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阐述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b)-0152-02
  
  1 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这种状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我国正处在转型阶段、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失衡、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人口多带来的就业竞争压力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等外在因素,还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低下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少大学生只希望到经济收入高、地理位置好、社会名气响的单位;(2)自身技能不足,有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差或动手能力不强;(3)择业“盲人骑瞎马”,对自己未来的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意向,不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及时找工作,而一味地追求个人意愿或是盲目地与别的同学的选择进行比较,往往错过了很多适合自己的机会;(4)道德素质低,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和教养,导致面试成功率低;(5)自信心缺乏,有些大学生择业时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不敢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6)独立能力不够、依赖性强,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这些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眼下的就业,还会像瘟疫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蔓延,使低年级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了。
  
  2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大,社会大众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效益。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它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并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目前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可以说外部条件正在改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核心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个体发展的可能条件和保证,也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它既包括专业能力,即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如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又包括非专业能力,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如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探索冒险能力、判断选择能力等。就业过程中,专业能力区分度并没有想象中明显,但它却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而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则成为判断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成为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必要条件。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往往将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态度、合作技能、基本性格等非专业能力列入其面试考核范畴。然而,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看,非专业能力恰恰是毕业生就业的“软肋”。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在眉睫。
  
  3 转变观念,强化意识,拓展素质,促进就业
  3.1 转变观念,强化意识,从早做起
  由于长期以来受师长和一些影视作品的误导,相当一部分新生是带着对大学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大学的。在他们眼中,大学是梦想的“自由天堂”。进入大学后,他们当中很多人目标缺失,一味追求大学的自由精神,甚至违规违纪。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管理,强化新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角色意识,促使大学生转变观念,引导新生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其次,要介绍大学教学特点及专业学习的特殊要求,帮助新生基本形成与大学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帮助了解所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发展前景、课程设置,使其对本专业有大致的认识。第三,树立就业意识,并将它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大学新生入学前始终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没有机会认识职业世界,也无暇思考“考上大学以后的人生”,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到了大三、大四才意识到就业的紧迫性。因此,在入学之初就应该树立他们的就业意识,无论是利用主题班会,还是在其他形式的班会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讲一些当前社会上企业对用工的需求和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向学生说明部分企业用工条件的苛刻性和竞争性。讲清楚国家目前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发展方向,让他们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引发新生对自身的发展、职业的选择进行积极思考,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初步拟订个人发展规划。第四,鼓励大学新生参加校、院系各种社团组织,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推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3.2 围绕就业,构建平台,提升技能
  (1)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除了充分保证机构、就业指导人员、经费“三到位”,更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建立一了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同时严格进行毕业生在校期间各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的复核工作和学生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较详细的毕业生信息,保证“双向选择”活动的正常开展。完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化水平,保证信息传递渠道地畅通,消除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差。
  (2)扩大专业宣传力度。
  印制部分实物宣传品、专业介绍品,如茶具、记事本、便用签等有使用价值的办公用具,主动向用人单位宣传介绍本院的专业和毕业生。
  (3)建立健全校内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能有效弥补用人单位所认为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要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校内实践体系。
  ①明确社会实践层次。按年级制订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和方案。大一以勤工助学为主,鼓励学生在假期就近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大二以社会调查为主,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三以学生科研立项研究为主,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大四以见习就业为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五以毕业实习为主,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②规范社会实践程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的可行性、意义进行缜密的思考,做到计划周密、实施有效、总结及时。同时要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总结实践成果,交流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③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服务社会、传播文明、锻炼自我的重要场所,可以起到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建立足够数量而又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既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智慧,锻炼成才,又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
  3.3 构建基地,辐射全体,浓厚氛围
  (1)构建生涯教育和辅导中心。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使其作为必修课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长期的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队伍。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生涯规划能力。
  (2)加强校企联系,提高学生就业意识。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3)加强与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接受职前培训提供服务。
  (4)宣传就业创业典型,营造就业创业氛围。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校友企业家等来校做有关创业风险、投资、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技巧的讲座,介绍他们成功的创业经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振奋学生的创业精神。
  (5)充分依托勤工俭学中心,开展家教、广告策划、复印、设计、宣传等内容的创业实践,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创立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培养大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如网店等。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 吴国英.完善高校校内实践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时代教育,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84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