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济南市章丘地区核桃举肢蛾研究成果与以往文献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核桃举肢蛾研究发现其在章丘地区发生规律与相关文献有许多不同点,在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方面有新的发现。本文将研究成果与相关文献记载进行了比较,详细汇总了与以往文献记载的不同点与新发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文献;比较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A
  核桃举肢蛾在山东省章丘地区发生严重,受害果率达到35%~55%,严重的几近绝产,群众对此虫发生规律不清楚,也不知如何进行防治,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到当地核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于2016—2019年组成了课题組,对核桃举肢蛾在章丘地区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丰富了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的知识,填补了国内有关核桃举肢蛾生活史研究方面的空白,通过了山东林学会的评估。将研究成果与相关文献记载进行了比较,发现有许多不同点和新发现,现汇总如下,仅供参考。
  1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的不同点
  1.1    发生代数
  于林间选取无核桃举肢蛾危害的核桃树,用3 m×3 m×3 m的纱网罩住制成防虫网室,将4月下旬收集的越冬虫茧放在50 cm×30 cm×30 cm养虫盒中,用防虫网覆盖,然后放入其中,让其自然羽化;于每天10:00和16:00观察记录羽化数量及性比等,然后将其释放,让其在核桃树上完成交配、产卵及孵化,蛀食幼果,将受幼虫危害的落地果实取出,再次放入养虫盒覆盖防虫网饲养,并放入新的防虫网室;依次循环,观察研究核桃举肢蛾羽化数量及各代羽化初期、盛期、末期,各代产卵时期,各代幼虫孵化期,系统掌握核桃举肢蛾在章丘地区的生活史、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发生规律。研究发现,核桃举肢蛾成虫在章丘地区每年有3个羽化高峰期和交尾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因此,分析认定核桃举肢蛾在章丘地区1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1代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2代成虫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每代发育历期约40 d。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在5月底至6月初,第2代孵化盛期在7月中旬,第3代孵化盛期在8月底至9月初。9月下旬当地最高温度一般在20 ℃左右,自然状态下核桃仍有部分未成熟脱落,因而温度和食物营养这2项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必需因子均能满足核桃举肢蛾第3代(越冬代)幼虫生长发育的需要。然而,有关文献记载,核桃举肢蛾在河北、山西1年发生1代,河南发生2代。1代区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下旬越冬幼虫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脱果期7月中旬至9月;2代区成虫分别发生在 5月中旬至7月中旬、7月上旬至9月上旬,这与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很大差异。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规律见图1。
  1.2    越冬茧越冬场所
  在室内模拟自然状态进行了越冬虫茧越冬场所和越冬部位的试验,并在野外核桃受害严重的树下进行了筛茧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核桃举肢蛾在章丘地区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果上、果实内、土壤表层、落叶下、地下1~3 cm土层中做茧越冬,多集中于地表及地下1 cm土层中,覆土厚度超过4 cm越冬茧不能正常羽化出土。文献记载,核桃举肢蛾在地下1~4 cm土中、石块下、树干基部粗树皮缝中做茧越冬[1-2]。
  1.3    成虫趋光性
  于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盛期,在室内和林间进行了成虫趋光性试验。研究发现,成虫趋光性较弱,对白色光线较敏感,8:00左右开始飞行活动,下午活动活跃,晚上活动性差。文献记载,成虫昼伏夜出,即白天不活动,夜间活动。
  1.4    成虫活动习性
  在成虫期进行了成虫活动习性的观察,发现成虫后足无论是在活动时还是静伏时均举起上下摆动。有的文献描述成虫只在静伏时举起后足活动[3]。
  1.5    成虫产卵部位
  本研究发现,雌成虫将卵多随机无序产于果萼或果梗洼处,2个部位产卵量在30~40粒,少数产于两果相接的缝隙处和叶腋下。然而,文献记载雌成虫将卵多数产于两果相接的缝隙处,少数产于果萼或果梗洼处[4]。
  1.6    幼虫危害期
  本研究发现,核桃举肢蛾幼虫在果实内取食危害期仅12 d左右,从幼虫孵化到做茧出现白茧丝只有15 d左右。然而,文献记载核桃举肢蛾幼虫危害期长达30~45 d。
  2    研究新发现
  2.1    成虫交尾时间及方式
  成虫交尾时期,在林间进行了交尾行为的观察。观察发现,雌雄成虫于每日16:00—19:00交尾,17:00左右为高峰期,多停落在叶背。交尾时有多只雄成虫围着1只雌成虫在核桃树外围不停地飞翔、打转、追逐,交尾开始时,雌、雄成虫尾对尾,1~2 s后雌雄侧身并排,头尾同向,交尾时长1~3 h不等,交尾时受惊扰也不易分离。
  2.2    雌雄成虫形态特征
  观察发现,雌、雄成虫在形态特征方面有较大区别。雌蛾腹部较肥大,有明显较宽的黑白交替花纹,腹部末端较黑粗;雄蛾腹部较瘦小,黑白花纹较窄,腹部末端略尖。
  2.3    危害症状
  由于核桃举肢蛾初孵化的幼虫极小,钻入核桃青皮后不停取食,因而幼虫危害初期在核桃表面蛀果孔呈线状。冬季核桃树上常残存危害果长时间不落,这是辨别是否有核桃举肢蛾危害的重要特征之一。
  3    参考文献
  [1] 宋梅亭,冯玉增.核桃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2] 张亚娟.核桃举肢娥虫害现状调查[J].吉林农业,2011(12):85.
  [3] 郭兴科,贾爱军,廖方舟.黄花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J].河北果树,2019(2):33-34.
  [4] 谷瑞民,白岗栓,席福民,等.陕西商洛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140-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