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贵阳市花溪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根据作者工作中了解的花溪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特点,探讨了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水站的运行管理等。
  [关键词] 饮水安全 工程建设与管理 花溪区 农村饮水安全
  
  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旱灾。贵州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全省各个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农村饮水与农业种植更是受到最严重的影响。饮水受到影响的原因主要有:季节性缺水,供水设施老化及损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投入力度,加快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
  2011年,我院接受花溪区水利局的委托,针对花溪区部分乡镇进行人饮安全工程设计。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部分农村饮水缺水主要是因为配水设施老化及损坏。水源充足,即使在2009年旱情最严重时,水源点也有满足全村人畜饮水的能力,只是由于配水设施的管理水平不同,管网损坏程度不同,导致供水范围内村民饮用水缺失。个别水站管理水平较高,供水设施使用寿命达到原设计规划年限,而大部分水站管理水平较低,水站建站投入使用时间不长,便出现了管网设施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供水,不能满足农户的生活需水要求。由此,根据花溪区多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确保工程的永续利用,既重要也非常必要。
  饮水安全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地点分散饮水安全工程随村而建,随人而建,哪里有人就需在哪里建工程。全市境内喀斯地貌发育,山高坡陡,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季节性缺水十分严重,许多地方群众水源水量在冬春季节保证供给率低或是根本得不到保证。
  2. 建设形式复杂饮水不安全类型和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特别是饮水安全工程既涉及到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还涉及到当地的经济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既有先天不足的水量、水质不安全,还有后天人类不科学活动造成的水源地破坏、水环境恶化等新问题;在解决措施方面, 涉及到水质处理设备等机械、机电、化工、建筑材料等,不仅要求设计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有不断创新和学习的劲头,而且对施工方面的要求也比较复杂。
  3.管理使用要求高现代的饮水安全工程,特别是远距离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对管理运行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缺乏培训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往往无法适应这些要求,先进的设备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充分的应用,造成投资浪费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结合本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人对所遇到问题思考的一些想法,本文主要对花溪区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1.管理人员的工资应与岗位效益挂钩,有效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地方财政部门的支持,应适度地考虑运行管理人员的财政补贴,当然,管理单位必须将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岗位效益挂钩,不应以补定人,而应以人定补,做到能者多得,按劳取酬。同时,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工资,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实增强管理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达到工程的良性运行。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实行群众监督打分,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
  2.进行管理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加强业务素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面覆盖广,供水人口众多,供水管网复杂,供水工艺科技含量很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管理队伍。应在工程运行之初,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并在管理过程中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学习创新,科学改进水站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增强参与意识,掌握参与的方法、途径,从而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工程管理中去,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3.在管理过程中,应记录下每天的工作情况,例如泵机每天抽水的时间和抽水量以及水源点的水位上升或下降的水位,以及水源点环境变化的情况。不定时的调查需水要求,以根据当地需水要求来调整供水量,有效的利用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管理人员还应该不定时向用户宣传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节水习惯,杜绝浪费水资源,使群众生活水源不受污染,百姓喝上放水,干净水。
  4.合理地确定水价,科学提取工程大修费和折旧费。及时设立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专户,专门管理提取的工程大修费和折旧费。这就要对工程水价进行科学的合理测定,既要保证工程具有合理的运行管理经费,又要考虑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要发挥价格杠杆对节约用水的调节作用,合理确定水价,并报物价部门批准。要推行水量、水价、水费计收公示制度,让农民群众吃上明白水、放心水。
  5.采用多元化水费收缴方式,灵活统一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范围很大,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所以在运行管理中,应当采用多元化水费收缴方式,进行灵活统一管理。
  6.建立水质监测中心,确保水质安全。水质安全和保持水源稳定是工程长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应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依托,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配备适当的设备和仪器,安排水质监测人员,加强对饮水水源、水厂供水和各个居民点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防止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故,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同时应对水质监测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严格的取样和化验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检验水质,并及时地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档上报,确保水质安全。
  7.加强用水户协会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是核心。饮水安全工程最终受益的是农民,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应明确农民在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民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调动和鼓励农民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用水户高度、全过程的参与,可以唤起用水户的责任感、拥有感、主人翁意识,确保对工程的高度认同,消除损害工程可持续性的人为因素。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管理体制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从水源水厂泵站高位水池供水管网入户工程的区域管理责任,尤其是要明确供水单位、用水户管理和维修的范围,确保工程运行安全。
  8.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饮水安全氛围。水利、卫生、环保等部门应通力合作,在农村开展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宣传,使农民群众树立起自觉保护水源的观念,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农村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唤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 《理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2010-11-16 06:23:00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
  [2] 《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探讨》郎旭东 (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局,山西晋中 038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