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梅戏在博物馆中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已经成为弘扬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黄梅戏是安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淳朴流畅,富有表现力,是展示安徽的重要文化名片。随着时代的变迁,黄梅戏的发展与传承遇到了新的困境,文章从黄梅戏与博物馆的融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从而探索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黄梅戏文化;博物馆;困境;探索
  1 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湖北黄梅因水灾大量难民流入安徽安庆宿松、望江一带,他们以卖唱乞讨为生,在此过程中,湖北的民歌小调和安庆地区的俗曲、歌舞逐渐融合,形成了黄梅戏的雏形。自乾隆晚期后,黄梅调的演唱在安庆各县逐渐流传下来,大量融入了安庆本地的曲调、舞蹈素材和生活题材,发展为安庆地方的生活小戏。从清道光到光绪年间,黄梅调逐渐从生活类的小戏表演发展为演出大戏,经过不断的吸收、学习,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戏曲种类,曲目不断增多,号称“小戏七十二本,大戏三十六本”。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黄梅戏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如《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等陆续上演。
  2 黄梅戏在博物馆传承中的困境
  安徽名人馆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是安徽省接待游客量最大的公共文化场馆之一,第八展厅“徽黄艺苑”对安徽的黄梅戏文化进行专题展示,可以说在对黄梅戏的传承中安徽名人馆走在了前列,但是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黄梅戏在传播中还有很多的困难。
  第一是传播渠道单一。目前,安徽名人馆对戏曲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图片和戏服的展示及戏楼的仿制为基本陈列手段,只能满足基本的参观需求,无法让游客产生文化兴致。第二是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博物馆大多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受编制的影响,很难引入专业的戏曲人才,大多是非专业人士从事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这样往往事倍功半,很难出成果。第三是戏曲社教活动缺乏。安徽名人馆年举办社交活动超过100场,但是关于黄梅戏的活动极少。
  3 安徽名人馆做法
  为了让传统戏曲文化“活”起来,安徽名人馆在以下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开展戏曲演出。为了普及和弘扬戏曲文化,安徽名人馆自2017年开始,积极向财政申报专项资金,开展“徽黄庐泗花”戏曲专项演出。以安徽名人馆第八展厅为舞台,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与合肥市演艺集团合作,为游客免费展演。在重要節假日及周末,我们每天安排4场经典戏曲演出,全年超过100场,年观看演出的群众超过10万人次,普及了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安徽戏曲文化,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举办戏曲讲座及展览。举办了“故乡的印记”——2016迎新春·安徽民俗文化展演节目、正月十五闹元宵——安徽名人馆“元宵节”戏曲专场、侯露女士从艺40载文艺专场演出、民间庐剧演员盛小五从艺30载文艺专场演出等,积极传播戏曲文化知识。最后,在社教活动中开展戏曲教育。2017年,为纪念严凤英诞辰87周年,安徽名人馆举办黄梅经典大家唱专题活动,通过电影《角儿——讲述黄梅戏名家严凤英的故事》走近黄梅戏,请市演艺公司专业人员现场演唱黄梅戏经典唱段,并邀请现场观众互动演绎,让游客亲身体会,普及、弘扬黄梅戏知识与文化。
  4 对黄梅戏发扬和传承的进一步构想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但是每个博物馆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要想把黄梅戏文化做大、做强,笔者认为第一应发挥公共文化理事会的优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向就是建立公共文化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可以整合各家资源,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优势,把黄梅戏文化和博物馆的特色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第二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传统黄梅戏演出主要通过舞台、电视、电影等形式,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较弱。如新版黄梅戏《女驸马》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创建真实情景;3D版本《牛郎织女》成为内地的第一部舞台戏曲,将戏曲与动画科技完美的融合,场景生动形象,让游客身临其境。现在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具备了3D甚至4D的观影功能,设备先进,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推动黄梅戏资源的深入挖掘。
  5 结语
  戏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在新形势下也要把留住戏曲文化精髓作为我们的重要工作,我们要多措并举,通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传播渠道的创新等实现博物馆与黄梅戏文化的深度融合,为黄梅戏的创新发展与传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安徽戏剧通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2]李丽钗.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以黄梅戏为例[J].文艺生活,2016(9).
  [3]徐冉.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困境与保护[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郭延龙,张燕翔.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下的戏曲传播模式变迁研究——以黄梅戏为例[J].艺术科技,201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96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