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遗”视角下的凤翔泥塑文化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在艺术领域逐渐掀起的“民间美术”风潮逐渐增加了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凤翔泥塑作为陕西民间美术的重要代表,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产物,也是当地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凤翔泥塑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从艺术语境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凤翔泥塑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研究了在“非遗”视角下凤翔泥塑在当代艺术市场所面临的新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文化;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视觉美学。陕西是民间艺术的荟萃之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民间文化。凤翔泥塑就是陕西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特色和美学研究价值。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显得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适宜,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繁衍也不断受到冲击。因此对其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让泥塑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把握其变化的规律性和方向性,因地制宜选择一条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显得至关重要。
  一、凤翔泥塑产生的渊源
  悠久历史文脉:凤翔县历史悠久,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先秦曾有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秦始皇加冕之地。相传秦穆公之女善于吹笛引来华山隐士,两人情投意合,有情人终成眷属且乘凤凰而去,故以此意取名为“凤翔”。凤翔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关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交通要道。悠久的历史激发了当地劳动人民对美好艺术生活的向往,促使当地形成了特有的泥塑文化,孕育了悠远深厚的民间艺术形式。
  文化积淀丰厚:“东湖柳、西凤酒、女人手”是被誉为西府三绝的凤翔文化。东湖是北宋时期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植细柳、栽莲藕、扩建饮凤池并且修筑亭台楼榭。西凤酒则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女人手,就是凤翔民间工艺的代名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凤翔泥塑。据说,明朝朱元璋称帝后,第六营士兵驻扎在此,便命名为六营村。这些士兵中有许多原籍是江西景德镇,有独特的泥塑和制陶手艺,这种特殊又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凤翔泥塑文化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二、凤翔泥塑文化的传承发展
  任何艺术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时代的要求,凤翔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也出现过兴盛和衰败。早在新石器时代,凤翔泥塑文化就受到了军事文化的熏陶;元末明初,朱元璋义军驻守六营村时一批来自景德镇的士兵开始制陶捏泥塑,逐渐变得兴盛起来;改革开放时期,泥塑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和祈福求愿的重要精神寄托,是六营村经济收入的重要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小商品的兴盛,泥塑不再适应市场需求逐渐衰弱;“九五”经济计划后,社会重新对民间艺术和文化热情的高涨迎来了一次突破性发展;2002、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泥塑马和羊为图案的生肖邮票;随着申遗热潮的兴起,2005年凤翔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的收藏和参观。历史的演变再次证明,社会的变革是以文化的大洗礼、大融合为代价在不断地重复进行,民间美术所绽放出的艺术魅力与持久影响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无法替代的,凤翔泥塑必须兼收并蓄地学习其他艺术,这样才能在当代艺术文化的搏击中不断前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凤翔泥塑所面临的问题
  传承方式片面化。通过走访发现凤翔泥塑生产地集中在六营村三组,主要由胡姓家族成员组成,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承。每个家庭都只坚持自己家族传承的造型、色彩等,并且认为只有自家的泥塑才是最正宗的。六营村内大多数手艺传承者年事已高,思想比较保守,并不愿意将手艺外传。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冲击,大量的年轻人员外出打工,年轻一辈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速度跟不上经济与技术发展的要求,影响了泥塑工艺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产组织方式简陋。凤翔泥塑的名声在不断扩大,生产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生产设备过于原始,很多步骤都需要人员来一次次操作,这样并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也不能更好的保护其特征性。且凤翔泥塑在外包装上还是比较粗糙,体现不了泥塑艺术的魅力所在,影响了它的市场价值和文化影响。
  缺乏创新,千篇一律。凤翔泥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的造型色彩和内容很难脱离传统社会文化。我们不可否认凤翔泥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次发扬,保留其核心内容是我们现代年轻人的责任和使命。时代在不断发展中,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原始的千篇一律的内容已经不再满足时代变化的需要了,所以凤翔泥塑需要大胆的创新,在发挥它优势的基础之上,推出新品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艺术性市场发展速度缓慢。凤翔泥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速度慢,规模小,资金严重匮乏。没有充足的资金扶持泥塑艺人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再加上对艺术市场的认识比较狭隘,它原有的艺术文化内涵逐渐流失只停留在表面,制约其艺术性市场发展。
  四、凤翔泥塑未来发展的新思考
  1.提高保护意识,发展地域特色
  凤翔泥塑作为“非遗”的重要项目,未来发展应围绕了解、发掘、保护、研究。这需要政府机构引导,明确保护措施,落实资金投入力度,打造特色乡村“非遗”基地。对当地的传承人加大保护,注重对年轻人手艺的培养调动其积极性。凤翔泥塑在创作之初,民间艺人在沿袭古代兽面纹基础之上对十二生肖进行加工创作出符合关中当地的审美取向,有一定的地域特色。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仿品不断出现,随意的模仿和修改使其失去了本有的地域特點,所以在今后应该加强对原产地的特色开发和培植,提高保护意识,发展地域特色。
  2.培育文化市场,打造特色产业
  凤翔泥塑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族文化以及地域特色为背景,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市场规模满足市场需求。调动生产者及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培育文化市场的建设,是泥塑文化生存的有利条件。在保护特色知识文化产权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宣传力度。鼓励手艺人组织民间文艺表演,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链,通过展览、拍卖、网上销售等方式打出“凤翔民俗文化”口号,打造当地特有的文化产业品牌。
  3.转变保守观念,非遗走向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它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存留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希望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得以传承和创新。在以前的“非遗”保护中我们更多的只是去呼吁大家重视起来,从而失去了保护的主动权。学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把“非遗”引入校园,开设相关的泥塑文化教育课程,让学生从小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熏染,起到传承保护作用,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凤翔泥塑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凤翔泥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国家、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民的共同使命。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杨萍.凤翔泥塑当代变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
  [3]王晓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4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