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易班应用与问题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易班”作为一个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的网络互动社区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平台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价值引领、教学科研、校园日常管理、网络舆情监控等各领域,本文系统梳理了易班在高校中的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途径,以期为后期高校易班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易班;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6-024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106
  大学生已经成为“网上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道德都与网络息息相关,然而我国缺乏一个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统领作用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易班应运而生。易班(E-class,网络班级)是一个提供思想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实名制综合性互动平台,融合了论坛、社交网络、微博、博客、手机应用和即时通讯等应用,包含校园应用、新闻、通讯录、相册、互动社区、论坛、网盘等丰富内容。2007年易班产生并试点于上海,后推广到福建,兴盛于广西,燎原到全国。截止2017年底,全国26省市自治区共787所学校共建易班,注册认证人数达750余万,日均浏览量1000万人次。[1]
  1 易班的应用
  易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国际中具有独创性,平台自推广以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学科研、大学生日常管理、网络舆情监控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1.1 思想价值引领
  易班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网络主阵地,是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结合国内外事件,与网络发生联系,既可以开展显性的思政教育,又可以发挥隐性教育作用,有效引导大学生人生觀、价值观的建立。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抓住服务群体特征,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和情感关注等内容,采用课前课后、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高校思政工作。[2]张力结合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提出“多时空、多领域、动态化的全环境”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向大学生输入匹配的思想教育信息,经学生加工,培育出具有德育情怀的大学生并使之思政教育大环境中的一份子,影响着线上线下的下一个输入环节,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他还认为,以思政理论课堂为主体的线下教育传授学生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以易班平台为主体的线上教育打破学生、师生、学校之间的边界开展互动式交流,增强思政工作的情感渗透。[3]杨婷从网络思政、思政课堂、党团在线等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育人功能模式。[4]福建医科大学通过易班推送最新时政热点、专业最新前沿,分享榜样事迹,开展易班“三下乡”活动, 吸引学生线上线下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实践育人成效显著。[5]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学校还要注重意见领袖的选拔和培养,有效设计、整合思想教育资源,丰富易班内容。[6]
  1.2 教学科研
  易班平台中海量数据能提供教学教研新思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教研的顶层设计,平台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教学教研中,易班工作者和教学一线教师积极探索通过课堂资源整合归类、精品课程分享、平台在线答疑考试、线上布置作业、提供网盘储存工具等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易班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又可以激发师生热情,加强师生之间互动。[7]西华大学采用将课程内容纳入易班建设中,师生共进易班,教师上传教学大纲、授课课件、教案和题库、专业书目、最新学术成果,专业前沿信息等,学生也可以分享学习资料和心得,与教师共建课程。[8]重庆大学易班开设新生专题网站,85的新生在入学前学习入学教育课程,点击量近50000人次;通过易班组织思政教学课程网络测验,共52622人次参与。平台自产生以来,为广大师生提供不少教研思路和讯息,在中国知网中可查找到以易班为主题的文章有636篇,易班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易班平台所开展的各类应用研究和模式探索,如实行思政教育实践研究、开展党建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班级建设等;二是对易班推广和用户参与度的调查、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的研究。
  1.3 日常事务管理
  将学校日常事务管理融入易班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平台建设初期。易班秉承“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原则向师生提供服务,具有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特性。易班通过接驳学校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如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图书馆等,推动校园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提供生活服务、学校管理、校园学习、资源共享和交流、求职指导等服务。学校利用平台开展心理测试、普及政策法规和安全教育、管理辅导员队伍等,从学校层面加强师生与易班的紧密程度。校园管理以班级管理为基础,大学班级缺乏固定活动场所,易班提供了班级成员生活、学习交流的固定网络场所,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增强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师生借助平台发布事务通知、征求意见、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开展活动等,有效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时效性和透明性,锤炼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1.4 网络舆情监控
  中国网民数量庞大并持续攀升,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受到挑战,出现“去中心化”特点。人人皆有可能是参与和传播讯息的自媒体人物。高校作为人才聚集之地,容易通过互联网传播对事件、热点和焦点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和意见,从而形成网络舆情。易班作为行政部门主推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的实名制社交平台,广大师生在网站查阅信息、互动交流,线上的海量数据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提供了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提高服务师生的针对性,提高易班平台建设水平。[9]易班通过推出全网的、专项的舆情分析系统及校园思政风向标系统等来了解、掌握大学生行为和思想动态,实现高效监测,有效管理。[3]张建利等认为要注重平台数据收集和分析研判,让正面积极的多层次观点及时发声,有效发挥网络平台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作用。[10]   2 存在的问题
  易班自推广以来,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影响易班建设和深度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易班工作目标不明确,管理体系建构不清晰,缺乏上行下效的标准,往往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易班资源的分享机制、法律机制还有待健全,如易班信息的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网络失范行为等问题。三是易班与高校原有系统接驳问题,系统之间不兼容和学校部门、师生对新旧系统接驳的排斥等都会影响易班的推进。四是易班较其他网络平台相对滞后,面对师生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易班使用体验不佳;易班用户粘性不强和影响力有待加强等。[11]
  3 对策研究
  3.1 明确定位,制度保驾护航
  坚定易班建设的初衷,明确定位,处理好平台建设任务中的轻重关系,找到与其他社交网站的不同之处,力争核心竞争力。制定易班相关规章制度,一方面规划建设总思路,指导、推动具体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从法律政策上规范网络行为。
  3.2 建立团队,形成工作合力
  易班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形成一支合力的专门机构。团队从纵向上是国家、省(市)、学校层面的易班领导机构,从横向上看,是建立适应环境、坚定理想信念,善于网络管理,能准确研判网络舆情,制定匹配的主题议题、引导网络舆论的管理队伍,是软硬件技术开放、升级能力强,善于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技术队伍。
  3.3 整合资源,提升用户粘性
  从国家层面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库,各高校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将教育资源、管理服务资源与易班融合,把握好网络和网络群体特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挖与师生兴趣点匹配的内容,实现精准推送、发布,促进易班内容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刚性需要和平台吸引力双重保障聚集人气,增加用户高频使用行为。
  3.4 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广大师生积极性
  师生工作中或平台互动中价值体验是激励用户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建立评价激励体系,体现工作任务、考核奖惩、晋升淘汰等内容,鼓励师生参与、传播网络文化。对易班建设成功案例进行推广,对易班学生骨干进行表彰,创建一批示范团队,充分发挥易班的示范带头作用。[12-14]
  4 反思
  易班作为一个由政府主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互动社区平台,各省高校争相入驻易班,也吸引来众多研究者摸索平台应用模式和探讨平台搭建的方法,但目前关于易班的研究局限于现状描述、实证分析,缺乏基于数据调查的学术论文研究,也亟待更多的理论研究作为后备支撑。
  平台在建设推广之初,模仿比原创更为重要。易班虽然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但平台建设实践的过程仍像“摸着石头过河”,缺乏上行下效的标准或典范,缺乏一套成熟的操作性指南,查阅到的经验分享也仅是局限于某一项活动或体现易班某一项功能。因此,广泛调研、拓宽和加深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完整的具有指导性价值的理论体系和纲领性指南是易班能够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赵精华,杜成煜."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初探—基于易班网的实践与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7(3):46-48.
  [2]崔海英.易班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主阵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2):90-91.
  [3]张力.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4]楊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7.
  [5]黄鸿峰,庄端,张锦雀.卢友光.易班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及优化路径—以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为例[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4):9-12。
  [6]谭来兴.论“易班”园地的构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73-76.
  [7]冯永泰,王钊,陈曦.高校易班与教学的良性互动[J].中国大学教学,2014(5):67-69.
  [8]李韵.基于易班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成都:西华大学,2018.
  [9]王莉.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30-32.
  [10]张建利,李羽佳.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化解与引导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09).
  [11]陈华栋.“易班”:Web2.0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81-85.
  [12]薛云云,朱建征.网络社区时代易班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5(9):84-87.
  [13]边慧敏,王小林,张力.依托易班创新开展新时期网络思政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5(1):20-23.
  [14]吴家铭,基于易班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供给侧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教育评论,2016(12):94-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9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