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城乡统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永续耕作成了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沼气事业旨在考虑打破定局、方法,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本文从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质量保证措施、发展措施、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农村沼气的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133-02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农村沼气实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建设沼气工程项目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之一,但就其作为能源工程所作贡献的探讨多数局限在概念和定性的层面上,少有深入的量化研究分析。因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多角度讨论如何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并就促进沼气技术的革新优化及农户沼气池的有效管理,提出以下见解和看法。
  1    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质量保证措施
  沼气生产过程,不仅包括建筑、结构、治水排水、采暖通风等专业技术,还包括管道设备安装及沼气制取、净化、储存、输配调节等多项环节的施工技术,其建设施工涉及面广、复杂性强。因此,提高沼气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化意识,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的工程建设施工规范,是保证沼气建设质量的关键。笔者负责的乡镇沼气国债项目,推出的是统一模具砼浇注8 m3水压式新式池,除了砂石材料和挖池工人外,其他材料都由政府统一采购,科学、精工、耐用,一直是保障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质量不变的准则。
  1.1    技术员聘用条件
  技术员须满足以下3个方面:当地人、长期从事建筑工作、统一培训上岗。选用当地熟练工可以避免后期沼气池维护难的问题,如遇技术难题可一起探讨;长期从事建筑工作又接受了特定的技能训练,对沼气用户建池规划布局、附加设施设备建设、沼气输送管道安装等方面能触类旁通。
  1.2    科学组织施工
  沼气池的建造地基选择非常重要,与沼气池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所以必须认真对待。由于沼气池埋在地下,土质、密度、坚实度均会导致沼气池容许的承载力有所差异。地基应选择土质坚实、地下水位较低以及土层底部没有地道、地窖、渗井、虚土等安全隐患之处[1]。经过实践摸索,若是在土层松软的砂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黏土处挖池基,必须保证挖池速度,并具有妥善处置塌方风险和做泉眼引水沟池等复杂情况的能力。建成的沼气工程需满足整体结构强度和整体气密性合格的基本要求,以杜绝池体沉降或破裂、废工、废料、漏水漏气等现象。因此,只有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所建沼池才具有省时省料、工作效率高、密封性好、经久耐用、驳接坚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    沼气池日常管理工作
  要使沼气池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除了要有精湛的建池技术,还要扎实做好管理工作。农村沼气管理包括户用沼气系统常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沼气池常见故障与排除等。
  2.1    严格畜禽养殖场的规范化治理
  在沼气所需的鲜猪、牛、羊、马粪及玉米秸秆等常用原料中,鲜猪粪最常用。为保障原料充足,生猪养殖要逐步规模化。一是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做出调整,提倡标准化养殖,规模养殖户要以猪粪百分之百进行能量转化为重点,加速“养殖—沼气—种植”资源利用模式的整合;二是加快养殖户与沼气用户的融合对接,目前国家政策鼓励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生态目标则以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为标准。推动生猪养殖行业集约化发展,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服务结构,遵循共商共享原则,措施是养殖户猪粪纳入完全能量转化管理,不污染群众生活环境,沼气用户只需支付运送猪粪的人工费用,政府按生猪出栏数予以定补,最终形成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2    妥善处理沼气出料及渣液处理问题
  一是小型池出料问题,以户用水压式8 m3新式池为例,其底层出料的圆筒式构造具有造价较低、使用方便等优点,一般情况不需要大出料,群众易于接受;二是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需要区域推进。种养结合一体化(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使传统农业的单一经营模式转变成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的农林复合系统的资源利用模式,渣液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2.3    勤进料、勤出料保证多产沼气
  沼气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料液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消耗,要定期取出部分料液,添加新料液,粪便不足时添加青草或秸秆以维持平衡,提高产气效果[2]。此外,要经常搅拌沼气池,使原料与沼气发酵微生物混合均匀,避免料液的局部酸化。沼气若是正在燃烧,不要人为出料,尤其不能快速出料,以免出现负压回火引起沼气池爆炸现象。
  2.4    天天用气保持较低气压
  用气时如果炉具电子或电池打火失灵,以明火点火时要“火等着气”,不能“气等着火”,防止沼气着火造成伤害。不用气时拧紧开关,要经常检查导气管及输气管路,发现问题及时寻找沼气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3    沼气池建设意义
  沼气池能节能减排,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沼气的生命力体现在其农业多功能性和绿色施工技术推广应用两方面,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农业多功能性是指沼气的能源功能、环保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農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强调基层服务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在打造宜居家园方面,国债项目“一池三改”(即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与清洁乡村的“改厨改厕”项目有所不同。前者(指小沼气)在处理粪污问题上,严禁向沼气池内加入剧毒农药和各种杀虫剂、杀菌剂以及电石等,以免破坏粪便的正常发酵和产气;使用沼气烧热水清洗厨具、青菜等,几乎不用清洁剂,沼气池可综合利用水资源和消化人畜粪便,其“堵污除臭”功能对洁净乡村是一大助力;沼气产生的渣液成了优良的绿色肥料,按有机食品标准种植农产品,较常规施肥,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果蔬维生素含量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后者(指“改厨改厕”或“改水改厕”)因技术含量低,大多考虑粪污往外排,只做到自家卫生,乡村家园系统改善程度有限。   其次,从绿色施工技术推广应用层面来看,利用创新技术最大程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坚持源头控污,卫生治理,才能解决农村新能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复合式种养、资源重组和综合利用,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并对下游饲料产业、畜牧和水产养殖产业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等效果。
  4    农村沼气发展措施
  4.1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升农户建池积极性
  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沼气建设提供了优势条件,通过制订一系列农村沼气发展的政策措施,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走访,引导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来增强建池农户内在的动力。如召开专题会议,加大宣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力度;各个村屯干部向养殖户发放宣传资料,村寨张贴告示;组织多方面学习考察活动,让大家主动了解和研究沼气建设方面的知识,引导农户主动投入沼气使用队伍,实现农业生产节能减排与农村生态环境清洁的双赢模式。
  4.2    资源整合,实施集中建池方式
  以村屯为单位建设沼气池,既能大幅降低模具、水泥、管件等物料的搬运费用,又能节约时间,提高沼气建设的工作效率,同时池子扫浆等辅助工作人工方面也有了保障[3]。定点定位的控制方式是影响沼气池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因而要周密部署,严格标准。
  4.3    健全农村沼气工程质量维护体系
  建立国债项目资料数据库,确保录入内容的准确、可靠、完整,健全农村沼气工程质量维护体系。要保证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把“沼气惠民”落到实处,需要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熟悉沼气工程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例如,需在池基挖好之后才拨给水泥和管件等物料;项目实施后期,要加强监管和验收,以杜绝不合格沼气工程交付使用;沼气池的使用需登记身份证和联系电话等信息,注重规范管理。
  4.4    户用沼气池小型化建设
  把户用沼气池小型化建设作为今后宜居乡村“改水改厕”项目的重要任务。对工程质量而言,沼气池的结构要“浅”(池子深度浅)、“圆”(圆形池)、“小”(容积小)。深度浅的池子,既便于管理又能够减轻出料的劳动强度;圆池底能增大厌氧微生物与发酵原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产气量;沼气发酵是一个产气和造肥并进的过程,使用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大棚蔬菜栽培中二氧化碳亏缺、地温过低、病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等四大难题[4]。“小”,一是相同容积的沼气池,圆形比长方形的表面面积小,能省工省料;二是容积小,如4 m3、6 m3池的预制件机械化程度高,可精确定位和批量生产,能有效缩短工期并提升质量。
  4.5    提高沼气实用性
  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点项目,必须进一步提高沼气的实用性。农村沼气建设要坚持推广先进工艺技术与强化建设管理相结合,突出积肥供应功能,实施常态化管理。“小沼气”适用于千家万户,它的格局在于基层,既要规划合理,还要牢记服务宗旨,在扩大用户范围的同时,质量和安全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为避免“重建轻管”,力戒“一年用、两年荒、三年不用全抛光”后续服务质量低的影响,沼气建设必须坚持后续产业发展及深化技术合作,适时改造不能正常运行的沼气项目。由于目前便利性稍差的池子较多,需要改进,因而职能部门要积极研究、引进、推广沼气新技术,并不断研发新材料,以适应沼气用户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5    结语
  农村沼气的推广普及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农村户用沼气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沼气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各项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农村推广的沼气池劳动强度大等。一方面,沼气从建设管理到维护使用,涉及种植、养殖、厌氧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等多项技术,需要加强能力建设,营造沼气建设者人人争当工匠能手的氛围;另一方面,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仍是实现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要树立新资源观,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加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积极宣传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政策、做法和经验。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小沼气”则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问题,突破瓶颈,沼气处理资源化利用是重要举措。大力推广沼气不仅需要政府服务机构具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和环保认知水平,还需要社会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沼气发展模式,畅通沼气发酵原料渠道,将农村沼气实用技术同种植业、养殖业技术重新组合,提升农村沼气建设的能源效益,并逐步形成“专业化施工、制度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为民服务机制,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    参考文献
  [1] 赵耀,赵明东.培育市场农业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J].农业工程学報,2003,19(增刊1):24-27.
  [2] 丁锋,朱世坤.发展湖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235-4238.
  [3] 陈关聚.我国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研究[J].经济纵横,2013(10):22-26.
  [4] 罗敏.甘肃省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8(41):92-95.
  作者简介   刘有进(1963-),男,广西贺州人,工程师,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