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对辽宁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对策;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9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ends,and put forward its countermeasur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coutermeasure;Liaoning Province
  1    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产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10.5万hm2,其中平地中药材种植面积3.6万hm2。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辽宁省中药材产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1    产区格局分布明显
  目前,辽宁省的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在两大产区。一是以鞍山、抚顺、丹东、本溪、铁岭、辽阳为主的东部山区道地中药材产区,主要种植品种有辽细辛、辽五味、龙胆草、人参等,其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二是以葫芦岛、朝阳等市为主的辽西旱地中药材产区,主要种植品种有甘草、沙棘、酸枣、薏米、黄芩、黄芪等。
  1.2    主要种植品种较稳定
  辽宁省平地中药材种植品种比较稳定,种植的大宗品种有辽五味、辽细辛、龙胆草、人参等,其余品种有威灵仙、穿山龙、轮叶党参、桔梗、防风、辽藁本、月见草、黄芪、黄芩等。
  1.3    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辽宁省共有规模以上的中药企业100余家,共有3家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了GAP认证。“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生产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1.4    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全省重点推广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道地中药材安全生产技术等多项中药材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减少了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中药材产品质量逐年提高[1],销量逐步提升。
  1.5    中药材出口份额少,大部分为内销
  辽宁省中药材出口的产品有人参、灵芝等,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大部分中药材产品以内销为主,对出口市场的拓展不够。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政策及资金支持
  各级政府引导鼓励中药材生产的地方优惠政策较少,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社会资金引入较少,不利于产业快速发展。
  2.2    基礎设施建设薄弱
  辽宁省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受地势、资金等影响,排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2.3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当前,辽宁省中药材生产仍以传统的农户种植为主,生产中管理粗放,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农药残留超标及环境污染时有发生。
  2.4    品牌建设滞后
  辽宁省是关药的重要产区,道地药材辽五味、辽细辛、龙胆草等均在市场上久负盛名,但相比宁夏的枸杞、吉林省的人参,辽字号的道地药材知名度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仍有很大的建设发展空间。
  2.5    加工产业链延伸不足
  大部分药材以初级产品出售,缺少精深加工的药材企业,产业链条短;在保健品领域,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在产品开发上仍需加强。
  2.6    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强
  很多中药材品种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但由于开发不足,与花卉等其他农业产业相比,以中药材为主的旅游观光产业尚未在辽宁省形成[2]。
  3    发展趋势分析
  一是企业参与建设中药材产业基地是大势所趋。药材的品质决定药品的品质。企业直接建设药材生产基地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原材料供应的问题,也便于在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从而保障产品的品质。二是中药材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药材切片等被检测出农残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建设中药材产品可追溯体系,既便于查处问题产品,又有利于约束药农的生产行为。三是机械化生产是必然趋势。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药材生产面临劳动力紧张的困境。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辽宁省中药材生产中机械使用程度较低,且专门用于中药材生产的农用机械几乎没有[3]。   4    发展对策
  4.1    加快推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
  辽宁省中药材生产以分散的农户种植为主,种植水平高低不等,整体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影响中药材产品质量。尤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随意用药、过量用药等问题时有发生。建议在中药材生产重点地区如清原、新宾、桓仁、本溪、宽甸、凤城等地加快建设辽五味、辽细辛、龙胆草、石柱参、人参等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既便于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又有利于快速形成集聚效应,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鼓励企业直接参与药材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4]。
  4.2    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良种繁育基地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其质量決定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建议在中药材重点产区建设当地主产中药材品种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具体建设地点在新宾、清原、桓仁、本溪、宽甸、岫岩、抚顺、凤城等地。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开展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子种苗繁育工作,保障中药材生产用种安全。
  4.3    开展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
  应加强中药材品牌培育,树立品牌意识,推进中药材GAP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等申请。应鼓励利用各种展会、网络平台、电商平台等宣传品牌产品,扩大辽字号道地药材知名度。同时,加强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4    全面提升中药材生产水平
  应大力推广实施中药材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的同时提高其质量,减少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5    加强科技创新
  建立健全基层技术推广网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指导。
  5    参考文献
  [1] 孙文松,李玲.辽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园艺与种苗,2018(11):71-75.
  [2] 徐晶,张文一,尤桐境.辽宁中药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7-8.
  [3] 张梦蕾,武志昂.辽宁省中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药师,2018,21(9):1694-1699.
  [4] 张雪峰.对辽宁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