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等事件的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研究双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剖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重视度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加强书院文化传统建设、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双院制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3-0130-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部分高校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依据学校的发展和特点,借鉴西方学生管理模式。传承我国高校教育传统,践行双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同时,由于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双院制的优势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培育德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双院制的内涵
  双院制指的是学院和书院。学院和书院是并行的学生教育培养机构,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教育、科学研究等教学工作;书院以学生公寓为中心,主要负责学生的通识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等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
  1.中国古代书院制
  在中国古代,书院是融教育、讲学、议政、藏书于一体的独立教育机构,主要是私人或官府设立传播文化、研究学问、发展学术的重要场所,它有别于官学和私学的教学系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始于唐朝,唐玄宗在京师长安设立了丽正书院,初期的书院用于存放各类书籍的馆藏。宋代,书院则成为老师们授业解惑,提供教育功能的场所,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明清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发展到后期,书院直接成为了民间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发展的文化交流平台。
  2.中国当代书院制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的书院育人模式,传承了中国古代书院制的基础,借鉴并吸收了西方国家的住宿制管理制度,形成一种新型高校育人管理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生是最早实行书院制模式的高校之一,2005年成立了文治苑,该书院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学校把相对集中的公寓楼公共区域划分出书院,成为了一个社区[1]。2005年,复旦大学为培育全面发展的高校学生,通过开设4个书院,打破了同一院系同一专业聚居的传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沟通交流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2]。
  二、双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合理的方式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或集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治疗的一种管理过程[3]。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普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双院制背景下,能够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深入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很多,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因素等开展。刘刚领指出,在高校的整体育人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但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深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途径[4]。高迪等通过分析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并开展大学生焦虑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患病率为22.73%,抑郁患病率为29.32%,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5]。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低
  目前,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基本都会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同时也会开设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但学校通常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学术研究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重视度不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未能给教师提供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
  书院的高校思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学风建设、资助工作等日常管理上,关于大学生的心理排查工作,一般会通过咨询心理委员或寝室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排查出有抑郁、人际交往等问题的学生,但未能深入大学生中,全面了解所带学生心理状况。
  2.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心理健康宣传、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大部分高校学生只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全面排查学生的心理问题,大二、大三没有再进行其他专业的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试也往往是试卷或论文的形式,未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考评。
  同时,针对排查出的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只是简单地谈心谈话,心理咨询老师未能给予这部分学生专业的、全面的心理疏导,没有提供解决途径,有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因此,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心理健康制度。
  3.学生参与度低
  为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和书院会适当开展环境适应指导、提升信任感、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在活动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低,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同时,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低,很多学生不会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缺乏参与心理辅导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1.加强书院文化传统建设
  在书院制背景下,书院应充分利用书院传统文化,结合书院制的优势,深入学生群体中,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书院可以在宿舍公共区域打造宿舍文化长廊,搭建书院谈心谈话室等形式,营造优良的文化传统氛围,通过书院文化传统的熏陶,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书院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构建学生交流的平台,增强学生与学生的亲密感和信任感,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2.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基础。学校应鼓励高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制定人才激励制度。
  学校应该适时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系统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书院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分享心理案例和特殊学生的管理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书院、学院、学生中,通过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心理咨询中心要加强心理危机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处理流程,针对心理危机学生,心理咨询老师要定期为这部分学生提供科学的、有效的、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并能够持续为其提供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顾玲玲.书院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及路径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29(1):129-133.
  [2]邱永建.“双院制”下独立学院学生工作新探索——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8(2):87-90.
  [3]曹缨,姜春燕.大力推进健康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D].南京医科大学,2006.
  [4]刘刚领.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及实践途径[J].黑龍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9):105-107.
  [5]高迪,张红杰.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现况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9,36(4):41-46.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3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