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视域下俄(蒙)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是中蒙俄经贸往来的中心枢纽。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和推进为满洲里学院的俄(蒙)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满洲里学院俄(蒙)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所需的俄(蒙)语人才特点,提出了俄(蒙)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中蒙俄经济走廊 俄(蒙)语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3.018
  Abstract As the largest land port in China, Manzhouli is the central hub of sino-mongolia-russia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economic corridor between China, Mongolia and Russia provid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ussian-speaking talents in Manzhouli Colle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Russian (Mongolian) talent cultivation in Manzhouli College, and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ssian (Mongolian) language talents required by the "China, Mongolia and 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ussian (Mongolian) language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China, Mongolia and 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Russian (Mongolian) language talents; talent training
  1 內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蒙)语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地处中蒙俄边境满洲里市的本科院校,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成立于2008年,是内蒙古大学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的地缘优势,开设俄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法律、旅游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学院现有在校生约2500人,其中俄语专业学生约400人,蒙授生约305人。除了俄语专业学生和蒙授生,全院学生均开设第一学年的“基础俄语”课,蒙授生开设第一学年的“基里尔文”。这不仅切合国家“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背景,也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必要的俄(蒙)语人才储备。满洲里学院培养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去俄罗斯、蒙古国的高校继续留学深造,有一部分学生考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学生留满洲里的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工作。经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以及汇总用人单位的反馈,发现满洲里学院的俄(蒙)语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1 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
  俄(蒙)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仍围绕各类外语等级考试实施,这导致学生考试答题可以,但实际听、说、读、译的应用能力较差,脱离了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导致毕业生工作后不能很快的适应新的工作,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行业文化还需要用人单位的进一步培训。
  1.2 实践能力薄弱
  满洲里学院俄(蒙)语实习实践课程较少,如相关师资的紧缺导致俄语同声传译实验室一直处于空闲状态;由于实习实训基地的缺少,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处于形式或空白,大部分课程仍采用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将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环境。这导致毕业生工作后的口语翻译等能力薄弱,不能顺畅地交流,不能准确翻译某些专业词汇,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实践能力大大影响甚至阻碍了对外交流的深入进行。
  1.3 基里尔文教学待完善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也需要和毗邻国家蒙古国的经济合作和往来,因此也需要大量的蒙古语人才。“基里尔文”是蒙古国的语言文字,针对满洲里学院的蒙授生开设“基里尔文”,挖掘蒙授生母语的天然优势,培养蒙古语+专业型人才,这也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输送人才的另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满洲里学院的“基里尔文”,开课形式不完善,开课师资薄弱,课程体系设置和师资力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2 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区域发展所需俄(蒙)语人才特点
  2.1 俄(蒙)语+专业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在经贸、运输、能源、金融、旅游、法律、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对俄(蒙)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对人才要求呈现出跨专业的特征,需要既精通于俄(蒙)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又通晓经贸、金融、法律、旅游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说明外语技能和翻译目标的专业知识同等重要。
  2.2 高素质的复合型俄(蒙)语人才
  复合型俄(蒙)语人才还要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从文[1]“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可知,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外语人才的时候,优先考虑综合素质,说明企事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个人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需求的俄(蒙)语人才还要拥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团队服务意识。说明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外语技能及专业知识都非常重要。   2.3 有创新能力的俄(蒙)语人才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也是提高企业和个人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较强的俄(蒙)语人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所以学院人才的培养应结合中蒙俄经濟走廊建设和跨国合作领域,培养集俄(蒙)语言技能+专业技能+高素质+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3 满洲里学院俄(蒙)语人才培养对策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以语言为基础,只有语言相通才能更好的进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只有语言相通才能民心相通。满洲里地处中蒙俄三国的交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直接面对着国际市场,作为联通俄、蒙的优势地区,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俄(蒙)语教学,探索符合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创新俄(蒙)语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俄(蒙)语+专业的培养方式,一是丰富语言课程,在俄(蒙)语专业课程建设中渗透国际化元素,通过外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国际交往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二是构建多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融合机制,建立外语与其它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辅修其它专业双学位,拓宽专业口径,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培养俄(蒙)语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根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对人才的需要,满洲里学院的俄(蒙)语教师应该掌握相关语言国的多元文化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能力。其次俄(蒙)语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拓宽其它专业领域知识。学院每年派老师去俄罗斯、蒙古国的高校继续深造学习或到国内其它高校,进行访问学习,教师们借此提高自己的语言专业能力以及其它专业技能,从而使自身具有外语+专业的双重能力。此外,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研究、国际会议及论坛,通过广泛的交流,了解专业最前沿、最新的动态。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知识、行业动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创新性思维,从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俄(蒙)语人才。
  3.3 加强与俄(蒙)国外大学多学科、全方位交流
  满洲里学院自建院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的几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之后,第三学年去俄罗斯的合作办学高校学习1年。由于中俄教育体制的差异,满洲里学院的合作办学仅局限于俄罗斯的几所高校的合作,局限于俄罗斯语言文学方向,属于语言的继续进修和深造。目前,没有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没有开拓跟蒙古国高校的合作办学。如何根据我国对俄罗斯、蒙古国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实际往来,选择俄罗斯、蒙古国高校的相关优势学科专业,培养俄(蒙)语+专业的特色人才,这是学院中蒙俄国际办学探索的一条路径。通过国际办学促进了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提升了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4 做好国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满洲里学院在国内实训手段单一,实训基地还不完善。一方面学院应选择满洲里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作为学校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亲临企业或单位的工作现场亲身体验,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欠缺,这样以后的学习就会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尤其是经贸、商务的翻译人才的培养更有必要通过这种身临其境方式接收市场的检验,避免与现实的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学院依托俄罗斯、蒙古国毗邻地区高校和在俄罗斯、蒙古国的中方企业,建立俄罗斯、蒙古国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俄罗斯(蒙古)语言环境以及国外职业实习实训的场地。使学生了解俄蒙异国文化,增加对俄蒙的感情,提高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
  4 结束语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市乃至内蒙古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俄(蒙)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作为地处中蒙俄边境的本科院校,满洲里学院应该顺势而为,积极探索适合学院生存和发展的俄(蒙)语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同时,加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力求做到学生、学校、地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张洁.“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外语人才的需求变化及培养建议[J].前沿,2017(10):94-99.
  [2] 陆娟.“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1-104.
  [3] 姚淑贤,赵晓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培养外语人才的对策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5):44-48.
  [4] 鲁珊.“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228-2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5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