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深度,提高学习效果。该文以管理学课程为例,系统分析了混合式课程实施的原因、如何实施以及下一步实施中的建议,为混合式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管理学课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a)-0144-02
  1  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原因分析
  1.1 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国家教育部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混合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与网络线上学习的综合体[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在线上给学生也提供了学习资源,课堂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式灵活,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为主要目的。同时课程考核内容更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而非以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成绩。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成为教学的主体,很好地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1.2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管理学课程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和全面地掌握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为构建学生全面知识结构和后续的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因为大一新生刚开始学习管理学,其他相关专业课还未开始学习,所以学生对管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方面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线上先进行自学,线下课堂上教师在知识的运用和延伸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实际运用分析,达到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
  1.3 适应教学对象的变化
  目前“95”后的大学生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体。“95”后的大学生接触大量的新媒体,受网络影响加大,思想新奇,更易接受新鲜事物。传统的“我讲你听”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混合式教学更能结合学生特点,给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知识的平台,使手机也成为学习工具,通过网络和课堂两者结合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多思考知识的空间和理解运用知识的时间,更能激发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方案设计
  2.1 优化教学目标,明晰授课任务
  《管理学》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3个层次:一是管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对管理、管理规律和管理理论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认知管理、理清管理规律,并能够将企业实践活动与管理理论相联系,确保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二是管理职能与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大管理职能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各职能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简单分析。三是管理创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通过管理相关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基于某一特定公司,分析公司的组织、激励、战略等关键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转化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上述是整个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的调整,但在具体的章节学习目标制定时要注意考虑到目标的可以量化性,要具体、易操作、易量化。比如“能够默写出管理概念”“能够复述出计划的制定过程”“能够运用激励理论分析实际企业问题”等较具体和易量化的教学目标。
  2.2 整合教学内容,设计线上教学平台资源
  按照“抓重点、重体系、避重复”的课程结构设计理念,可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以下三大部分:一是管理基础知识,涉及管理的内涵、管理者、管理的属性、规律及方法,以及中外经典管理理论;二是管理主要职能,涵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大职能的相关知识;三是管理实际应用,以创新职能为基础,系统整理管理知识,使之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整合的教学内容,以章节的关键知识点为抓手,设置章节学习任务清单,将关键知识点涉及的课程资源(含导学内容、视频资源、PPT资源、辅助学习材料、课后测试)上传线上教学平台,学生根据分配的任务清单结合网上教学资源和教材等资料进行课前自学。
  线上的教学平台资源设计形式也应丰富多彩。不论是教学的微视频、教学的PPT资源或者其他文字性的教学资料,设计方面尽量形式多样、美观大方、生动有趣、成为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的形象化、可视化和直观化教学资源[2]。这样才能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网上平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可利用一些软件工具,如“XMind”来制作思维导图,“Camtasia Studio”软件编辑教学视频,“Focusky”软件来优化教学课件。
  2.3 设计教学活动,丰富线下授课过程
  按照“整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具体教学活动相依托”的设计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知识PK、应用转化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推进混合课程改革。具体包括:线下的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补充相关知识点,强调章节知识重点。关键知识点学习之后,通过教师提前设计的相关测试题或案例分析等内容,学生对关键知识点涉及的内容进行课堂练习,达到掌握、运用知识的目的。   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课堂游戏、课堂讨论等环节,进行分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观点分享,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 注重过程考核,改变期末成绩构成
  由于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学习时间不仅仅在课堂上,课前的线上学习,课后的线上测试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因此应将学生的线上学习和测试以及在学习平台上和老师的交流互动都计算到学生的课程总成绩之内,采用全过程的考核方式,而非仅仅用期末考试试卷来决定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
  需要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力度。一般课程的成绩构成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两者之间的比例为4∶6。在实行混合式课程改革的科目中,由于融入了学生线上的学习环节,同时线下的课程活动需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较多,因此需要在课程成绩比例构成方面,在各个学校成绩规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使过程性的考核在课程成绩比例中增加比重。例如,平时成绩构成上面,可以将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参与线上讨论情况、参与课堂活动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学生的过程性表现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范围中去。
  3  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进一步优化建议
  3.1 网上学习平台进一步开发功能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鼓励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但每个高校在利用混合式教学平台上会不尽相同。例如“爱课程”“学习通”“优慕课”等教学平台都在很多高校中间广泛使用。很多网络平台都提供有教学视频在线播放、在线考试、在线交流互动的功能,都是供学生在线使用。这些线上的教学平台可以进一步开发设计一些线下课堂和学生互动的一些功能,比如抽签回答问题、抢答、课堂表现等,使平台不仅在线上可以使用,线下课堂也可使用,使手机也变为课堂的“利器”,线上和线下能够更好地进行融合。
  3.2 线下课堂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混合式课程的的两大抓手:一为线上平台资源建设,二为线下课堂教学。线下课堂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效果,提高课堂质量[3]。很多教师一味地重视线上平台建设,没有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效融合,线下的课堂教学怎么开展才能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是教师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3 校方层面加大支持力度
  由于受到时间、精力和技术水平及资助金额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进行混合式课程改革时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教师上传的部分线上资源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数量上也需进一步丰富。建议校方可以对实施混合式课程改革的教师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在教师课时量核定、资金支持和多媒体技术培训方面加上对实施课程改革老师的支持力度,让老师既有能力和实力又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程改革,从而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线上课程资源,提高授课的效果和质量。
  3.4 课程教师团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
  课程改革取得实效需要发挥课程团队的集体优势,依靠课程团队的集体力量才能将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组的负责人要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分工,发挥集体的优势。同时有时面对的学生学科专业背景不同,会碰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教师们集体研讨、集体协商,这更需要课程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上来,实现教师的知识和实践互补。通过课程团队教师间集体合作、集体研讨,同时也解决了教师知识单一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玉兰,赵亮,潘亚娣.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36-37.
  [2] 谭永平,钟畅武,韦柳丝,等.高职院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0-33.
  [3] 吴胜,岳大力,李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混合式課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8(4):77-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29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