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做学生“心理保健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中专学校的学生不仅面临着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于成长的外在因素,还要面对生理成熟、内心茫然、世俗偏见、学业困难、就业压力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这些早已成为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如何捕捉该阶段中专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造就身心健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問题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131-02
  中专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及文化知识的不足,容易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生理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重视和处理好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学业,还会影响健康,从而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更有甚者会危害社会。据调查显示,男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率为45.6%,女学生心理不良率为52.8%,这种状况非但没有被遏制,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掌握中专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专学校学生的几种心理健康问题
  1.自信心不足,自卑感重
  中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学习成绩不好等问题,很少得到家人及周围人的鼓励,从而导致其自信心不足,做事谨小慎微,进取心不足,意志薄弱,不喜欢在公开场合展露自己,自我评价消极;还有很多学生家住农村,与城里学生相比经济状况差距明显,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这使他们觉得处处低人一等,容易陷于自卑之中,久而久之,和同学们关系疏远,导致心理受挫,逐渐失衡,产生不良念头。
  2.学习问题
  中专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成绩差的原因诸多,但大多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没有给予正确的沟通及教育方式,没有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容易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目标,懒散、懈怠,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对学习有倦怠心理,惧怕考试,从而导致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业。
  3.心理负担过重,情绪不稳定
  面对更迭迅速、纷繁复杂的社会,学生们不仅要适应新的环境,还要应对学习、生活交友、实习等过程中产生的挫折与冲突。因此,中专学校的学生所承受的烦恼和压力比同龄的高中生更重,更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取得好成绩时会兴高采烈,遇到挫折时会悲观失望,甚至一蹶不振。
  4.早恋问题
  中专学校的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突然从繁重负荷的升学阶段放松下来,青春期被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渴望通过恋爱来满足。有很多学生因沉溺于恋情而荒废了学业。
  二、影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社会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一些学生对前途忧心忡忡,当初那种向往美好生活的情绪一落千丈,心理严重失衡。近年来,网络技术高度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手机,变身“低头族”;还有一些学生每天沉溺于网吧,迷恋网络游戏,更甚者猝死在网吧里。这些社会现象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家庭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结果孩子们任性、放纵、好吃懒做,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独立性等。一旦进入中专学校,他们便感到压力增加,失去了原来的优越感,自信心也就荡然无存。此外,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过剩,期望值太高,一心指望孩子出人头地,结果无形中更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能考上中专的学生,往往被当作乡里的“状元”,而现实往往与期望相距甚远,这种反差使学生心态失衡,产生不健康心理。
  3.学校因素
  中专学校师资队伍的参差不齐,教育工作跟不上,德育工作力度不够。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学生的思想变化,一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还有很多中专学校学风不正,例如教师责任感不强,违法乱纪事件多发,学风差等,都会使学生滋生不良情绪,导致自卑感和失落感。
  三、应对措施
  面对不良的心理素质,种种心理障碍给中专生带来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这对中专教育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心理素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或健康信息的传播,它是有计划地进行心理障碍清除,加强情绪个性的改善与矫正,以培养健康心理素质为目的,开展系统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坚持讲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有益的科学信息,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难点、热点,有机、有序、有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要达到“三性”要求。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定期开展心理讲堂、心理咨询等活动,请专业的心理学医师、心理咨询师及教师讲授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知识;配备专业的心理学医生、教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个别心理健康指导,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宣传有效提高心理素养的方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多样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力戒“一刀切”和“整齐划一”的说教,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新颖、教学形式灵活;注意心理调查与心理自测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课堂教学与课余讨论相结合,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引导学生多看心理健康教育节目;组织班级团队活动,让学生们相互之间加强探讨交流。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多数学生通过活动得到训练、辅导、暗示、感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心理教育要注重实效性
  没有效果的心理教育就是无效的教育、失败的教育。有效的心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效果。例如,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把心理健康纳入学校素质教育中来,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诸多因素,使学生具有较为完善的塑造功力,做到有效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
  四、结语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面临着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成长的因素。生理成熟、内心茫然、世俗偏见、学业困难、就业压力,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们的心理,成为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力量是无穷的,在工作中如何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理解、引导、激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做到知难而进,遇挫不馁,都是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增进自我,开拓创新,做一名合格的“心理保健医”。
  参考文献:
  [1]王惠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时代教育, 2017(8):90.
  [2]邱香.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考,2017(24):284-285.
  [3]任彩红,梁瑞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心得[J].统计与管理,2016(12):166-167.
  [4]蒋永忠.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旬刊,2016(11):157-158.
  [5]王瑶.新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学术论坛,2013,36(2):211-214.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7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