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端庄灵动 慧融西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神秘的丝路重镇“敦煌”,文艺慧融,贯通西中成为佛教艺术的博物馆。彩塑和壁画艺术,题材丰富,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敦煌彩塑塑绘结合,完美大气至今放射着绮丽的光芒。尤以254窟中的佛造像和壁画,透着强烈的宗教色彩和飘逸洒脱的艺术特色,体现出融合美,成为北魏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后通过消化、吸收和改造,逐渐走向中国化。窟中无论是中心塔柱式结构还是佛造像和辅壁画的中心式构图都是西中交融后的特殊形式。融变后的佛造像形态优美柔曲,神情慧灵慈悲,壁画表现淋漓尽致,美妙绝伦,完美地弥补了佛造像表现的不足。画师独具匠心,大胆创新、成为彩塑艺术的典范。
  关键字:端庄、灵动、慧融、佛造像、艺术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中能感觉出佛教文化在南朝时的兴盛。丝路重镇敦煌汇集并开凿了大量的石窟,自佛教传人中国后,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融人了中国的风格。尤其是佛造像和壁画艺术在不断适应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不难找出佛教的东渐路线及其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沿着漫漫丝路,历经岁月从炎热的印度传到寒冷的犍陀罗地区,再跨过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翻过茫茫戈壁滩,在敦煌交汇进人中国的广大地域。其艺术表现形式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从窟制、造型、构图和神态表现上都体现了文化审美和技法技巧等方方面面的慧融,用彩塑和绘画把特定的艺术美凝固下来,让我们去反思批评、借鉴传承。
  一、兼容并蓄的融合美
  中国老子。孔子的诞生与印度释迦摩尼的诞生时期大致相同,但地域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其思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佛学东渐在丝路敦煌交融汇合,产生互融的新形式。特别是敦煌254窟佛造像的特征可见一斑,窟中中心塔柱正面的彩塑是交脚的弥勒佛像,是整个洞窟的主尊,其它彩塑分布在洞窟龛内、四周是信众观像礼拜的地方,这与西域当时流传的弥勒信仰有关。从造型和技法上看,弥勒彩塑身体比例准确,神态自然、庄严,面带笑容,高而直的鼻梁,匀称而健美的躯体上不难看出印度、西域的特征。交脚弥勒佛身着袒右袈裟,衣纹层层紧贴于身,这种表现手法是传自印度,魏晋流行的“曹衣出水”效果。从审美角度讲,由于印度地处热带,造像大多着衣较少且体型短胖,体现一种雍容之美。犍陀罗地区又受到希腊造型特点的影响,佛造像面相鼻高,唇薄脸型方圆适中,而六朝时期的人物表现以清瘦为美。这些特征和审美的融合反映了外来佛造像艺术在敦煌的演变,体现出兼容并蓄的融合美。
  敦煌石窟的最大特点是塑、绘两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彩塑是主体,壁画因塑像而成,起辅助作用。作为辅壁画的表现也体现出了上述特征,墙壁四周四幅壁画的故事内容、人物表现等既体现了西域的文化又表现了飘逸潇洒的东方美。但形式上的变化不能掩盖内容上的表现,象“摩诃萨捶舍身饲虎”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老虎啃咬个横躺的人是全画的焦点; “尸毗王割肉贸鸽”歌颂了尸毗王这个被崇拜的形象;“难陀出家因缘”表现出人间生活画面的情景: “降魔变”中释迦牟尼端坐莲台中心,神定自若;背光四周,张牙舞爪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魔众六神无主;菩提树生机勃勃。画中透过感人的故事和那些古怪离奇.匪夷所思的魔怪世界,体现了画师们非凡的想象力。这些内容和表现很好地弥补和丰富了佛造像的不足。从侧面也体现了兼容并蓄的融合美。
  二、表现形式的构图美
  敦煌254窟是北魏典型的“中心柱窟”之一,是由印度传入西域和敦煌后融合中国传统的思想而形成的结构。洞窟中心矗立方柱并四面开龛,内塑佛像,窟壁左右对称,分别绘有壁画。窟内正中的交脚弥勒佛彩塑整体构图符合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塑像虽然双臂已残,但也能看出对称带来的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所披袈裟坦露右臂,两腿交叉放在中间,呈现均衡之美,表现出佛造像慢慢从原来两腿双盘,脚心朝上的坐姿,向自然活泼的世俗化演变,让朝拜者更容易接受,在艺术表现上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在辅壁画中也符合“中心构图”规则,并通过一个典型的画面表现故事的全过程,这在敦煌其它壁画中是极其少见的。如壁画“降魔变”中的构图,释迦摩尼居于画面正中心,莲花座、背光和菩提树左右对称呈弧形展开,释迎面容安详,气定神闲。四周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魔众围绕在周围,用力向释迦袭来,都被释迦散发的由内而外的慈悲所化解,最终臣服拜倒在释迦的脚下。中心式构图以对抗性和突出性特点而被流传下来,传到敦煌与中国文化交融,被后人称为永恒的构图,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其它三幅壁画也是中心式构图,作为辅助很完美地弥补了彩塑在表现上的缺陷,同时也使整个洞窟变得丰富多彩。
  三、形态动作的刚柔美
  北魏初期,佛造像还可看到较强的犍陀罗佛像的影子,体态健美而粗犷.威严而雄壮。动作不大但较自然,在体现宗教圣洁之外还具备了当时社会人性化的美。除塔柱正面的交腳弥勒佛彩塑外,在中心塔柱的另外三面还塑有交脚菩萨和禅定佛像。虽然这些彩塑动作较小但生活气息较浓,在形态塑造上,为表现禅修,塑像者将禅定佛像表现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但经过长年累月苦修,一心要达到佛境界的坚强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相反,正面的交脚弥勒佛像则面带笑容,身健体壮,似乎要把人们引向美好无忧的弥勒世界。还有塔柱四周的影塑,众多的供养菩萨,有的双手合十,动作虔诚:有的手捧鲜花,动作恬静可爱,更加体现出浓郁的生活姿态。这种形态动作上的刚柔在佛造像上体现的完美而到位。
  配合佛造像在动态上的刚柔美,壁画在众多人物形态动作表现上,也体现出较强的刚健和柔曲之美。如壁画”降魔变”中,外围魔众的动势十分强烈,有一种与释迦全力一搏的刚劲,这也正从反面表现了释迦在成道之路上所经历的非常磨练。古代画师巧妙地应用中心式构图将画中众多的元素统一起来,使力量感和对抗性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反身发力的动势与汉代马王堆出土的神怪反身发力的动势极为相似,如出一辙,这一动一静,充满了力量与意志的较量,凸显了刚柔之美。
  四、慧灵统一的神情美
  石窟中的彩塑造像,足以偶像膜拜、寄托内心和再现喜怒哀乐而存在,一开始便是人间和社会的折射反映,佛教文化从印度、西域传至敦煌后,开始了西中文化的融合,之后影响中国的广大地域,因此佛造像在神情的塑造上出现了相应的微妙变化。总体上北魏佛造像继承了印度佛像庄重肃穆、恬淡平静的特点,表现出了超凡脱俗、洞察世间的神情智慧。254窟主彩塑交脚弥勒佛动作不大、体态健硕,面相圆满略长、眉弯眼鼓、鼻隆通际,面容端庄含笑、充满智慧与慈爱,似有把众生引往弥勒世界,这与六朝时的动乱和人们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吻合的。但佛造像身体比例匀称,薄衣细腰又受到了中国当时以清瘦为美的审美影响,灵动活泼。西中结合,出现了北魏佛造像端庄清秀,平静温雅的神情美。中心塔柱背后的交脚菩萨则丰满圆润、神情安详,姿态自然更给人以精神与心理的慰藉。塔柱四周的影塑供养菩萨身形较小、神态生动活泼毫无做作之感,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佛像集慧灵为体,完美地体现了内外统一的神情美。
  但北魏早期洞窟的彩塑较少,主要以壁画辅助表现气氛,形成塑绘互补的格局,在辅壁画的众多造型中也体现出了这种神情美。如“降魔变”壁画中释迦的宁静,魔众的狂热,体现出众多角色的丰富形象和心态。双头怪的贪欲神情:骷髅怪的嗔痴执着;众魔怪的扭曲情态等,合力向释迦进攻,而释迦神定自若,用智慧使众魔化为菩提。最为精彩的是壁画下方左右形成鲜明对比的魔女们,她们有得袒胸露体,各展媚态诱惑释迦,有的悲观叹气,表现出春心未泯的沮丧,但都不为释迦所动。这种戏剧性的表现手法把反差拉到了极致,令人过目不忘。
  五、结论
  古老而神秘的敦煌彩塑、壁画艺术,是佛教东渐与东方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特有的风格和气质,其凝固的艺术美,必将影响东西文化的交流与延续,也为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鉴赏丛书第一辑第一分册(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12
  [2]陈才俊唐诗三百首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0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