起来,并且还有很多自媒体,可谓媒体行业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各种媒体信息传播呈现多样化的发展。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因此要想提高收视率,促进电视媒体行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在进行电视媒体创新以及扩宽传播渠道的过程中也应把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自己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目标。就目前电视媒体发展的形式看来,电视媒体行业已经意识到了需要与新媒体进行合作,拓宽发展渠道,与新媒体进行了融合,但是电视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缺乏创新,许多电视节目出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一个电视节目获得成功的同时,其他电视台纷纷进行效仿,导致观众对这类电视节目审美疲劳,缺乏新意,渐渐就会失去观众群体。因此,电视媒体要将眼光放长远,在满足短期利益的同时,要对观众的审美兴趣进行预测,了解观众的想法,对节目进行创新,吸引观众观看,这样才能让电视传媒实现长远发展。
  (三)观念陈旧
  当前形式下,仍然有部分电视媒体工作者没有意识到电视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仍然存在着电视媒体是给予者,而观众是被动接受的心态,对于新媒体的转型升级有一定的排斥现象,对于新媒体没有深入了解,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缺乏信息开放共享的意识,观念陈旧,对于自身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位,这对于电视媒体转型来说非常不利。
  二、解决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转型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培养
  电视媒体对于人才培养应该加大重视,了解到人才对于电视媒体转型的重要性,对于人才的招聘应该对人才对于当今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了解人才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并且在招聘时进行严格审查,要选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才能促进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并且在招聘过程中要了解人才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对于新媒体有一定的了解。电视媒体在进行人才的岗前培训时,要根据电视台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对培训的方式以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安排,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培训内容紧跟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人才了解自己在岗位上应该进行的工作职能,同时电视媒体人员应该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要时刻吸收先进的思想以及技术,对于新思想要积极吸收,善于转变自己的观点。电视媒体要鼓励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提出创新想法并且对电视节目做出贡献的员工应该予以奖励,这会有效促进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升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微信、微博的能力,关注外界的发展动态,做到节目具有实时性、高效性,第一时间给予观众最新信息。
  (二)转变观念
  电视传媒工作人员应该对新媒体加强了解,又有对市场变动的敏感度,对于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对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及了解,旧观念要抛弃,对于自己的定位要进行全新的探索,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对信息垄断的时代,各种新型媒体已经实现了创新发展,更加符合大众对于信息的追求,因此电视媒体要转变观念,电视媒体的领导层应该对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媒体转型加强重视。应该对于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关注大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积极接受大众给予电视媒体行业的建议,对电视节目进行改进,大胆突破阻碍,对于转型所面临的未知不要退缩,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同作用,才能打破对于新型媒体的偏见,树立对新型媒体的正确认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到传统的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对立的形式,而应该户型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只有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态度才能让电视媒体实现长远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下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三)完善电视媒体内容
  电视媒体的节目存在互相模仿的现象,各种相似的电视节目共同播出,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因此电视台应该对其他先进的电视节目进行借鉴,比如欧美、日韩的综艺节目很多都具有创新性,并且在本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本身的节目也可以作为成功的典范,因此电视台应该对外国优秀节目进行引进,并且在引进的过程中了解观众的观看需求,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使之符合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通过对国外的引进学习,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同时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与新媒体进行合作,比如与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合作,将电视节目在平台上进行传播,一定能够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另外,电视媒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APP,通过把电视节目在APP上进行传播,让观众了解更多的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提高收视率,发挥品牌效应。
  (四)充分利用融媒体思路
  现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很大不同,并且对于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对立的,应该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融媒体进行转型升级。智能手机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大的优势,方便快捷,使人们了解信息的首选方式,因此电视媒体要与手机APP相合作,建立属于自己的公众号,将各种信息在公众号上进行传播,可以引导人们观看,增加观众数量,提高自己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力,打造知名度,建立品牌。也可以对节目进行预热,在上新节目之前通过融媒体将话题引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对于话题进行讨论,提高人们对于节目的兴趣,在预热过后将节目进行播出,可以有效使观众更好的接受节目,并且在观众本身对节目有兴趣的前提下,提高电视媒体的收视率。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途径上也应该多加思考,在现代生活处于快节奏的环境下,人们对于在电视上看节目已经越来越少了,在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段,可能大部分的人们刚刚下班回家,没有时间在电视上观看,这就要求電视媒体在信息传播方式上进行转变,利用电台传播信息的方式,让人们在上下班的途中,在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上收听到当日的热点信息,对于发生的实时热点有了解,满足了人们对于获取信息的追求。但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电视媒体部分电视节目内容较多,时间较长,在电台上的传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进行内容的调整,更加符合受众需求。
  三、结语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与过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媒体行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需要进行重大变革,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型媒体要进行融合,转变发展方式,管理人员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对于电视媒体是一个机遇,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进行创新,切合受众的品味,这样才能使电视媒体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娜.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电视媒体的转型 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8(23):105-106
  [2]黄正丽.论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突围[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37-38
  [3]陈来源.“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转型探究[J].今传媒,2018,26(11):93-95
  [4]董玲玲.县级广播电视融媒体发展策略探析[J].科技传播,2018,10(21):12-13
  [5]刘文.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推进融媒体发展分析[J].科技传播,2018,10(21):34-35
  [6]郑敏.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制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8(20):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12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