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大类招生体制下班团建设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大类招生的培养方式,传统的班团建设出现了不适应新的招生模式的问题。本文对大类招生体制下,传统高校班团建设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专业引导教育、建立学生管理大数据、开发网络教育平台等措施,促使大类招生在专业分流工作后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班团组织,班主任工作顺利过渡。
  关键词:大类招生 班团建设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138-02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大类招生就是改革中一项重要举措。大类招生是指在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将相近的学科门类进行合并招生,不再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的一种新的招生模式。新生入学后,经过一年或者两年的通识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在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院根据社会就业导向,专业师资力量等因素,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成绩、个人兴趣、职业规划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双向选择,再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因其具有选择更理性、学生对所学专业更有兴趣、高校内部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优化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和认可。大类招生体制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招生的同时,也给高校的班团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
  一、大类招生给高校班团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1.专业选择不均衡,班级成绩不均衡
  学生进入高校后,经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再进行专业分流,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业填报的盲目性。但是在重新选择专业时,学生往往趋向一些“热门”专业,这就造成了专业班级之间成绩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集中于某一专业、班级,而成绩相对差或者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则集中在其他专业班级,由此产生了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循环模式。学生成绩相对较好的专业、班级逐渐成为优势专业,占用更多的优势资源,班级内部的竞争压力增大。而学生成绩相对较差的专业、班级逐渐成为劣势专业,有学业问题、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多,这给专业和班级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力,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2.重组班级凝聚力不足,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
  新生在入学之后,经过一年或两年的通识教育和基础学习,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适应,与班级同学建立了友谊,对原班主任和辅导员建立了信任和情感依赖。刚入学的学生一般是初次离开家庭,独自在外学习,在经过军训等各种集体活动后,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和集体意识,班级形成凝聚力。进入重组班级后,学生需要重新建立社交圈。由于原有的社交圈成员还在,仍然以室友等身份出现。这就造成新的社交圈难以建立,对新班级的集体意识谈化,归属感、集体荣誉感不强,新班级缺乏凝聚力,新班级的班主任和班委工作难以开展。
  3.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难度加大
  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带领熟悉大学校园生活,彼此建立起感情和了解。在专业分流之后,重新组建新班级,班主任和辅导员都要根据新的专业班级情况进行调整。学生要重新寻找归属感,而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重新认识和熟悉新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特长等。重新分班,是学生错过了与班级同学建立牢固社交圈的时机,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比入学时,学生更难与新班主任或新辅导员建立情感依赖和交流,与新班级同学更难形成联系。因此,班主任和辅导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做更多的工作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秩序。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加强专业引导教育
  学生在专业分流时,正确理性的选择是基于对专业的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学生仅通过专业介绍不能达到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因此,在做专业引导教育时,应该融入多种载体、多种形式。首先,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在对专业的认知方面比辅导员更具有优势,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与辅导员形成优势互补。一方面,专业教师帮助学生在专业方面答疑解惑,做好专业宣传,为学生做好专业知识保障和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辅导员帮助学生做好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综合考量,理性选择。其次,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创新活动,通过实践了解专业、认识专业。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实验室,听专业教师的主题讲座等形式直观地认识专业。第三,开发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实时推送专业新动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的发展。
  2.建立学生管理“大数据”,做好工作衔接
  专业分流之后一个重要的工作难点,也是工作量激增的重要原因即是班级重组后,新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的熟悉工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在大数据中,除了学生的基本信息,还有学生的家庭情况、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思想、心理健康情况、评奖评优情况、贷款情况、获得资助情况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等内容。帮助辅导员接手新班级工作后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每一名学生的情况,特殊情况重点关注,缩短过渡期。
  3.开发网络教育平台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95后、00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利用广阔的网络平台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是重要举措。可以通过搭建QQ群、微信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平台,建立网上学习组、网上社区、网上团支部,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和社区发表自己的动态、学习心得或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活动等,用线上活动补充线下活动。一方面,可以使活动形式更多样、更灵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成长,学会认识和评价自我,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在集体中的价值。
  三、结语
  大类招生的实施是高校强化基础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其优势是显著的,对高校教育深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每个高校的培养政策不尽相同,在班团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也有所差别。因此如何构建适合的班团建设模式,是需要大類招生高校的全体师生共同思考、不断创新的课题,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城,田苏宏.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知识经济,2009(12):144-145.
  [2]陈小璇.高校大类招生班级管理与团学工作的现状和创新——以广东商学院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1(5):215-216.
  [3]颜梁柱,杨明婉.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125-126.
  [4]朱敏.大类招生对高校班级建设带来的挑战及对策刍议[J].科教文汇,2015(4):126-127.
  [5]杨赫岩,齐春雷,王勇,孙鹏程,刘竹.大类招生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新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2017(2):89-91.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42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