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镇巴县药用大黄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对镇巴县药用大黄根腐病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不同微生物菌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镇巴县药用大黄根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属致病菌引起;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大黄根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青枯立克效果最佳,防效可達95%以上。
  关键词    大黄根腐病;微生物菌剂;防效;陕西镇巴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pathogen of root rot of medicinal Rheum palmatum L. in Zhenba County was identified,and the contro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microbial ag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ot rot of medicinal Rheum palmatum L. in Zhenba County was mainly caused by Fusarium pathogens,and different microbial agents had certain control effects,among them,the best one was qingkulike,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 more than 95%.
  Key words    root rot of Rheum palmatum L.;microbial agent;control effect;Zhenba Shaanxi
  大黄(Rheum palmatum L.)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又名将军、黄良、火参等。2015版药典规定,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1]。药用大黄又称“南大黄”,主产于我国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2],主要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热解毒、逐淤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特性,分布区域狭窄,以及野生资源的严重破坏,导致药用大黄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渐减少,人工种植迫在眉睫。
  镇巴县地处陕西南部,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与四川、重庆相邻。镇巴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主导产品有大黄、天麻等。镇巴药用大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对镇巴县种植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较少。目前,镇巴药用大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对大黄产量与质量影响较为显著,对当地药用大黄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针对镇巴药用大黄根腐病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镇巴药用大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陕西省镇巴县三元镇三元坝村(位于东经107°42′45″,北纬32°32′36″)。试验区海拔1 340 m,年均气温13.8 ℃,平均降水量1 300 mm,无霜期236 d,属于北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区,大陆性较强,气温年较差大,为药用大黄传统道地产区。
  1.2    供试药剂
  供试微生物菌剂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青枯立克。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青枯立克、空白对照(CK)。在同一地域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在根腐病发病盛行期的7月初,以360株患有根腐病大黄植株作为试验对象,综合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大黄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鉴定与病发时节
  经鉴定,镇巴县药用大黄根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属致病菌引起(图1)。通过田间调查发现,大黄根腐病主要发生时期为 6—8月温度较高、雨水较多的时节。
  2.2    防治效果
  由图2可知,在大黄根腐病发病初期,喷施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对大黄根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青枯立克对大黄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达到95%以上;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未喷施菌剂的对照组全部患有根腐病,且发病严重,根茎腐烂坏死。
  3    结论与讨论
  中草药种植对农残和重金属的含量均有较高的要求,因而病虫害的防治极为严谨和重要。大黄栽培的同时也是资源保护与再生的一种重要方式[3]。因此,大黄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极为重要,根腐病是大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已有研究表明,掌叶大黄的根腐病主要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4-5],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目前,大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掌叶大黄,且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或者物理防治,这样不但存在农残超标的风险,同时还存在工作量繁重等不利因素[6]。药用大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大黄虫害方面[7]。本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对药用大黄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青枯立克菌剂对药用大黄的根腐病防效高达95%以上。该研究结果为镇巴药用大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 程惠珍,陈君,丁万隆,等.中药材生产中的植保问题及对策[J].中药材,2001,24(1):11.
  [4] 刘亚亚,陈垣,郭凤霞,等.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草业学报,2011,20(1):199-205.
  [5] 刘亚亚.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物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0.
  [6] 何凯.掌叶大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甘肃农业科技,1994(5):38.
  [7] 杨俊莲,王昌华,刘翔,等.药用大黄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9):779-7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