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田蛴螬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对蛴螬种群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发生特点和影响其种群消长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蛴螬;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3.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101-01
  
  蛴螬是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主要为害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多种作物。因蛴螬为害,一般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1发生特点
  
  1.1种类多,基数大
  据田间调查,农田蛴螬种类较多,危害农作物的主要有暗黑鳃金龟、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多种。其中以暗黑鳃金龟和大黑鳃金龟2种蛴螬发生普遍,数量多、危害重,是蛴螬的优势种群,且暗黑鳃金龟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2007年8月中下旬挖查,虫口密度平均为8.7头/m2,最高达22头/m2,是防治指标2头/m2的4~11倍。
  1.2面积大,为害重
  据统汁,全市发生面积12万公顷,危害较重的田块达2.3万公顷。大豆死棵率一般在2%~5%,花生空壳率10%~15%,高者30%以上。
  1.3区域性分布危害明显
  全市不同县市均有发生危害,但以黄河滩区最重,其他县市相对较轻。
  1.4不同作物田虫量差异较大
  据田间挖查,虫口密度大小依次为花生、大豆、玉米、棉花田,其虫口密度分别为15.2头/m2、8.8头/m2、6.1头/m2和2.4头/m2。
  
  2危害加重原因分析
  
  2.1气候条件
  蛴螬在土中危害的最适环境为10~20cm土层土温15~20℃,因而一年中出现2次危害高峰,即春季和秋季。蛴螬对土壤湿度的要求较严格,过湿、过干均不利于其发生为害,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2007年6~8月份全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为蛴螬的危害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2.2农田环境
  果林面积较大,为蛴螬成虫金龟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果树上的金龟子为害果实、叶子情况比较严重,有转田为害现象。
  2.3耕作习惯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小机械应运而生,机深翻面积较小,有许多农户连续多年不进行深翻。同时部分农户以粮为主,单一种植;加之种植粮食效益较低,许多农民长期粗耕浅作,对害虫的杀伤作用减小;另外,由于部分农户长期田内施入未腐熟的粪肥,直接带虫入田。
  2.4防治不力
  对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够及时、统一,措施不当;重蛴螬阶段防治,轻成虫阶段防治;重花生田防治,轻其他作物田防治;重秋种防治,轻夏播防治;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年度及地块间防治质量不均衡,整体防治效果欠佳。农户对地下害虫危害重视不够,缺乏相关防治措施,常常白籽下田,导致虫口自然积累。
  
  3综合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采取成虫防治与幼虫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人工捉虫与药剂治虫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及时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从而有效减轻幼虫的发生危害。
  3.1农业防治
  压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如精耕细作、深耕多耙、中耕除草、合理科学施肥、适时灌水等。另外,可充分利用地头、村边、沟渠附近的零散空闲地,点种蓖麻,蓖麻叶中含蓖麻素,可毒杀取食的金龟子,有效降低成虫密度。
  3.2人工捉虫
  6月下旬傍晚时分是金龟子交配时间,也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傍晚利用金龟子的假死习性,晃动树木,使取食的金龟子落地,集中消灭。
  3.3黑光灯诱杀
  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每3.3~6.6hm2地设置1个黑光灯,灯下挖3m×3m的池子,深70cm,下面铺垫1层塑料纸,灌25~30cm深的水,每天傍晚开灯2h,能诱杀15~30kg左右的金龟子,同时兼诱蝼蛄、棉铃虫等趋光性害虫。第2天把成虫捞出晒干打碎,还可作为猪和鸡的饲料,营养价值极高。
  3.4药枝诱杀
  将新鲜的榆树枝,截成长50~70cm枝条,3~5枝捆成1把,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均匀喷在树枝上,傍晚插于花生田内,放60~75把/hm2,第2天一早收起来,保存于阴暗潮湿处,傍晚再拿出来用。1把药枝能连续用2~3d。掌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出土盛期使用,诱杀效果最好。
  3.5喷药防治
  在金龟子的出土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700~800倍液,在下午5时以后均匀喷在大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或杂草上,7~10d喷1次,连喷2~3次,效果良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12148.htm